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文丨秋葵

文娛價值官解讀:這兩天,沉寂許久的袁立因為手撕《演員的誕生》又登上了頭條,連發多條微博並曬出與節目組工作人員對話截圖,指責節目組不籤合同不給勞務費還有多種黑幕,開啟了一場同行互撕的好戲。綜藝節目光鮮亮麗的背後,各種不規範的流程、商業合同等亂象,也再次被袁立擺到了檯面上。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作為一部每期必上熱搜的綜藝,《演員的誕生》早已經名聲在外,不過伴隨著美名而來的還有爭議和罵名。這檔節目的“戲”實在太多了!

從“觀眾懟藝人”、“藝人互懟”到“導師互懟”、“導師懟藝人”,為了保證看點,各種花樣都玩兒了個遍,誰知這次遇到了袁立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藝人,常在河邊走的《演員的誕生》,這次終於把鞋弄溼了。

雖然現在雙方各執一詞,撕得不亦樂乎,但袁立爆出的綜藝節目的各種亂象卻是由來已久。

不籤合同、友情加盟、結果內定、片酬混亂……國內綜藝看似光鮮亮麗,但數不清理還亂的問題其實還有很多,袁立的發飆,也將綜藝的商業模式危機和製作亂象又一次扯了出來。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花樣玩遍的綜藝

在袁立這兒溼了鞋

“藝人報名有黑幕,不僅內定還要看領導心情;演員晉級有黑幕,可保送不完全看實力;節目剪輯有黑幕,是神是鬼一刀定。”

在一口氣放出一二三四五六集後,袁立似乎沒有終止這場撕逼大戰的意思,這出爆料日前又更新了,袁立繼續吐槽自己被神剪輯坑慘,並再次放出各種節目錄制過程中的黑幕。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演員的誕生》從一開播就和“撕”形影不離,從鄭爽被批演技差,到章子怡和劉燁在節目中“演吵架”,俞灝明與劉燁的機場事件,再到黃聖依被幾位導師全部批評,這檔節目簡直成了話題製造機,綜藝節目常見的套路簡直被導演用了個遍。

終於,花樣玩遍的《演員的誕生》在向來較真的袁立這裡栽了跟頭。

這場撕逼大戰起因還得倒回到上週,當時,袁立在節目裡PK演員張彤,但最後因為宋丹丹關鍵任性的一票,慘遭淘汰。12月6日,袁立在微博轉發一篇關於自己在節目中被淘汰的文章,並“語氣委婉”地暗示節目有黑幕。隨後,她拉老搭檔張國立“下水:“沒有杜小月的紀曉嵐是孤單的,不要一個人在瞎撐著了,快回來吧。”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這兩條微博當時的關注度並不高,兩天之後,袁立突然表示自己的微博發不了文字,直指節目組暗箱操作,剝奪其話語權,隨後又接連炮轟節目組的“惡意剪輯”是在報復她此前的言論。接著,她指出節目組不守信用,說好保她晉級錄兩期,結果只錄了一期就被淘汰。最後,她還爆料自己艱難的討薪過程。

連續一週,袁立通過微博曝光該節目的藝人統籌信息,呈現背後的殘酷“真相”,並炮轟“內部交易”黑幕。此事經網絡發酵引發熱議,各種黑幕和亂象著實夠吃瓜群眾消化一陣了。這場撕逼大戰也讓吃瓜群眾自動分成了兩派,支持袁立者認為她敢於曝光節目黑幕,勇氣可嘉。反對者則認為袁立故意博眼球賺流量,靠炮轟一檔請她表演的節目出名,忘恩負義。

綜藝節目背後的亂象觸目驚心

其實,不管袁立爆料的每一個細節是否經得起檢驗,但綜藝節目背後的亂象卻是由來已久。從嘉賓邀約、錄製、剪輯等環節,都暴露出各種問題,業內人也早就習以為常。只是,當袁立逐條揭露出來時,還是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1.合約不清

在袁立曬出的多條微信截圖裡,其中有她和《演員的誕生》藝人統籌之間的對話。對話中袁立表示自己能夠晉級才會考慮去參加節目,還表示要籤合同保證。最後,袁立並沒有晉級,而且合同節目組以忙為由沒有簽訂。“第二天離開,都沒有籤一紙合同。這方面的工作人員,露了一下臉,告訴我他很忙,會籤的!直到結束,都沒簽,也沒勞務費!

除了宋丹丹、劉燁、章子怡這樣的固定嘉賓可能一開始就和節目組簽訂了合同,像袁立這種每期一換的飛行嘉賓,很多綜藝節目都是沒有合同的。多年從事綜藝節目製作的S先生說,很多時候這樣的飛行嘉賓都是製作方通過私人關係請來的,雙方都是好朋友,多數都是一期的長度,除非是重量級大咖,有時都是一個電話就過來了,合同都是沒有的,都是口頭協議,這也就為日後的很多糾紛埋下了種子。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袁立和節目藝人統籌應易璐的微信聊天截圖)

2.片酬混亂

在沒有訂立合約的前提下,很多片酬的承諾也都是口頭上的,微博裡袁立還說,等她空閒會詳細講講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自己討薪的過程!S先生說,一檔節目的固定嘉賓一般都是要簽訂合同的,最後的酬金會簽訂一個打包價,一線明星錄完一檔平均15期以上的綜藝,打包片酬至少在3000萬以上,當然,這個打包價不會全部以現金或轉賬的方式付給明星,其中部分金額會以明星工作室資源置換或者提供其他機會來對沖。

像飛行嘉賓的片酬就比較隨意了,二三線明星參加一期節目的酬金在20萬到100萬不等,如果沒有訂立合同,這個價錢一般都是口頭確立的,一旦節目裡出現什麼狀況讓雙方有了糾紛,這樣的口頭協議很有可能會臨時變卦,像拖欠袁立勞務費這種狀況是時有發生的。當然,一般都是拖日期或者數額打折,完全不給的情況是很少的。

3.演員背鍋

在節目中,袁立的觀眾投票遙遙領先於同場PK的張彤,但在導師投票環節,三位導師全部投了張彤,導致袁立被淘汰。在袁立爆出的對話截圖中,節目統籌賽後向袁立解釋:“之前吳彤(總導演)跟宋丹丹溝通過的是投你,但她現場臨時變卦。”該統籌也給袁立貼出了自己與同事的對話,對章子怡、劉燁、宋丹丹的人品表示失望。

假設袁立爆料屬實,那就是為了節目效果和話題,最後讓她成了背鍋者。而從一開始節目放出的剪輯版本看,則是袁立不在狀態、語言混亂,顧左右而言他,看似是袁立發揮不佳演技不行。但根據袁立的說法,這是節目故意剪輯出來的。S先生說,有時候為了節目效果或者內定好的潛規則,個別段位不高的明星很容易就成了背鍋者,被淘汰還得打碎牙往肚裡咽。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一地雞毛之後的危機

伴隨著國內綜藝節目的火爆,每到週末微博熱搜就被各大綜藝節目包攬,而各種炒作的話題也是層出不窮。從各種CP到導師評委的各種憤然離席,如今的綜藝節目炒作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為了收視率和熱度,大家都是蠻拼的。不過,相比各種皮毛的炒作,這些商業模式和運作規則的亂象才是最要命的,很有可能會傷及綜藝節目的筋骨。

S先生說,前幾年,製播分離的“紅利”讓綜藝製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吸引了很多體制內製作團隊離職創業,甚至遊戲公司和電視劇公司都紛紛開闢綜藝節目製作業務。市場大了,賺錢容易了,草臺班子也就多了,什麼人都能在這個領域插一槓子,各種亂象也就隨之而來。

對於製作公司來說,唯一的制勝法寶就是節目,靠一檔王牌節目“一頓吃個飽”的賺快錢思路,會死得很快。S先生說,現在各種不規範的亂象,其實根源還是很多草臺班子抱著靠倒賣模式賺快錢的思路,長期看,這對國內綜藝節目的良性發展是不利的。

目前,市場已經讓綜藝節目製作行業進入“優勝劣汰”,傻子都能做節目賺錢的日子會越來越遠,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的飽和,只有用心做精品,參與到規則制定並能完全遵守,放長線釣大魚的公司才能勝出,不籤合同不守規則打擦邊球賺錢的公司和節目,處境只能更加艱難。

袁立:丟了臉,還沒賺到錢,誰才是幕後黑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