對纏論推導過程的理解

纏師的一切理論都是從他的“走勢終完美”這句話裡引申出來的,之所以纏師把這作為他理論的第一條定理,因為這是他所有理論的基礎。後面所有的纏論定理就圍繞這第一定理展開,這其中的層層推導有著一定的邏輯關係,想把這些理論的因果關係完整的系統的理解好,是要費點腦筋的。

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終要完成。後面一句用更簡練的話,就是“走勢終完美”。走勢終完美”這句話有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勢,無論是趨勢還是盤整,在圖形上最終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種類型的走勢完成以後,就會轉化為其他類型的走勢。

走勢終完美,那走勢又分為趨勢與盤整,也就是說趨勢與盤整也終完美。那怎樣來分辨什麼是趨勢與盤整呢?

由此問題,引申出對纏中說禪走勢中樞概念的推導:某級別走勢類型中,被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所重疊的部分,稱為纏中說禪走勢中樞。換言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是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重疊部分所構成。

有了走勢中樞的概念,就可以解釋“什麼是趨勢與盤整”這個問題了,也就有了以下的定義:纏中說禪盤整:在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中,某完成的走勢類型只包含一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稱為該級別的纏中說禪盤整。

纏中說禪趨勢:在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中,某完成的走勢類型至少包含兩個以上依次同向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稱為該級別的纏中說禪趨勢。該方向向上就稱為上漲,向下就稱為下跌。

那麼,是否可能在某級別存在這樣的走勢,不包含任何纏中說禪走勢中樞?這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就由此引申出“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級別任何完成的走勢類型,必然包含一個以上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有了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一、二以及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定義,就可以嚴格證明:“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都可以分解成同級別“盤整”、“下跌”與“上漲”三種走勢類型的連接。

“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二“: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級別走勢類型構成。

以上定理對實際操作的又如何的意義呢?繼續推導下去,由上面的原理和定理,就可以嚴格地給出具體操作唯一可以依賴的兩個堅實的基礎。

因為某種類型的走勢完成以後就會轉化為其他類型的走勢,對於下跌的走勢來說,一旦完成,只能轉化為上漲與盤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勢轉化的關節點買入,就在市場中佔據了一個最有利的位置,而這個買點,就是前面反覆強調的“第一類買點”;

而因為無論是趨勢還是盤整在圖形上最終都要完成,所以在第一類買點出現後第一次 次級別回調製造的低點,是市場中第二有利的位置,為什麼?因為上漲和盤整必然要在圖形上完成,而上漲和盤整在圖形上的要求,是必須包含三個以上的次級別運動,因此後面必須還至少有一個向上的次級別運動,這樣的買點是絕對安全的,其安全性由走勢的“不患”而保證,這,就是在前面反覆強調的第二類買點。

有了上面關於買賣點的分析,任何由第一、二類買賣點構成的纏中說禪買賣點,都可以歸結到不同級別的第一類買賣點。由此得到“纏中說禪趨勢轉折定律”:任何級別的上漲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賣點構成的;任何的下跌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買點構成的。

理論講到這裡,對於實際操作中最切實的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如何判斷一個走勢類型完成了?也就是說如何找到纏中說禪趨勢轉折定律中說到的這個買賣的轉折點呢?纏師如是說:這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難點在於“走勢類型的延伸”。對於盤整來說,三個重疊的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後,盤整就可以隨時完成,也就是說,只要三個重疊的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走出來後,盤整隨時結束都是完美的,但這可以不結束,可以不斷延伸下去。面對趨勢,形成兩個依次同向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後,任何趨勢都可以隨時結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斷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樞。

所以,對於盤整來說,其“延伸”就在於不能產生新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其“結束”就是產生新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對於趨勢來說,其“延伸”就在於同級別的同向“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不斷產生。其“結束”就是同級別的同向不能產生新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有了以上的分析,由於趨勢至少包含兩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而盤整之有一個,因此趨勢與盤整的判別關鍵也就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由此可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問題是技術分析中的核心問題,該問題一旦解決,很多判斷上的大難題也將引刃而解。

為解決對於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分析問題,纏師由此馬上給出了兩條中樞定理: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一”:在趨勢中,連接兩個同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必然是次級別以下級別的走勢類型。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二”:在盤整中,無論是離開還是返回“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走勢類型必然是次級別以下的。

有了上面兩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不難證明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三:

某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破壞,當且僅當一個次級別走勢離開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後,其後的次級別回抽走勢不重新回到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內。

顯然有了這定理三,上面這個問題“如何判斷一個走勢類型完成了?”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找到破壞原中樞的次級別走勢的起點,就找到了這個轉折點。而這個轉折點也就是連接相鄰兩個同級別走勢類型的那個點,也就是原走勢類型結束的那個點。

而找到了這個中樞破壞的轉折點以後,又會出現那種情況呢?怎樣進行分類呢?繼續推導下去,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由前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的重疊部分確定,其後的走勢有兩種情況:一、該走勢中樞的延伸。二、產生新的同級別走勢中樞。而在趨勢裡,同級別的前後纏中說禪走勢中樞是不能有任何重疊的,這包括任何圍繞走勢中樞產生的任何瞬間波動之間的重疊。因此,如果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的重疊區間雖然不和前面的走勢中樞有任何重疊,但圍繞該中樞產生的波動觸及前面走勢中樞延續時的某個瞬間波動區間,這時候,就不能認為該走勢類型是趨勢,而只是產生一個更大級別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這裡,必須把兩種情況嚴格區分。一、走勢中樞以及其延伸。這種情況下,所有圍繞走勢中樞產生的前後兩個次級波動都必須至少有一個觸及走勢中樞的區間。否則,就必然產生一個新的三次連續次級走勢類型的重疊部分離開原來的走勢中樞,這與走勢中樞的延續矛盾。二、一個走勢中樞完成前,其波動觸及上一個走勢中樞或延伸時的某個瞬間波動區間,由此產生更大級別的走勢中樞。

走勢中樞的延伸與不斷產生新的走勢中樞並相應圍繞波動互不重疊而形成趨勢,在這兩種情況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級別的走勢中樞。而要形成一個更大級別的走勢中樞,必然要採取第三種的方式,就是圍繞新的同級別走勢中樞產生後的波動與圍繞前中樞的某個波動區間產生重疊。由此可馬上得到一個重要的定理: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一:在更大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前,該級別走勢類型將延續。也就是說,只能是隻具有該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盤整或趨勢的延續。

而由定理一很簡單就能證明一個更重要的定理對走勢改變給一個更精確、預先的界定: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二:更大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當且僅當圍繞連續兩個同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的波動區間產生重疊。

有了上面的定理,就可以很精確地討論走勢中樞的問題了,繼而引申出以下定理: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一:

走勢中樞的延伸等價於任意區間[dn,gn]與[ZD,ZG]有重疊。換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二:

前後同級別的兩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後GG〈前DD等價於下跌及其延續;後DD〉前GG等價於上漲及其延續。後ZG

然後由上面的定理,可以得到第三類買賣點定理:

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試,其低點不跌破ZG,則構成第三類買點;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抽,其高點不升破ZD,則構成第三類賣點

到了這裡,123買賣點的定義就已經完整了。由此,就有纏中說禪買賣點的完備性定理:市場必然產生贏利的買賣點,只有第一、二、三類。

相同的分析,可以證明纏中說禪升跌完備性定理:市場中的任何向上與下跌,都必然從三類纏中說禪買賣點中的某一類開始以及結束。換言之,市場走勢完全由這樣的線段構成,線段的端點是某級別三類纏中說禪買賣點中的某一類。

有了對於這123買賣點的揭示,那麼在市場中的操作方法就明晰了,就是要在買點買,賣點賣,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操作過程。有了這樣的明確的分類分析,起碼你贏也贏得明白,輸也輸得明白了。但一個新的問題,而且是更重要的問題又擺在面前了,就是如何才能找到這個走勢轉折點,也就是線段的端點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纏師給出了有關於用背馳來判斷這個問題的定理,纏中說禪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製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該定理的證明這理暫且不說了,換句話說,只要你看到某級別的背馳,必然意味著要有逆轉。但逆轉並不意味著永遠的,例如,日線上向上的背馳製造一個賣點,回跌後,在5分鐘或30分鐘出現向下的背馳製造一個買點,然後由這買點開始,又可以重新上漲,甚至創新高,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而轉折是有級別的,關於轉折與背馳的關係,有如下定理:

纏中說禪背馳-轉折定理:

某級別趨勢的背馳將導致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級別擴展、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或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說到了這裡,就給出了尋找轉折點的辦法,那就是對背弛的判斷。而背馳又分為盤整背馳與趨勢背馳,而趨勢背馳後走勢的轉折又會出現3種情況,關於這3種情況一、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級別擴展、二、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三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纏師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論述:

一、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級別擴展

對於5分鐘級別趨勢發生背馳的情況,那這個5分鐘級別的趨勢裡所具有的中樞都是5分鐘級別的,假設共有N個,顯然,這個N>=2。考慮最後一箇中樞的情況,最後的背馳段,跌破該中樞後,該背馳段顯然是一個1分鐘以下級別的走勢,否則就和該中樞是5分鐘級別趨勢的最後一箇中樞的前提矛盾了。該背馳段出現第一類買點發生反彈,顯然,該反彈一定觸及最後一箇中樞的DD=min(dn),也就是圍繞該中樞震盪的最低點,否則,如果反彈連這都觸及不了,就等於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個新的5分鐘中樞,這與上中樞是最後一個矛盾。這種只觸及最後一箇中樞的DD=min(dn)的反彈,就是背弛後最弱的反彈,這種反彈,將把最後一箇中樞變成一個級別上的擴展,例如,把5分鐘的中樞擴展成30分鐘甚至更大的中樞。

前面說過,第一類買點是絕對安全的,即使是這樣一種最低級別的反彈,也有足夠的空間讓買入獲利,而且,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得特別少,很特殊的情況,但理論上,是要完全精確的,不能放過任何一種情況,如果不幸碰到這種情況,在資金利用率的要求下,當然是要找機會馬上退出,否則就會浪費時間了。

注意,這種情況和盤整背馳中轉化成第三類賣點的情況不同,那種情況下,反彈的級別一定比最後一箇中樞低,而這種情況,反彈的級別一定等於或大於最後一箇中樞的。因此,這兩種情況,不難區分。

二、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三、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這二種情況就是發生轉折的兩種情況,原理是一樣的,只是相應的力度有區別。當反彈至少要重新觸及最後一箇中樞,這樣,將發生轉折,也就是出現盤整與上漲兩種情況,對於上面5分鐘下跌的例子,就意味著,將出現5分鐘級別更大的盤整或5分鐘級別以上的上漲,兩段走勢類型的連接,就有兩種情況出現:下跌+盤整,或者下跌+上漲。注意,這裡的盤整的中樞級別一定大於下跌中的中樞級別,否則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種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級別擴展搞混了。而上漲的中樞,不一定大於上跌中的中樞,例如,一個5分鐘級別的下跌後反過來是一個5分鐘級別的上漲,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盤整,那就至少是30分鐘級別的。

以上三種情況,就完全分類了某級別背馳後的級別與力度,也就是某級別的第一類買點後將發生怎麼樣的情況,而第一類賣點的情況是一樣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這裡說的是最精確的情況,由於第一種情況很少發生且和第二種情況有所類似,所以粗糙地說,也可以說背馳以後就意味著盤整和反趨勢。

至此,纏論的大體框架已經基本上構建出來,理論也基本上闡述明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完整縝密的推導過程,而且前後理論的因果關係和邏輯分析是逐層推進,鞭辟入裡,絲絲入扣的,不存在任何或然的情況出現。纏師說本ID的理論是最市場走勢最精確的分析,必須把所有情況以及其分辨瞭然於胸,才可能對市場的走勢有一個精確的把握。如果本ID把這套理論出版,書名就可以是《市場哲學的數學原理》,因為本ID的理論的嚴密性以及對市場的意義,一點不比牛頓對物理的意義差,這一點,是必須逐步明確認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