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的人蓋了新房子卻不住,長期在外打工還債,你怎麼看?

靜心寶媽


其實對於農村人來說在農村必須要有一套房子,不管是為了自己以後回農村的想法,還是說自己的一個念想吧,作為農村人我覺得這樣是值得的。

先說建房子的價值吧,都知道農村建房子越來越難了,以前在農村建房子隨便你建,只要你有錢,隨時隨地都可以,不管大小,但是現在呢,建房子國家給你指定地方,而且面積不能超,很多地方還不能建房子,而且現在農村的發展是越來越快了,很多人慢慢也回到農村了,所以再這樣的趨勢下建個房子,對於以後的發展肯定是值得的。

再說實用價值吧,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就以我身邊的來說,在我們這邊確實很多人都在城裡買房了,有些乾脆把戶口也遷到城市了,但是一到過年的時候還是回農村過年的,對於農村人來說在農村過年才有味道,去了城市,感覺過年沒有一點味道了。我自己家也是這樣的,城裡鄉下都有房,但是一到有什麼事的時候還是在農村的。其實我家就在城鄉結合部,到城裡也就十幾分鍾,但是還是在城裡買房子了,雖然我爸媽住在城裡,但是農村的房子也是一直收拾著,而且在農村種了很多菜,隔幾天就回去摘菜,我覺得這樣挺好的。而且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可以看到以後養老肯定很多人都會願意回農村養老的。

然後再說情懷吧,其實對於農村人來說,農村永遠是自己忘不了的情懷,就在我們家對面一個在外面當官幾十年了,老了退休了還是回到農村了,六十多歲還能動的起,所以也是花了一大筆錢把自己的老房子重新改造,這個就是農村人的永遠忘不了的情愫吧。不管值不值得,很多人在農村修房子也是沒想那麼多,就感覺自己是農村人必須要在農村有一套房子。


張家界小伍


目前的農村蓋了樓房卻大都閒置著,確實普遍存在著這種現象,特別是家裡有了到結婚年齡的男孩還沒有結婚的,那更是如此。下面聊聊就我所知道的農村這一現象。

在我當地農村目前只要翻建房屋,十有八九都是兩到三層的樓房,不管家裡有幾口人,有沒有實用價值,抑或自己有沒有蓋樓房的經濟實力,人家都不管不顧,毅然決然的都把瓦房翻建成了樓房。即使有居住的,也只是下面一層住人,上面都是閒置著,空著。

沒有經濟實力的人就要東拼西借,還口口聲聲一輩子就蓋這一次房,還不蓋好點,看人家都蓋了,自己不蓋也不行啊,有的人就到親戚朋友鄰居家裡借錢。樓房建起來後,有的上面連裝修都不裝修,就開始打工掙錢還債。

這種現象目前在我地農村特別突出,其實大多數都是虛榮心、攀比心理在作怪,生怕別人瞧不起,在村裡人面前抬不起頭。有一些人還真是打腫臉充胖子,不但造成物質浪費,還沒有實際利用價值,自己也沒有太多的錢。

其實人們的攀比心理一直都有,只不過以前都比較窮,那時的農村想攀比卻確實沒有條件,無論怎麼說,目前還是大家有錢了,也有地方掙錢了,但最好還是有計劃性消費,給自己的生活不要造成太大的壓力!


農大知事


在農村,有的人蓋了新房子卻不住,長期在外打工還債,你怎麼看?

現在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做了新樓房,但有好多家新房子放那空著不住,長期在外打工賺錢還房債,這種生活方式你怎麼理解?我家屋後有個人花了一百萬造了一棟房子,很漂亮,但是現在都是放那空著。

農村人的心理有時候是看不懂的,寧願自己在外面漂著,也要把自己的老家房子蓋的漂漂亮亮的。就算是長期的沒有人住,也覺得很值得,不會認為是浪費錢財。

因為那是一種念想,一種牽掛,是根的所在。不管在年輕的時候在外漂泊多久,多老了總要回來的,所謂的落葉歸根的情結吧。故鄉就像一根牢固的絲線,遊子就像一個風箏,不管漂的多遠多高,故鄉的絲線輕輕的一扯,就會義無反顧的回來。

拋開農妹子浪漫的想法,其實農村人在家裡蓋房,寧願空著,寧願負債也要蓋。無非真的就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想在以後住上好房子。俗話說安身立命,只有大後方的農村老家有個窩住,在外面打工也安心。因為房屋蓋好了,就可以了卻一樁最大的心事了。農村人對起房蓋屋很看重,就像城裡人一樣,在外面租房子怎麼心裡都不會舒服的,因為畢竟不是自己的產權,自己說了不算,說不定哪天就要被搬家了。

第二,孩子們長大了,要分開住,也希望住的舒服些,再一個就是男孩子長大了要結婚用新房子,舊房子會被人看不起的,影響孩子的婚姻大事。就算以後在縣城內買婚房,也要有個像樣的老家不是?兒媳婦兒子和孫子們節假日回來住的話也舒服,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而不是抱怨。

第三,不能不說有炫耀的心理了。農村人蓋房子確實有炫富的因素在裡面的。就像題主說的那樣,很多農村人在外面有錢有權了,就會會老家建他一個漂亮的別墅大房子,然後自己卻還在城裡面住,主要也就是一種標誌性建築罷了,可能在心理上是一種滿足,能夠在實體上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這是農妹子站在外人的角度想的,可能是臆測,不一定對,說不定也是人家給自己留的後路的呢。

再說了,社會發展了。農民有錢有能力蓋房子了,為啥不可以呢?


農民妹子一枝花


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房子都是頭等大事。農村人蓋房,城裡人買房,很多人終其一生,也許都只是在為一套房子打拼。

很多農村人進城打工,賺了錢,就是為了能回老家蓋幢新房,在農村,誰家的房子蓋的越好就越有面子,在村裡就越能抬頭挺胸,當然要傾盡所有蓋最好的。別看房子現在都空著,看似很可惜,但是農民們心裡都是計算了又計算的:物價一直在上漲,造房的成本肯定是越來越高,遲建肯定不如早建。

建好了房子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趁著還年輕,去城裡打工賺錢,還完了建房的債務,再存點錢,家中有房有地,就可以安心回老家養老了。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一直在城裡打工,為什麼不在城裡買房?還要回家建房這麼麻煩?你想想,城裡的房價得多高呀!在農村能建一幢房的錢,說不定還不夠城裡一套房的首付。而且即使買了房,等年齡大了,打不了工了,農民工又沒有退休金,在城裡只能坐吃山空。回農村就不一樣了,可以自己種種地、養養雞,生活成本低。

就像題主所說的那個拿100多萬建新房的村民,在農村可以是幢豪華別墅了,可在城裡也許只是個百來平的三居室。所以,這筆債值不值得,農民朋友們還是算得很清楚的。城裡只是他們打工賺錢的場所,並沒有打算在城裡紮根。只要賺夠了錢,或者等年老了,不能在城裡打工了,他們就會回到農村老家安度晚年。


陌上花開且緩歸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新農村建設規劃後集中建新房成了每個村莊的標配。



造成長期在外打工建新房而不住的現象我就談談我們這邊村民的一些看法吧!

1、不少農民雖然長期在外打工難得回次家,但歸根結底他們還是農村人,在老一輩的思想中做父母的一生都會為自己的孩子蓋棟房子,不光為了居住也是為了孩子能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必為了房子而勞碌奔波。


2、我們老家這邊不少農村進行新農村建設宅基地已經分配到戶,如果村民在分配的宅基地三年內沒有建住宅那麼這塊地皮將會被國家收回。農民覺得土地是國家分配給自己的如果不建房子地皮就白白讓給別人的覺得可惜,因此不少人選擇新建房子主要是取得宅基地的居住權。

3、長期在外打拼的人很少回家,農村的老房子長期沒人住很容易形成危房,不建新房子過年過節回家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在農村新建房子雖然平時不常住但還是可以作為老家回家臨時居住。



4、在農村建房子的人大多數是在城裡買不起房子的人,既然在城裡不能安身立足那就回老家蓋棟房子,哪天在外面累了想回家就有個住的地方。作為農村人老了還是要回農村,在老家建一棟房子也是為自己老年生活做準備。


在老家建棟房子空著去外面打拼說到底還是有家鄉情懷,老家有棟新房子即使常年不在家也間接的承認了自己還是農村人,這類人也是為了生活出於無奈揹著負債建房子。同時也體現了新一代農民們的無奈。我對在農村新建房子而在外打工的行為表示理解,他們想走出農村而又不能走出農村的心酸是新一代農民的真實寫照!


鄉下伢仔


在農村,有人蓋了新房子不住,卻在外打工!這事兒在農村太平常了!

我們這有個兄弟四人的家庭,在老家宅基地上修建了一處五層賓館!僱有兩個服務員陪著老爸老媽。平時四個家庭都在不同城市經商,攤子都鬧得挺大,遇上過年過節或是平時一時興起,四兄弟四個家約回來一起聚聚,父母樂呵,兄弟和睦,村裡人都羨慕得不得了!

四兄弟有時候還帶客人回來小住,領略領略家鄉風光,賓館只對內營業,謝絕外來住客。這不得不說,是農民們致富以後新的活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農村後花園會成為城市人的新嚮往!

回到題主的提問,有的農村人蓋了新房不住,卻在外打工還債?

這事兒就更平常了!農村人除了生老病死,最數修房蓋屋重要了!那是農村人生活的奔頭,是農村人生活的根!只要有點辦法,一人一輩子至少得鬧套房,能有多體面就有多體面,借債還貸,吃糠咽菜,都在所不惜!

有房,便有根在!建了房,就等於把自家的面子建在了村裡!

故土難離,農村房子文化將成為城鄉人嚮往農村生活的新潮流!


村姑說村事


農村現在的確有這種現象,不少人蓋了新房子卻不住,長期在外邊打工還債,可能這樣是有原因的。

比如,有些農村父母為給兒子結婚,在城裡買不起房子,就將家裡的房子重建或者翻修一番。建房子買家電、女方的彩禮錢、孩子結婚辦宴席請客都需要花錢,沒個30~50萬怎能把媳婦娶回家。

等兒子順利的結完婚,他們也會去城裡打工。

於是,老兩口欠了一屁股的債,也只能到城裡去打工。因此,就出現了新房子沒人住的現象。

不過,像提問者說的,自家屋後有個人花了一百萬造了一棟房子,很漂亮,但是現在都是放那空著。說實話,這種現象還真是不多見,至少我沒見過。

也許人家是想把房子修好,等到年紀大了,然後回到農村養老。

畢竟,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

雖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但是有房子人心就安,不是嗎?



鮮農場


“現在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做了新樓房,但有好多家新房子放那空著不住,長期在外打工賺錢還房債”這在我國很多農村都是一個普遍狀態。

為啥新房子不住,要跑去他鄉務工了?還不是因為家鄉的就業機會太少,在家裡務農或者市城裡找點事做根本無法建起新房,所以不得不遠赴他鄉謀生。目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西北、東北都是很慘淡,在世界經濟形勢都不佳的情況下,只有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形勢比較好,那些落敗地區的老百姓為了更好的生活,只有往這些地方跑,留下一棟棟平時空置的樓房。

現在農村建房在部分地區還出現了嚴重的攀比現象,房子越建越漂亮,因此花費也是巨大,因此不得不揹負巨大債務,這種風氣要不得。

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國不少地方老百姓鄉土情結還是比較嚴重,像我老家,不少人在外面發家致富了,但是也會在老家建一棟漂亮的新房子,雖然一年到頭沒住幾次,但還是建在哪裡,畢竟這裡是他們的根,就算沒人住,也要把這個根留住。


小羅說深圳


歡迎專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服務三農,用現實解說三農。

在農村,有的人蓋了新房子卻不住,長期在外打工還債,你怎麼看?

這種情況說實在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大多數人是為了能儘快的還上欠款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如果有好的經濟來源。誰會蓋了新房子不住外出打工呢?就拿二代親姐姐來說吧。


二代的親姐姐與姐夫結婚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蓋完房子結完婚欠了一屁股債,怎麼辦?在家靠那幾畝田地,一年累死累活能掙多少錢。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出來打工,夫妻兩人一起找個工廠,管吃管住的,一個月4000左右。一年下來加上獎金什麼的,雖然不能掙十萬,但贊下8萬塊錢是沒什麼問題的。沒用兩年家裡欠的債就還清了。

從另一方面來講,老家有房走到哪心裡都踏實,不用擔心以後在城市買不起房子而沒地方去,孬好老家還有個窩不是。老家有房那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寄託,雖然不常住但時間久了回去看看住個一兩天能讓浮躁的心變得安寧。

歡迎專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服務三農,用現實解說三農。


新農村二代


在農村,有的人蓋了新房子卻不住,長期在外打工還債,你怎麼看?

如果種地賺錢,在農村也能謀生,就不會出現長期在外打工。有幾個願意背井離鄉,長期漂泊在外,找不到根的感覺,不就是為了多賺些錢嗎?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1、農村的房子是農民的根。

縱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甚至有些人在外已經買房了也在農村建房,不就是因為農民的根在農村嗎?“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的狗窩”,用這句話來形容農村對農村自建房的感情一點都不為過,因為農村才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雖然漂泊在他鄉為生活而打拼,但心靈的港灣是農村而不是城市。有些人在農村已經建房,還要在城市裡買房,只是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工作生活便利,雖然農村的房子空著,但都有著“落葉歸根”的思想,都在想等孩子大了,賺的錢足夠養老了,就回到農村生活,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2、農村的房子不是不住,是沒時間住。

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在農村的收入又普遍很低。如果在農村也能賺錢養家,也能達到小康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壓力這麼大,不外出賺錢養家,誰給你養家餬口呢?每次從外地回到農村,假期少,返鄉的成本越來越高,乾脆只有過年過節回農村,平時長期空著,不就是為了能省點返鄉的錢,多存些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3、對於借錢在農村建房,我是這麼看待的。

農民心中的三大事“妻子、房子、孩子”,這三大事都需要money的支持。隨著“一戶一宅”的推行,在農村建房越來越難審批,而房子是農民的三大事之一,也是非常看中的事情。有房子才有妻子孩子,現在不建房以後想建都建不了。手頭緊,能借到錢建房也是有本事,在農村如果建房,很多親友是願意借錢,但如果是其他的理由借錢越來越難借到錢了。現在建築材料年年上漲,人工成本也年年上漲,而且宅基地也越來越難審批,現在能建房是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節約很多成本。能借到錢當然先借錢建房了,房子建好了,那就努力打工還債。畢竟有人肯借錢給你那是信任你,當然得上進,努力還錢,這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信任和尊重。

結語:能借到錢建房那是本事,能打工還債那是對人的一種尊重,至於農村自建房長期不住空著,那是因為忙碌奔波,沒時間住啊!在農村能賺錢養家,誰還在外漂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