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恆河的源頭在中國嗎?

茅草屋198


印度河源頭的問題需要從地理和宗教兩個層面來解讀。

一般來說地理學上,追溯一條河流的源頭有兩個通行的標準,河源唯長和水量唯大。

廣義上恆河上游有5 條源流:巴吉拉蒂河(Bhagirathi)、阿拉克南達河(Alaknanda)、曼達基尼河(Mandakini)、道里根加河(Dhauliganga)品達爾河(Pindar)全發源於中印交界的喜馬拉雅山區。河源的發育冰川以及源流區域都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屬於印度境內北阿坎德邦

其中,最主要的河源為巴吉拉蒂河阿拉克南達河

在這兩條河源中,巴吉拉蒂河朔源最遠,其上部河流甲扎崗噶河深入中印領土爭端區,而阿拉克南達河的水量、流域面積都遠遠大於巴吉拉蒂河。

從河流為遠的角度上講,巴吉拉蒂河上游甲扎崗噶河的的冰川應該是恆河的源頭。

但目前國際上,對於印度河正源的考量基本是以水量和流域面積確定的。因此一般將,阿拉克南達河上游喜馬拉雅山脈根戈德里冰川腳下的冰洞,作為恆河的正源。

但既然巴吉拉蒂河和阿拉克南達河,都是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那為什麼有人認為恆河源頭在岡底斯山呢?這兩座山脈離得可不是一般的遠吶!

這就要從宗教意義上考量了,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並不是岡底斯山的最高峰,但它太有名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它是主峰)是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在岡仁波齊腳下發源了四條大河,分別

是獅泉河(藏語稱森格藏布)、象泉河(朗欽藏布)、馬泉河(當卻喀撥)和孔雀河(馬甲藏布)。正是因為有著四條大河,岡仁波齊也被稱為“萬水之源”

作為印度教中最重要的神山,很多印度人都堅信,他們的宗教聖河恆河應該發源於神山腳下,這也是每年都有印度信徒,來岡仁波齊朝聖的原因。

說起來,

岡仁波齊腳下的孔雀河確實和恆河有點關係,孔雀河從普蘭流出過境後,進入尼泊爾後改稱卡爾納利河(Karnali River),卡爾納利河在尼泊爾境內蜿蜒曲折,流入印度後改稱卡克拉河,最後注入恆河,成為恆河的一條主要支流。

其實,在印度境內著名的大河中,真正發源於西藏阿里地區的是

布拉馬普特拉河,其河流上游便是雅魯藏布江,而雅魯藏布的上游便是發源於岡仁波齊腳下的馬泉河

所以,原則上來說,雅魯藏布上修建水電站和印度並沒有多少關係,雖然布拉馬普特拉河也流經印度,但其河流主要水量的來源於藏南的溫熱水汽,就是截斷了雅魯藏布也不會影響多少布拉馬普特拉的流量。

再說了,布拉馬普特拉河最終從孟加拉國的恆河三角洲出海,孟加拉年年發水災,說不定還是個好事兒呢!我們也是考慮,將下游兄弟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哈哈哈!



藏地讀行


首先明確地回答你,印度恆河的源頭不在中國,那怕是一部分也都沒有。

以喜馬拉雅山脈為分水嶺,中國境內的一大河流叫雅魯藏布江,印度境內的一大河流叫恆河。這兩條河流是隔著山的,我國境內的水基本上不流入印度境內的恆河。

恆河被稱為印度的母親河,圖為印度沐浴節

下面再來細看一下雅魯藏布江流經的地方。

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後叫布拉馬普特拉河(這裡的降水量是中國境內的好幾倍),在印度的東北部,流域面積18萬平方公里左右。然後布拉馬普特拉河從印度進入孟加拉國,與恆河的一條支流帕德瑪河匯合,形成賈木納河,也有叫亞穆納河(都是譯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雅魯藏布江與恆河交匯後流入孟加拉灣

說到這裡應該明白了,雅魯藏布江是流到孟加拉國後才與恆河的一條支流交匯,記住,交匯的地點在孟加拉國而不是印度。所以說,印度恆河的源頭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事實上,恆河的源頭是巴吉拉蒂河和阿拉克南達河,這兩條河發源自印度烏塔蘭契爾邦的甘戈特里等冰川,它橫越北恆河平原,流經北方邦,會合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再流經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最後它分為多條支流注入孟加拉灣,其中一條與雅魯藏布江匯合。

但很多人都誤以為恆河的源頭在中國,這是為什麼?說起來這還是印度惹的禍。21世紀初,我國準備在雅魯藏布江建設藏木水電站,這一工程引起了印度的關注。於是印度就開始造勢,說什麼這一工程如果實施,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大部分水源將被切斷。這種論調的目的就一個,破壞我國的發展。可惜我國的一些媒體不加分析就誤以為恆河的源頭在中國,更有甚者,說什麼中國如果切斷水源或者是斷堤,印度就危險了,於是就出現了控制印度恆河水源論的觀點。這完全是不懂地理知識的悲哀。


東方談武器


從國際劃分原則看,恆河的確發源中國。為什麼這樣說呢?這裡需要了解一下恆河基本情況以及各方面說法。

首先,介紹一下恆河

古代文明大都以江河流域展開,恆河是印度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就如我國古代文明是黃河流域一樣,所以恆河以印度人心中地位很高。人們稱恆河為印度的聖河。

無論從資料還是新聞上看,印度有些地方乾旱少雨,其實這是一種假象。印度並不缺水,這個國家是豐水的國家。因為印度境內除了恆河以外,還有幾條河流。但相比恆河,那些河流在印度人眼裡並不重要。

恆河英譯名是“從天堂上來”,天堂在哪裡?天堂是指的喜馬拉雅山,也就是說這條河流與喜馬拉雅山有關係,印度專家心知肚明。千百年來印度教徒把恆河稱之聖河,所以這條河流又與印度教有關。恆河流經印度五個邦,最後流入孟加拉國。

其次,為什麼說恆河發源中國呢?

據資料顯示,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但印度方面說法有點籠統。印度認為恆河發源於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曼達基尼河、道里根加河、品達爾河五條河流,也就是說是五條河流的彙集地。但這種說法顯然有些牽強。五條河流總有一條是主流。

1.專家判定

對於恆河發源地,有些專家也沿著恆河進行考證,他們認為恆河主要發源於阿勒格嫩達河與帕吉勒提河,但在這兩條河流中,阿勒嫩達河流域最長,所以有人判定阿勒嫩達河應該是恆河的發源地。

2.印度觀點

對於恆河的發源地,印度官方還有一種說法,他們認為恆河的最大源頭是巴吉拉蒂河。但巴吉拉蒂河源頭是高穆克地區根戈德里冰川。印度認為這裡冰川形成了這條河流。但印度卻不知道,根戈德里冰川還有一段地下河流通向中國。

3.國際原則

國際上判定一條河流的發源地,標準是“河源惟遠,水量惟大”,也就是說流域最長,水量最大的才能稱為一條江河的源流。而我國境內甲扎崗噶河流向冰川成為地下河,並且地上長度也比巴吉拉蒂河要長,所以甲扎崗噶河最有資格成為恆河的源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恆河發源地是我國的孔雀河。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專家以“水量惟大”原則判定。孔雀河並不是我們所說的新疆境內孔雀河,而是西藏阿里地區的一條河流,藏族名叫馬甲藏布。孔雀河發源於岡底斯山脈,由普蘭縣流入尼泊爾,再流入印度恆河。別小看這條孔雀河,它的流量特別大,每秒達到2990立方米。這種流量符合國際上關於 “水量惟大”原則。

所以從國際劃分原則看,恆河的源頭都在中國。


泥腿看客


恆河源頭在印度嘴裡的說法不是在中國,也不是在印度,就是說恆河不是天地自然的,是人造的。他們不相信自然而然存在的,喜歡神話。究竟怎麼來的恆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印度神話中寫道,溼婆和烏瑪交媾,一次就達100年之久,中間從不間斷,眾神對溼婆的生殖能力感到驚慌,就央求溼婆發射,便造出了一條恆河。恆河從此成為了印度人的聖河與母親河。

恆河的神聖性在印度人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這條河流也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大河:人們在河邊火化死去的親人,將骨灰拋灑進恆河,好讓靈魂進入天堂免受輪迴之苦。沿岸數萬家工廠日夜不停的將汙水排入恆河等。 更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60%的人吃不上自來水,直接飲用恆河水!這就是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印度人

其實,恆河源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加姆爾的甘戈特力,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這就是客觀事實。對於印度人來說,他們崇拜喜馬拉雅山的情結歷史悠久,就遙遠的看一看,望一望,拜一拜。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堅持走下去,任何困難,對於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來說,那都不是事。 華夏盛世,正在歸來,有你,有他,有每一箇中國人。多攢錢,多生娃,多學習。


崇儒


印度恆河的源頭在哪裡確實是個問題,其一、發源於印度:印度官方稱恆河的源頭髮源於中印邊界印度一側、喜馬拉雅山脈南部、尼泊爾國西側的根戈德里冰川,因其冰川附近有溼婆峰神山(就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的岡仁波齊峰)等印度朝覲聖地,印度教便將恆河奉若神明,敬奉溼婆神和洗聖水澡成為印度教徒的兩大宗教活動。其二、發源於中國:按國際通常原則,應以河源唯遠、水量唯大原則來認定河流的源頭。恆河的源頭則是甲扎崗嘎河,其發源於中國西藏西部、阿里地區札達縣附近的冰山(冰山區域屬於中國與印度有領土爭議地區)。向南穿過喜馬拉雅山,從根葛德里冰川的西部經過,匯入恆河的主源巴吉拉蒂河。

雅魯藏布江不是恆河的源頭,雅魯藏布江向南流出中國後首先進入印度的東部,再流入孟加拉國在孟加拉國國內與恆河相匯後流入孟加拉灣進入印度洋。

特別註釋:查詢“百度百科”和“搜狗百科”,甲扎崗噶河(英語:Jadh Ganga;Jada Ganga;Jahnavi River),發源於我國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喜馬拉雅山脈塔加山口(Thaga La,海拔5147米)及桑久拉山口(Tsang Chok La,海拔5416米)附近冰山,向南流,在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沿途匯入桑曲、麥那曲等支流,至蔥莎(藏文拼音:Tshong-sa;座標31°06′45″N79°00′16″E)附近轉向西南,經訥郎山口(公貢桑巴通道)流出國境,在印度北卡什縣境內的 Bhaironghati匯入恆河的主源巴吉拉蒂河(Bhagirathi River)。該河流域被印度實際控制。


冒士模


有吧,地圖冊上標明的很清楚,恆河和印度河都有部分上游在西藏札達縣,離得還真不遠,只不過不算什麼主要水量來源。向東也不遠就是雅魯藏布江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