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句

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句
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句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無論是外出調研,還是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反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今天,黨建網微平臺邀大家一起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說過的金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誌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植樹造林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來這裡植樹既是履行法定義務,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福祉的具體行動。

——2018年4月2日,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時指出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說不要大的發展,而是首先立個規矩,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在湖北宜昌考察時說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網上有人給我建議,應多給城市留點“沒用的地方”,我想就是應多留點綠地和空間給老百姓。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考察時表示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

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