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一句話形容馮小剛?

轉身吶喊妳


用一句話形容馮小剛?這個提問看似簡單實為難。自從崔永元與馮小剛、劉震云為拍攝《手機2》互懟;自從崔永元揭露娛樂圈亂象,尤其是實名舉報娛樂圈出現的"陰陽合同"等違法違規問題以來,更自從馮小剛《十問崔永元》以來,可以說,馮小剛最近一段時間已處在輿論漩渦的中心,而且基本處於一片指責聲中。為何?經綜合分析,因為馮小剛比較符合這樣一句話:

小有才氣,頗有痞氣;

小有名氣,頗有傲氣;

小懂藝術,頗缺藝德;

小能奮鬥,頗愛"銅臭";

小有成功,頗愛吹捧。

這40個字是否較準確給馮小剛畫像呢?這裡僅為"拋磚引玉"吧!





玉堂行佛人


怎麼用一句話形容馮小剛?成功導演、商業與藝術並重

鄒劍川



馮是一個經過奮鬥而成功的小人物,學歷不高,最早是美工,後來是編劇,然後是導演。

其貌不揚的他由於王朔劇組的機緣,延續了京式幽默和頑主風格。


《編輯部的故事》讓他達到了一種高度,其後的賀歲喜劇片開創一個新的大陸院線模式,

也打上了厚重的馮氏標籤。


馮和華誼兄弟的合作,培養了一批70後、80後的影迷,隨著這批影迷的相夫教子、忙於事業,新晉的動力人群90後、00後對馮並不感冒,這可以認為是年齡代溝,也可以認為是青春期叛逆的顛覆。



所以,我們看到在今日頭條、網易號、大魚號乃至於企鵝號等地對於馮的負面言論、甚至不理智的攻擊較多。


手機客戶端用戶大多為18到23歲男性,學生、青年居多,收入不高,部分群體為新一代憤青。


馮在後期進行了一系列的藝術探索,突破馮氏喜劇的臉譜和套路,一直在進行創新和顛覆,《集結號》最為成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比較優秀,《手機》是其御用賀歲片主角葛優的成功演繹,最適合馮小剛的作家、編劇還是劉震雲,劉是有才華的作家,也很有商業頭腦。



馮說,觀眾怎麼樣,電影怎麼樣,有時候是定位用戶,考慮票房的問題,也是投資人、製片人左右的問題,甚至是明星們博弈的問題。


導演是執行者,也是管理者,中國並非完全導演負責制和中心制的國家,任何藝術都有缺憾,在商業和藝術間,藝術家總是搖擺不定。


只能說,馮是一個成功的導演,有商業片並不媚俗,有藝術片也又票房,是中國電影史上堪稱大家、大師的人之一。


蘇白傳媒


一句話形容馮小剛就是:有才華,但是人品不行,有才無德。

馮小剛這幾年在娛樂圈混的不錯,導演的一些電影口碑還是挺好的,比如《1942》、《芳華》、《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

是一個比較有才華的導演,確實有導演才能,電影還是挺好看的,比如《1942》我就挺喜歡看的。

電影賣座率還是挺高的,所以他現在也是一個有名的大導演,和張藝謀不相上下的,現在在娛樂圈已經有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他還導演過央視春晚,那年的春晚我也看了,感覺真的挺好的,所以說馮小剛確實是一個挺有才華的人。


但是就最近崔永元與馮小剛的撕逼事件可以看出來,馮小剛這個人做人確實是有問題,就是人品不行,雖然很有才華。

首先崔永元說《手機》影射他,並且給他造成了傷害,還同馮小剛多次溝通,都沒有結果。

之前崔永元特地把馮小剛當作朋友來的,最後兩個人鬧掰了,從此結下了結怨。

沒想到過了15年以後,馮小剛不顧崔永元的感受,繼續拍《手機2》,又一次出犯了崔永元的底線,因此引發了一系列大戰。


我覺得馮小剛這件事做得非常不好,你作為一個導演,電影題材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拍手機,你可以選其他題材拍。

不管怎麼樣,《手機》不管是不是確實有影射到崔永元,確實是給崔永元造成傷害了,傷到別人了。

馮小剛自己就應該小心一點,應該注意嘛,要有收斂,怎麼也要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吧。

以免引起更深的誤會,或者對別人造成更大的傷害,你就不應該再拍《手機2》了。


可是沒想到馮小剛一意孤行的還要拍《手機2》,結果導致把崔永元把娛樂圈的黑幕都揭發了,不只是馮小剛本人要遭殃,整個娛樂圈都會動盪的。

所以說從這件事情來看,馮小剛這個人做人確實有問題。

沒有底線,為了賺錢,什麼事情都做,不顧別人的感受。

可能是因為仗著自己現在是有錢有名有利的大導演吧,覺得自己後臺硬,沒人敢惹,所以呢,沒有把崔永元放在眼裡。

現在事情已經鬧大了,一發不可收拾了,總之馮小剛肯定會出問題的,這個是他自己的報應,都是他自己招來的禍害。

誰讓你那麼高調囂張,自以為是呢?

還是低調一點好,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給別人留後路,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馮小剛現在就算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始於他的才華,最終是被自己的人品給毀了。




總之,馮小剛這個人人品不好。


R娛記


馮小剛導演發了文章,十問崔永元,兩人隔空交火,引起全國吃瓜群眾圍觀,本賬號也發表自己的觀點,觀點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人!馮導這次失策了,崔永元和馮小剛的矛盾顯現兩人的格局不一樣!崔永元說的是公,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不良現象,如果改善了對整個社會風氣都好,馮小剛針對的是他個人的問題,自己的名譽地位,自己老婆的面子,自己和公司的錢!這點看,馮導還需要加強內功的鍛鍊,作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格局應該大一些,正面一些,觀眾才會認同你的為人,最後認同你的電影,這些先後次序一定要搞清楚!馮導拉拉雜雜說了十條罪狀,看內容多是新戲準備上演了,現在搞些新聞,電影又要大賣了,又可以賺很多錢,這十問就是一個免費的廣告!但崔永元說的,很多明星沒有交稅的問題,馮導一點也沒有交代,陰陽合同也沒有交代!

交稅是什麼?!是國之根本!國家拿到稅收後,給人民群眾補貼各種開支,給社會上低收入的人補貼,建學校搞義務教育,建軍事現代化,改革軍事,提升戰鬥力,納稅是每一個公民都要盡的義務!不交稅就是和整個社會過不去!自己佔有大量金錢卻不願意給底下階層付費!這些人還是呼風喚雨,影響社會輿論的一群人,引領社會風氣的一群人!大家說是否需要整治一下!建國多年,國家重點在經濟上,吃飯上,精神上的方面沒有精力調控,相信現在是時候了!!我雖然收入微薄,但我納稅我光榮,你們這些明星大款,資產很多都轉移到國外,在外面有豪華別墅,國內名車美女無數,國家認可你們的業務,給你們賺錢,你們賺了大部份窮人的錢後卻不納稅,不納稅也就算了,很多人現在都偷稅漏稅,但別人不吭聲、低調!我們都默認這種不公平現象。但現在別人說你漏稅了,拿出證據了!你怎麼還好意思高調十問崔永元呢?!小偷偷了東西還懂得躲起來,你馮導怎麼就這樣牛呢?!就仗著自己以往的成績就能違法?腦袋裡全是錢錢錢!是不是腦袋灌水了!崔永元說的事情他自己沒有任何收益,只有傷害!得到好的結果是社會良知的勝利,是社會的進步!是人民群眾受益、國家受益!怎麼你這樣一個大導演都不能明白這些小道理!以私懟公、以錯捍正,歷史告訴我們,這樣都是會失敗的,不要把自身的一點損失看得太重,否則會前途盡毀!無論你多牛,以往有任何成績,你都不能和國家大政方針相逆!現在改正,誠懇道歉還來得及!現在社會風氣浮躁不安,奇談怪論、騎牆觀望風向的大有人在,沒有人敢說真話,導致社會很多畸形現象,我支持崔永元,也希望馮導只是喝了酒,一時糊塗,我們給機會他改正!

(我的另一篇文章 由於過於敏感 今日頭條平臺不願意推薦 大家關注我的熱門賬號收看:““獨狼”崔永元 大戰 娛樂圈 “大鱷”!真能邪不壓正嗎?”


皇帝的新衣


一句話形容:有一定的才華,但其才華遠不足以掩蓋他的人品問題。

馮小剛其人,也拍過不少較經典的電影作品,稱之為大導演也不為過,但稱之為著名導演卻是言過其實,其檔次與張藝謀、李安等導演差距很遠。

在這個是個有錢人就能做導演的年代,導演這個職業已經不值錢了,只有用作品來說話才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導演。

那試問馮小剛的電影作品有哪些你記得住呢?去年底上映的口碑較好的《芳華》可能算一部。《手機》算一部?細細想來還真沒有幾部能讓人記得住名字的好作品。

而從馮小剛的字裡行間透露著他極低下的個人素質和人品:

1、馮小剛陰陽怪氣諷刺萬達影院對《我不是潘金蓮》排片低。

2、馮小剛公開發微博罵網友。

3、馮小剛“十問崔永元”。

4、馮小剛蹭《我不是藥神》熱度。

從這些簡單的言論就可以看出馮的素質和人品。即使這種人再有錢再牛逼,我這種正義感爆棚的吃瓜群眾也不會有任何的羨慕嫉妒,我對這類人只有一個鄙視的眼神。






大隱於鄉


他是自大狂妄 無法無天 有才傲視群雄 不能好好說話 分不清真假人 崔永元何許人也 戰鬥民族英雄 誰都不服 就服真理 為理想而戰 你在他面前嘚瑟啥啊?既然惹了 發現錯了 道個歉不行嗎?還假裝不知道 這給崔永元帶來多少尷尬啊!抑鬱成疾 更重了啊!很多年過去了啊,傷疤已經好了 可是馮小剛又要把傷疤揭開 還騙人 說是朋友圈 後來就是說朋友圈2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不地道啊!做人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如何


有才華嗎?馮小剛是一個典型沒有文化和藝術功底的導演。“我不是潘金蓮” 是部太可笑太低劣的電影呵!世界上仼何一個電影學院的學生拍的作業都會比他的強! 萬達少排這部爛片的放映他還競能張口就能罵,太服了這種爛人!羞恥都不明的人!


5656g


年青的馮小剛開創了中國喜劇賀歲片,引領了中國電影向前發展,那時的馮小剛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叫:春風得意。

中青的馮小剛開創了中國戰爭片與以往不同的先例,不講將軍的作用,而講人性的作用,《集結號》就是優秀戰爭電影,馮小剛還創作了《唐山大地震》這種講人倫的電影,還有《非誠分憂》這種黑色幽默的電影,深受觀眾喜歡,這時的馮小剛可以用一句話形容:事事如意。

老年的馮小剛感覺江朗才盡,喜歡裝喜歡作喜歡懟人了,電影《一九四二》太壓抑了,《芳華》太難受了,《老炮》太能裝逼了,特別是重用范冰冰演《我不是潘金蓮》,很多觀眾對馮小剛失望了,感覺馮導不用心了。

可馮導還是執迷不悟,繼續重金請范冰冰重拍《手機2》,被崔永元曝光范冰冰四天六千萬,分一小一大合同拿,這時馮小剛可以用一句話形容:才德皆失。


光芒萬丈34957


功成名就,名利雙收;

才分不低,文化不高;

大佬自詡,忘了天高。

馮小剛最近再次成為焦點,不是因為電影,也不是因為豪宅聚會,

而是因為《手機2》,和來自於崔永元的批評與曝光。

這位曾經多少有點不可一世的老炮兒,居然保持了沉默。

然而,他還是成為了熱點。還有劉震雲。

馮小剛眾所周知,因為《大撒把》《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進入電影界,

後因為《大腕》《手機》等奠定地位。

再因為《集結號》提高了品位。他還成了中國電影賀歲片的始作俑者。

再之後的《天下無賊》《非誠勿擾》商業片的成功,還有《唐山大地震》等。

然後是他主演的《老炮兒》再次空前成功。接著來了《芳華》。

這些電影裡,大部分拍得還是不錯的。但《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從電影藝術上來看,不能算好電影。

這些都還不重要,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隨著藝術和市場方面的成功,馮小剛這位中國電影的“老炮兒”變得左右逢源,如魚得水,聲名鵲起。

於是,有些地方,他開始變了。

也許,這種改變無論放在誰的身上都會發生,但是我們看到的,發生在他身上,的確變化不小。

他開始變得有些飄忽,非常自我,聽不進觀眾和專家對他電影的不同意見。

比如對《一九四二》就是如此。甚至,他還認為,作為中國電影界的差不多是第一市場“大咖”,在電影創作方面,完全可以不聽任何人的話,為所欲為。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沒人管得了我”!

然而,仔細分析,馮小剛電影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他的電影天才,對市場的敏感而準確的把握,以及豐富而見效的人脈。

這人脈裡,在他剛起步時,是王朔、葛優等,而後來是劉震雲和范冰冰們。

但是,他的電影技巧已經爛熟於心,可文化水平卻沒見實質性的改變和提高。

再加上,有點忘記了地厚天高,就很容易出問題了。

《芳華》後,他帶苗苗出席豪華聚會的事情,這次通過劉震雲糊弄崔永元的事情,都是這種自我膨脹的結果和表現。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寫過好幾篇馮小剛先生的電影評論,而且在上世紀末還有幸在北京採訪過他一次。那次,他還在處在“王朔階段”,正在北京拍攝電影《我是你爸爸》。只是那電影后來沒能上映。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希望馮小剛能和輪敵盡釋前嫌,改變一些不適當的心態,重新回到一個電影天才,哪怕只是市場電影天才的軌道上,也還不錯。畢竟,中國電影還需要他的才華,和努力。


手機攝影藝術


用一句話形容馮小剛,我想到了這些話:

1.長的真醜,內心更醜!

2.有點才華的文化痞子

3.一個做了虧心事還能輕描淡寫且理直氣壯說出來的無賴。

4.一個把社會變成大糞坑的臭流氓。

5.一個為了錢可以什麼都不顧的人渣。

6.一個道貌岸然心理陰暗的偽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