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來源丨深壹

作者丨雲飛

1月底的內地影市,可以用“似是故人來”形容。

2017年,《摔跤吧!爸爸》通過社會營銷成功逆襲;2018年,女性覺醒題材電影《神秘巨星》,再度成為了非好萊塢電影裡的絕對爆款。

它們有太多相似點,寶萊塢“三汗”之一、同時也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阿米爾·汗,擔綱兩部電影主演;同樣來自印度,寶萊塢電影創作再受關注;也因超高的商業回報率,再次激起業內對印度電影的如潮討論。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印度電影在華受到追捧,愈發反襯出同檔期華語片的落寞。上映四天後,《解救吾先生》《警察故事2013》導演丁晟執導,王凱、馬天宇、王大陸主演的《英雄本色2018》幾近下線;主打驚悚冒險題材的《謎巢》,有李冰冰與吳尊坐鎮,即將銷聲匿跡;上映時間更早一點的《臥底巨星》,竟然票房未過4000萬。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票房力壓國產片直奔6億 《神秘巨星》成又一部“印度神片”

在風起雲湧的內地影市,來自遙遠國度的“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讓票房金字招牌成功加身。《神秘巨星》自1月19日登陸大銀幕後,再次讓印度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圈的熱門話題,其水漲船高的票房,雖然難以突破《摔跤吧!爸爸》的12億票房,但其逆跌的堅挺走勢,有望站上6億門檻。

與《摔跤吧!爸爸》一樣,《神秘巨星》是一部阿米爾·汗式電影。溫暖人心的家庭故事、抨擊女性地位地下的社會議題、親情等普世情感的恰當融入、輕鬆可看的喜劇包裝、對強勢宗教的嘲諷批判態度……讓《神秘巨星》在影像內容上,完成度頗高。其口碑逆襲之路,也與《摔跤吧!爸爸》如出一轍。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票房節節看漲的背後,是好萊塢之外的小語種電影,在內地影市身份的蛻變。因《摔跤吧!爸爸》在內地爆火,《看不見的客人》《天才槍手》等在西班牙、泰國受到熱捧,批片價格由此坐上直升機。批片變分賬片的模式,開始被中國資本所青睞——既參與前期創作,又參與後期宣傳發行,中國資本的市場風險將更低。

小語種分賬片的商業試水,在《神秘巨星》身上獲得成功。《神秘巨星》的內地票房,已經超過了印度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之和。有分析稱,若《神秘巨星》最終票房落在8億,其國內投資方孔雀山影業和創世星影業淨賺將近1.5億。

從優質的影像創作,到創新的商業模式,《神秘巨星》無疑是這一檔期話題霸榜的影片。與之同檔期的國產片《英雄本色2018》《謎巢》《臥底巨星》,不僅在票房上落敗,在關注度上也全面敗北:截至1月29日《英雄本色2018》《謎巢》《臥底巨星》三部影片票房分別為:6189萬、4854萬、3903萬。

與《神秘巨星》的“全民點贊”不同,三部國產電影的豆瓣電影評分也少得可憐,分別是5.2、4.0與4.0,其評價也大多走向負面,質疑聲連綿不絕。

是現實題材的全面勝利 還是電影市場進入“情感營銷紅利期”?

《神秘巨星》為什麼會成功?觀照現實、凝練現實,反映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完成對現實情感的生動刻畫,本就是藝術創作的要義。

從近一年來電影電視的消費趨勢來看,對現實主義精神的呼喚已經是大勢所趨。在電視劇網劇領域,《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我的青春遇見你》《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都是從某一社會現象入手,深挖生活中的人世百態與熱門話題。

在電影領域,《岡仁波齊》《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等從電影消費走向全民討論的影片,也有堅實的生活土壤與現實意義,其商業成功正來自於影迷之外的市場增量。

宣發決定首日票房,口碑決定長線走勢,已經是中國電影人的共識。剛剛過去的賀歲檔,砸了徐克金字招牌的《奇門遁甲》又給樂視一記暴擊;《芳華》憑藉對特殊年代的殘酷再現,勾起一代人的“芳華”記憶;《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解憂雜貨店》《妖鈴鈴》三片攜手,也未能狙擊《前任3:再見前任》的崛起。

把社會、宗教、文化、政治等宏大議題,融入到逐夢的小題材中,《神秘巨星》具備了成為爆款的潛質。除此之外,因《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刷屏而被提及的“情感營銷紅利期”,或可成為《神秘巨星》力壓國產片的另類解釋。

從故事與題材來看,《英雄本色2018》《謎巢》《臥底巨星》三部影片,與觀眾處在情感隔膜狀態。《英雄本色2018》翻拍自吳宇森經典電影,其致敬港片的情懷消費,很難引發觀眾共鳴;《謎巢》《臥底巨星》更是與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前者訴諸觀眾的好奇心與恐懼心理,而後者則是爛俗段子大合集。

找到影片與觀眾的情感共鳴點,被運用到《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的營銷中,《神秘巨星》同樣主打情感牌。在小桌營銷給媒體的通稿中,“圓夢”“淚灑”“母愛”“情深”等關鍵詞比比皆是。而電影故事確實名副其實——全程煽情的《神秘巨星》,真的讓觀眾有笑有淚。

從“賣吆喝”到“賣口碑” 再大牌的明星陣容在“口碑時代”也要陣亡

在口碑成為2017年電影行業的關鍵詞之後,營銷、票補對影片市場表現的作用力,已愈發敵不過內容本身。從“賣吆喝”到“賣口碑”,電影的“口碑時代”已然來臨。儘管有王凱、王大陸、李冰冰、陳奕迅、李榮浩等明星大腕坐鎮,《英雄本色2018》《謎巢》《臥底巨星》在質量上的先天劣勢依然無法抵消。

劇情套路、缺乏新意,卻又無法提供出情感安慰劑,是《臥底巨星》所呈現的反面案例。香港導演谷德昭幾乎每隔一兩年,都要帶來一部撲街的港式喜劇。這位早年與周星馳曾聯合執導《大內密探零零發》的導演,已然江郎才盡。

《家有喜事2009》《神奇俠侶》《男人如衣服》《百星酒店》《六福喜事》《惡人報喜》《天生不對》《臥底巨星》……全都是不及格的港式喜劇片。在《臥底巨星》中,密集到令人發麻的港片套路梗,消磨掉觀眾對影片的所有好感。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英雄本色2018》則在致敬經典中迷失了自我。在執導硬漢類電影上頗有心得的導演丁晟,選擇了重新翻拍吳宇森在1986年的經典版本。然而,在《英雄本色2018》上映後,“王凱不如狄龍,馬天宇不如張國榮,王大陸不如周潤發”的爭議與吐槽,讓做好了捱罵準備的丁晟都有些招架不住。

失去創作初心,是《英雄本色2018》在劇作上的最大黑點,評論指出,影片不僅繼承了原版平庸的故事,甚至在新開發的劇情中再添加一堆BUG。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用慘敗來形容《謎巢》,已經無法描摹出其遭遇。影片不僅在宣發上毫無章法,沒有攪動任何聲響,更把一個四不像的作品拋給了觀眾——類型雜糅,探險、驚悚、恐怖、動作等都有涉及,卻無一突出,“網大質感的古墓麗影”讓影片只拿到了4.0分的豆瓣評價。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無法鬥過阿米爾·汗?因為電影並非明星個人秀,那些看起來很有“賣相”卻缺乏基本完成度的電影,終將被市場所淘汰。

《文娛價值官》縱觀文娛產業風雲變幻,探尋文娛商業價值,深耕高品質原創報道。歡迎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關注。

為什麼王凱+李冰冰+陳奕迅,都鬥不過一個阿米爾·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