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你在找的那個兇手叫做愛

如果有一天,我們身邊的親人突然消失不見,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你會不會覺得像是墜入一場夢?如果有一天,你最愛的那個人,毫無徵兆地離開這世界,兇手卻不知所蹤,你會不會覺得心裡燒進一團火?

人們往往以為那個失去生命的人一定是死於非命或迫不得已,但其實,那些真正決定赴死的人,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經被殺死了。

《無聲告白》:你在找的那個兇手叫做愛

《無聲告白》

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甫一出版,便引起熱議,並在當年擊敗村上春樹等多位文壇大家,榮登亞馬遜暢銷榜首位。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到底,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家庭與責任、理解與包容、夢想與現實的故事:金髮碧眼的美國人瑪麗琳·李與華人詹姆斯·李的婚姻,因為那時的種族觀念,從一開始就被視為錯誤。天生要強的瑪麗琳一直想要與眾不同,飽受冷眼的詹姆斯想被認可接納。即便已育有兩個孩子,瑪麗琳仍然在某一年的夏天選擇突然離家出走,追逐自己想要成為醫生的夢想。最終,在她接近成功的時候因為懷有身孕而作罷。二女兒莉迪亞因繼承了父母各自特點而獨得寵愛,迴歸家庭的瑪麗琳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二女兒身上,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詹姆斯則希望女兒能夠廣交好友,被同學喜歡和尊重,成為一個平凡普通的人。莉迪亞忍受著父母近乎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控制,與此相對的代價是,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長期被忽略甚至無視。直到有一天,莉迪亞突然死亡。

《無聲告白》:你在找的那個兇手叫做愛

加繆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故事就從這裡開始,這讓我想起加繆《局外人》那個無比經典的開頭:“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作者是個講故事的高手,她一開始就把一個不知所以的結局像一記排球場上的大力扣球般扣向讀者,讀者已是心急如焚了,她卻不急不慢地將故事鋪展開來,你會揪心,你會嘆息,直到最後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明明已知曉原委,但卻如鯁在喉,倍感沉重。

在中國,這大約是個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一對事業受挫的父母,將自己的夢想強加於孩子身上,孩子為了能讓父母高興而選擇隱忍,直到自己無法堅持;最終崩潰。但這樣的故事由伍綺詩寫出來,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種族問題、女權問題、文化問題、教育問題,家庭問題,都在這個故事裡得到關注和討論——這可能也是本書在美國大獲成功的原因。用書評人的話說就是:“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誰處理過這類故事。”這樣的故事對崇尚自由的大洋彼岸來說,可能足夠震撼,但他們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每天都在發生。

《無聲告白》:你在找的那個兇手叫做愛

伍綺詩

雖然這樣的故事於我們而言實屬稀鬆平常,甚至我們自己都正在上演故事裡的情節,但我還是願意來推薦這部作品。

因為,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不論載體如何,其本質,都是在寫人的愛與孤獨。

從閱讀馬爾克斯開始,我漸漸相信,人其實生來孤獨,沒有誰能真正理解誰,倘若人心是一池碧水,就算有人在這水中游弋,也始終無法遊進湖心。

就像瑪麗琳與詹姆斯,他們在一開始明明相愛,但卻始終無法觸及對方的靈魂。這跟交流或傾訴無關,而是人心本就難測——有些事,恰恰是至親之人才不能明言;有些話,恰恰是摯愛之人才不能直說。所以,他們才會一直帶著誤解與沉默生活,直到他們的女兒在密不透風的愛裡凋零。

《無聲告白》:你在找的那個兇手叫做愛

馬爾克斯

在女兒死亡之後,他們開始尋找兇手。他們當然不會知道,殺死女兒的真兇,就藏在每天餐桌上那一聲聲問候裡,藏在每份試卷上那一個個分數里。

他們自以為已傾盡全力教導女兒,卻忘了教給女兒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能力。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最好的教育不是要讓孩子讀過多少書,考下多少分,而是培養孩子擁有探索和發現世界的能力,擁有評價和定位自己的能力。你不能代替他做決定,而是要讓他有自己做出決定的能力。唯有如此,他才能在這紛繁世界找到方向,在這擾攘人間牢記夢想。

伍綺詩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了高超的講述技巧和架構能力,書中的文字含蓄而剋制,讓人覺得無聲勝有聲。她希望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但我覺得,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明白,如果有一天那個你最在乎的人突然消失或離開,除了你所認為的那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你不易察覺的兇手,那就是愛。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關注即可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