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怎樣劃分等級的?

家庭瑣事拍客



估計很多小夥伴已經聽得暈乎了,下面我就結合強度,來談談颱風的劃分標準:

熱帶低壓(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風速6~7 級,(10.8~17.1 m/s);

熱帶風暴(Tropicalstorm),最大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Ty-phoon),最大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severe typhoon),最大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Super Typhoon),最大風速≥16級(≥51.0m/s)。

上面這個是等級的標準,其實還是能難有直觀的概念,我再附上風力等級表吧,每一級都有感受的描述:

所以為什麼早前大家對於達到颱風級的熱帶氣旋會這麼重視,因為中心附近的風力已經達到了12級以上,也就是說,倘若在某地登陸,這登陸點附近就容易遭到重創,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才可以,比如漁船回港避風、撤除廣告牌、緊閉門窗或者轉移至避難場所所等等。


天師卞贇


颱風根據風速來劃分它的強度的,記得小學自然課本上有一段風的順口溜:

零級煙柱直衝天,

一級青煙隨風偏,

二級輕風吹臉面,

三級葉動紅旗展,

四級枝搖飛紙片,

五級小樹隨風搖,

六級舉傘有困難,

七級迎風走不便,

八級風吹樹枝斷,

九級拔樹又倒屋,

十級屋頂飛瓦片,

十一二級陸上很少見。

所以說颱風一般都是在海上形成的,只有在登陸沿海城市才會造成巨大的破壞。



電動調風閥


颱風和颶風的區別。實際是一個事物。颱風和颶風都屬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但是由於它們產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國家的人使用了不同的稱呼。

在北半球,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威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麵上生成的氣旋稱之為颶風,而在其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颱風。一般來說,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颱風。

上圖右邊海域生成的叫颱風,左邊生成的叫颶風。

颱風的形成是在平靜而寬廣的熱帶洋麵上,海水被加熱到26℃。海面上的空氣和水汽上升形成低壓區。空氣變得不均勻,相互補充,水汽在海面上空匯聚。受地球自轉帶來的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繞中心逆時針旋轉,雛形氣旋形成了。

不斷增強,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繼續增強,當它的中心最大風速達到8級的時候,年輕颱風形成,它會被正式命名,這時實際是熱帶風暴,一般稱為颱風。其影響下,狂風、暴雨、雷電、冰雹各種天氣都有可能出現。

如果水汽等條件較好,它會繼續增強,當中心風速增大到10至11級,為強熱帶風暴,12到13級為颱風,14到15級為強颱風,16級以上為超強颱風Super Typhoon。


明明問雨


颱風是按下層中心每秒米的風速來劃級的。

風暴,6-7級,10.8-17.1m/t

熱風暴,8-9級,17.2-24.4m/t

強風暴10-11級,24.5-32.6m/t

臺 風12-13級,32.7-41.4m/t

強颱風14-15級,41.5-50.9m/t

超強風16級以上,>51.0m/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