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博物館怎麼樣?有什麼鎮館之寶?

胡胡92


亳州市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建於亳州著名的花戲樓大殿內,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館。亳州博物館外形仿漢城堡式建築,館名於1963年由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

門口豎著商湯、曹操、華佗等和亳州相關的名人雕像。


亳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其中,又以曹操宗族墓群為中心的漢魏文化最為突出。

亳州博物館館藏的國家珍貴文物精品眾多,如鏤空金耳環、銀縷玉衣、戰國範印等等。但館內珍藏的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的文字磚和畫像磚可謂是鎮館之寶。

這些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的東漢時期文字磚和畫像磚,約有600塊,是漢魏文化的真實再現。出土的字磚字體有篆、隸、行、草等,對研究中國書體演變有著重要意義。其中,商湯都亳廳的“謁湯都”磚,出土於曹操家族墓群一號墓,字體為狂草,運筆精湛。這塊磚記載了漢代皇家拜謁湯都的事件,證明了商湯都亳的事實,具備著重要的文獻價值。

漢魏風骨廳內,近百塊磚壁掛在一堵牆面上,令人大開眼界。其中,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尤為珍貴。這塊磚磚體雖然有破損,但畫像幸運的保存了下來。磚的背面磨光,刻繪出一匹正在奔跑的風格雄健的漢代駿馬。這種典型的漢代繪畫技法,沒有任何雕琢的線條,具有高度的寫實性和再現性。但又在繼承傳統立體寫實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曲蹄騰空、勇躍向前的想象空間,十分可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