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膽結石會轉化爲膽囊癌嗎?

衛生與健康教育


膽囊的病變一般就三個: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

膽囊結石有一定的幾率會導致膽囊癌

膽囊息肉有更大的幾率會導致膽囊癌

一、膽囊癌的病因主要有兩個:膽囊結石、膽囊息肉

1、膽囊結石。

在膽囊癌的病因中,流行病學顯示,70%的病人與膽結石有關,例如,膽囊癌合併膽囊結石是無結石膽囊癌的13.7倍,直徑3cm膽囊結石發生膽囊癌的比例是1cm膽囊結石病人的10倍,而膽囊結石至發生膽囊癌的時間一般為10—15年,這說明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癌是長期物理刺激的結果,可能還有膽囊黏膜的慢性炎症、細菌產物中的致癌物質等綜合因素參與。但最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膽囊結石長期刺激膽囊黏膜引起膽囊癌。

由於膽囊結石到膽囊癌的時間很長,所以,平時很少遇到膽囊結石轉化為膽囊癌的患者,畢竟膽囊結石在導致膽囊癌之前,絕大部分膽囊結石因為引起病人的疼痛而被處理掉了。

2、膽囊息肉。

轉化為膽囊癌的可能性可就比膽囊結石大多了,畢竟膽囊息肉本身就是屬於膽囊腫瘤性病變的其中一種,類似於膽囊良性腫瘤,因此,膽囊息肉與膽囊癌之間的界限,比膽囊結石與膽囊癌之間的界限模糊多了。

二、膽囊息肉和膽囊癌在各個方面,千差萬別!!

最近遇到膽囊息肉及膽囊癌的病人,讓大家瞭解下膽囊息肉和膽囊癌之間的界限,同時能對可怕的膽囊癌能有一定的印象。

病人甲,女,54歲,體檢發現膽囊息肉5個月,膽囊息肉樣病變大小1.1cm×0.9cm,基本上為良性,手術選擇為: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病理為

膽囊膽固醇性息肉

病人乙,女,61歲,眼黃、尿黃及皮膚黃7天,彩超及CT提示膽囊息肉樣病變4.6×3.9cm,嚴格的說,這個時候的膽囊內病變已經不算是膽囊息肉樣病變了,診斷為“膽囊腫物”更為合適,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手術選擇為:傳統開腹膽囊癌根治術,術後病理為膽囊惡性腫瘤



三、如何預防膽囊癌?

從膽囊癌的致病原因來講,關鍵在於及早處理膽囊結石及膽囊息肉。 並非所有的膽囊結石都會導致膽囊癌,也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會轉變為膽囊癌,所以,膽囊結石或是膽囊息肉,即使未做手術,也不需要過於擔心。

四、什麼情況下的膽囊結石或是膽囊息肉需要及時處理?

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特別是結石直徑>3cm,膽囊息肉單發、直徑>1cm或基底寬廣者,腺瘤樣息肉以及瓷化膽囊,經積極行膽囊切除。

但願世間每個人都不要與“癌”這個字沾上任何關係,因為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講,這個字大部分情況下代表著痛苦及死亡,或早、或晚,世界如此美好,我們還沒有活夠呢,對嗎?


頭號在線醫生


(2018年9月7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作為胃腸肝膽外科的醫師,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這三者間關係密切。我平時的工作中接觸到不少的膽囊疾病患者,其中最常見的是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這幾種。對很多患者來說,因為對膽囊息肉、膽囊結石的瞭解比較少,很多的膽囊息肉、膽囊結石都選擇保守治療,長期下來,就為癌變留下了隱患。

膽囊癌相對比較少見,但膽囊癌是膽道最常見的惡性病變,多數膽囊癌病人年齡大於50歲,膽囊癌症狀不明顯,隱匿性強,發現時一般多為晚期,預後不佳。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膽囊癌的發生與膽囊息肉、膽囊結石有密切關係。膽囊息肉分腫瘤性息肉(有腺瘤、腺癌等)、非腫瘤性息肉(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一般非腫瘤性息肉不會癌變,腫瘤性息肉如腺瘤有1.5%癌病可能,一直被認為是癌前病變,腺癌本身就惡性腫瘤。

膽囊息肉易癌變的是“直徑大於1cm,單發病變並且基底部較大,息肉逐漸性增大,合併膽囊壁增厚的息肉”多見。超過七成的膽囊癌病人有膽囊結石病史,有膽囊結石的病人發生癌變是無膽囊結石病人的13倍,膽囊結石惡變考慮與慢性炎症刺激有關。

一般從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發展成為膽囊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般超過10年。這為我們提前預防膽囊癌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只要早期處理膽囊息肉、膽囊結石,是可以很好預防膽囊癌的。

那麼該如何預防及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

首先要做到:1、清淡飲食,低脂肪飲食,控制血糖血脂;2、定期檢查血脂、膽汁酸、膽囊彩超等檢查;3、控制膽囊炎症。

其次,建議手術處理的情況有一下幾點:1、反覆出現膽絞痛等症狀,或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差的膽囊結石患者,膽囊結石直徑>3cm;2、直徑大於1cm,單發病變並且基底部較大的息肉;3、腺瘤樣息肉。以上者均可以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是有可能癌變的,但是不用怕,癌變幾率都很低,絕大部分的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不會癌變。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的患者很多,但是你見過幾個膽囊癌的患者呢,膽囊癌的發病率很低,根據國內報道僅佔所有癌總數的1%左右。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是膽囊隆起性病變的統稱,根據息肉的性質可以分為炎性息肉,膽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樣增生等等。其中,只有腺瘤性息肉會癌變。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厭油,上腹部不適,飯後明顯。

膽囊息肉首選B超檢查,一般做B超就能夠明確息肉的數目,大小,血流情況。如果懷疑癌變,還可以做CT,MRI等檢查。

根據大量的臨床數據,如果出現以下徵象,癌變的幾率會高一些或者影響生活,建議手術治療:

(1)息肉是單發的,直徑大於1c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於膽囊頸部,年齡偏大。

(2)息肉是多發的,同時伴有膽囊結石,出現不舒服的症狀,而且年齡大於50歲。

(3)B超提示息肉的血供很豐富,懷疑有惡變

(4)抽血查腫瘤指標升高,特別是CA199,CEA這兩個指標,同時可以排除其他的胃腸道惡性腫瘤。

(5)出現明顯的不舒服,並且反覆發作。

(6)對直徑小於5mm,並且無症狀的病人,應間隔3到5個月隨訪檢查。一旦病變增大或症狀明顯亦須行手術治療。

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膽囊裡面長石頭了。根據結石的內容,可以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以及混合性結石。

很多膽囊結石的患者,也不會出現症狀,膽囊結石可以在膽囊裡活動,如果膽囊結石堵塞了膽囊管或者小的結石掉到膽總管裡面,可以引起明顯的症狀,例如腹痛,發熱,黃疸,嚴重的還可以導致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出現休克,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可危及生命。

膽囊結石也是首選B超檢查,可以明確膽囊結石的數目,大小,還可以做MRCP檢查,明確膽囊結石有沒有掉到膽管裡面。

膽囊結石長期存在膽囊中,與膽囊壁摩擦,可導致損傷,出現炎症,有一定的機會癌變。所以,膽囊結石也需要定期複查,如果出現以下表現,建議手術:

(1)有症狀的或有併發症的膽囊結石;(2)結石數量多及結石直徑>2-3cm;(3)膽囊壁鈣化或磁化膽囊;(4)膽囊壁增厚(>3mm)同時伴有慢性膽囊炎。

其他情況的膽囊結石,需要定期複查,可以每半年左右做一個B超複查。


普外科曾醫生


膽囊息肉和膽結石是有可能會轉化為膽囊癌的。

首先來說一下膽囊息肉:並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會發生癌變,通常是當膽囊息肉大於1釐米的時候,醫生通常都會建議進行膽囊切除術,一方面是防止息肉反覆的發生炎症,導致急性膽囊炎的發生,另一個就是防止息肉癌變了。所以當有膽囊息肉時可以用彩超觀察一下息肉體積,再結合臨床進行治療。



再來說一下膽結石:

膽結石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膽囊疾病,據臨床統計90%的急慢性膽囊炎都是由膽囊結石引起,那麼膽囊結石會不會引發癌變呢?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當膽囊結石形成以後,就會對膽囊壁造成一定的磨損,當這種磨損長期存在的時候,就會有導致膽囊發生癌變的風險,所以當膽囊結石存在時間較長,而且症狀反覆時,就應該進行手術治療。


再為大家科普一下:要想明確膽囊是否有那些病變,首先去做一個彩超,彩超可以對90%的膽囊疾病做出較為明確的診斷,而且彩超價格低廉,又屬於無痛檢查,是診斷膽囊疾病的首選檢查。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我是小影大夫。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有可能發展為膽囊癌。膽囊息肉與胃腸道息肉一樣,有惡變的潛能,所以一般超聲發現膽囊息肉>1cm都建議做膽囊切除術。而膽囊結石或者是膽道結石,長期慢性刺激膽管壁,膽管壁發炎,容易誘發膽囊癌。

膽管的正常解剖

膽囊是膽道脈管系統其中的一個器官,膽囊的作用是儲存膽汁,就是肝內膽管分泌的膽汁流到膽囊裡裝起來,人們吃東西的時候,膽囊就把裝的膽汁通過膽總管排到腸管裡去。肝內膽管、膽囊、膽總管就好像一個下水道一樣,導致往下流,最後到腸道里參與食物消化。上面下的結石可以掉下來堵住下面,那麼就會出現腹部疼痛、黃疸、乏力等症狀


如紅色剪頭所示就是膽汁的流動方向。

膽囊結石形成

所說的膽道結石,就是指膽汁從肝臟分泌後所經過的這一段路的結石,包括,肝內膽管的結石、肝總管、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十二指腸處(出口位置)結石,如圖。


在膽囊儲存的膽汁,我們吃東西就開始排出來參與我們食物的消化,所以我們做超聲或者CT的時候要求不能吃食物,只可以喝清水,膽汁在裡面可以把膽囊撐開,就容易看清楚膽囊有沒有長東西了。而長期不吃早餐的人,早上膽囊一直裝著膽汁,膽汁不排出,就會淤積,慢慢結為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容易刺激膽囊壁,引起發炎,就是膽囊炎。長期刺激變成慢性膽囊炎,容易誘發膽囊癌。而小膽囊結石容易往下掉,成為膽總管結石,引起發炎,也容易導致膽管癌發生。

膽道結石容易誘發膽道癌

膽囊結石是膽道結石的一種。

病例1.一位同事的奶奶82歲了,腹部疼痛就診,發現膽囊結石5年,並且已經出現膽囊壁稍微增厚,普外科大夫建議做膽囊切除術。現在腹腔鏡下做膽囊切除術已經很成熟了,82歲的高齡也可以做,創傷小。但是同事考慮了不做。一年後複查,膽囊明顯的腫塊,向周圍侵犯了,很可惜。膽囊癌進展很迅速,一旦發展,容易侵犯周圍組織和遠處轉移,治療效果不好。

病例2.這也是一個很可惜的病例,38歲女性,右上腹疼痛5天就診,逐漸臉黃、眼睛黃、全身黃。但是當看到她的CT圖,我不相信她疼痛只有5天,因為她的膽總管內有五六個兩公分大的結石,膽囊也有很多結石,最遺憾的是膽總管出現了腫塊並且已經出現了肝臟和多發淋巴結轉移。膽總管長期有結石刺激發炎,容易誘發癌。38歲,一發現就完全沒有機會,但是現在最主要是把這麼多膽總管的結石取出來,先解決膽道梗阻的情況。

膽囊息肉存在惡變潛能

胃腸道的息肉都有惡變的潛能,那麼膽囊息肉也不例外,如果發現有膽囊息肉<1cm又沒有症狀的,可以隨訪複查,用超聲複查即可,做CT不一定能看到息肉,所以並不是越貴的檢查越好,而是要最適合。

如果息肉>1cm,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狀,建議做膽囊切除術。

膽囊裡小的結石,很容易通過膽總管排出去腸道,能排出腸道的結石,基本不會引起問題了。有症狀反覆發作,也可以考慮膽囊切除。

膽囊結石的患者,大部分伴發腎結石,跟個人的體質、飲食習慣、高脂肪飲食等情況有關。膽囊結石的患者可以每半年複查一次超聲,瞭解膽囊和膽囊結石的情況。


如果膽囊結石大於3cm,膽囊息肉大於1cm,伴有慢性疼痛,建議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

如何預防

個人建議是改善生活習慣,要吃早餐,少脂肪食物攝入,清淡飲食,多吃青菜水果。

所以說,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有可能惡變成膽囊癌,當發現有這兩種疾病時,一定要隨訪複查,有反覆發作膽囊炎的,建議做膽囊切除術。


小影大夫


膽結石是否嚴重?膽囊息肉會產生癌變嗎?

作為一個膽結石過來人,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吧!在我去雲南的時候,認識了一個貓姐,那個時候貓姐近50歲,第一次與她交流的時候,感覺這位貓姐絕對江湖人,50歲看起來很年輕,無論運動各方面都挺好,她也很善談,她說:“年輕的時候,喜歡越野,有次出現了車禍,看看我現在的臉,都是做的植皮手術,還好保住了性命。”貓姐這個人的心態還是非常好的,然後她說年輕的時候,比較拼命工作,有時候工作到深夜,導致出現膽結石息肉病變,為了不讓它惡性,所以,現在膽囊早就切除了,有時候還真是不習慣。

如若只是單純的膽結石,而且膽結石比較小的話,一般情況是不會太嚴重的!筆者原本也是結石患者,手術治癒後又復發了,為了治癒結石問題,可以說付出了太多努力!要不是在佰度看到了李伏鈞的法子,現在還在受著結石的困擾,總之太不容易了。

我們要明確膽囊息肉問題,並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會產生癌變,一般來說當我們的膽囊息肉>1cm的時候,醫生給的建議都是切除膽囊,主要還是防止息肉反覆會出現炎症導致急性膽囊炎的發生,另一方面就是防止息肉癌變!所以,當出現膽囊息肉的時候,一定要多進行復查,以免問題更嚴重了。

那麼,我們繼續談一下關於膽結石的問題!

我們應該知道,現在出現膽結石的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很多女士,更是膽結石青睞的,一般隨著年紀的增長,體質也會越來越差,而且膽結石與年齡、家族史、日常飲食都有著很大的關係,出現膽結石的患者,應當注意日常飲食,必須要少食多餐,飲食要清淡,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不要吃,要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菸酒都要忌掉,其次就是千萬不要暴飲暴食,這些都是膽結石形成的根本因素!所以,出現膽結石問題,首先我們不用著急,如若是良性的,大可不必擔心。

現在出現膽結石的患者越來越多,膽結石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膽囊性疾病,膽結石引發癌變並不是不可能,膽結石一旦形成,就會對膽囊壁造成一定的磨損,如若這種磨損長期存在以後,就會導致膽囊出現癌變的可能,所以,我們要定期檢查,及時發現,當膽結石存在時間比較久的時候,而且會一直復發疼痛,就應該早點進行手術治癒了。

膽結石危害那麼大,該如何預防膽結石的出現呢?

膽結石一旦出現在自己身上,那滋味確實讓人難以忍受。相信很多人都與膽結石打過交道,具體感覺如何,得過結石的朋友自有體會!上面我有簡單談到膽結石形成的根源,下面也談談該如何預防吧!

大多數人不喜歡運動,而少數人則只要不運動,就感覺渾身難受。往往我們長期懶惰,不運動,日積月累,膽囊肌的收縮功能必然會衰退,而且只要膽汁延遲排空,就很容易導致膽汁淤積,這就跟膽結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尤其是肥胖者,可以說是三高的高危人群,有人說胖子也有健康的,確實是如此,但是健康那也只是一時的!健康的胖子,如若停止運動,那麼發胖速度會更快,預防腎結石,簡單來說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有些人平時喜歡吃高脂肪、糖分高、高膽固醇的零食或者飲料,這些都是膽結石形成的根源。

如今,很多上班族,為了多睡會覺,許多人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而且喜歡熬夜,長期生活不規律,這種狀態一旦長期維持,那麼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更有利於細菌的繁殖,比較容易促使結石的形成,所以,養成個早起的習慣,多注意吃早餐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膽結石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上門,主要原因是我們做的不夠好,才造成膽結石的形成,所以,平時自己多注意飲食,注意休息,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小桃說


謝謝大家!膽囊息肉和膽結石的癌變幾率很小,但在某些條件的刺激下,也可以形成膽囊癌。膽囊結石是引起膽囊癌最常見的致病因素。

我們先來說說膽囊息肉:

(一)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大多數人沒有不適感覺,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少部分表現為上腹部悶脹、後背疼痛,合併有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時,腹痛較明顯。大約有1-10%的膽囊息肉可以轉化為膽囊癌!



膽囊息肉的發生,可能與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和膽固醇代謝紊亂有關。 像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等患膽囊息肉的幾率較高。

當有以下情況時,需要注意癌變的可能:

(1)年齡50歲以上,單個發生,基底部很寬的息肉。

(2)生長很快,直徑超過一個釐米以上的息肉。

(3)伴有膽囊結石多年,疼痛明顯,噁心、嘔吐,體重明顯下降的息肉。

(4)通過B超、CT等檢查,息肉血管異常豐富,出現潰瘍等改變。

再來說說膽囊結石:



(二)膽囊結石多見於50歲以上的成人,女性多於男性,以膽固醇結石為主,由於膽固醇和膽汁的濃度改變,造成膽汁淤滯、包裹,形成結石。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術後、肝硬化等因素都可引起膽囊結石。

大多數患者為靜止性結石,無症狀,不活動,僅在體檢時發現,部分患者表現為膽絞痛,呈陣發性,或者持續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噁心、嘔吐。

膽囊由於長期被結石刺激,引起膽囊炎症,導致黏膜纖維萎縮,細胞浸潤,組織細胞變性,發生癌變。 同時膽囊結石合併感染,細菌作用於膽汁,產生膽蒽和甲基膽蒽,這兩者均為強烈的致癌物質。



當有以下情況時,需要注意癌變的可能:

(1)膽囊結石病史在五年以上,年齡大於50歲。

(2) B超或CT顯示:膽囊輪廓不清,邊界不規則。

(3)膽囊結石的直徑大於2釐米以上,結石越大,癌變率越高。

(4)消化道症狀明顯,發生梗阻性黃疸,藥物治療效果差,體重明顯下降。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多喝水,減少胃腸道疾病的發生,促進膽汁的正常代謝,預防膽囊疾病。

無論是膽囊息肉還是膽囊結石,必須定期檢查,對症治療。只要符合上述條件,懷疑有癌變的可能,就需要儘早手術。手術切除膽囊是目前治療膽囊癌的首選方法。

祝膽囊疾病的患者早日康復!


北極光醫生



開心紅酒1


可以的。

1.膽囊息肉>2cm或多發息肉,及時手術。

2.多髮結石,及時手術。

3.瓷化膽囊,及時手術。

4.膽囊結石合併糖尿病,建議及時手術。

以上這些,都可以長期造成慢性炎症,造成癌變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