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忽視的羣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在這個萬象更新、蓬勃發展的新時代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默默勤勞付出,構成了整個社會的運轉基礎。寫字樓白領手中的iphone,來自於他們夜以繼日的親手組裝;每天大大小小的快遞和外賣,來自於他們風雨無阻的親手派送……他們就是大量從事生產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藍領群體。

早期,藍領群體一直缺乏社會的足夠關懷,直到近年來,人們才開始關注並重視這個群體。那麼,藍領群體在當下市場正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中國製造2025亟需高級藍領

自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但是,與世界大國相比,我國的製造業仍然大而不強。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業的富強需要藍領支撐。實際上,目前國內技能型藍領處於緊缺狀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技能勞動者數量目前只佔全國就業人員總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則僅佔5%。為促進藍領的發展,國家推出了《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並鼓勵學校以及地方人力資源機構加強對藍領群體的職能培訓。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

受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藍領勞動力發生了遷移。自 2011 年起,第三產業已經超越農業,成為承載勞動力最多的產業。

2012年以來,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高端製造業開始向發達國家迴流,中低端製造業則向東南亞、南亞和非洲轉移。加上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中國製造業提供的職位數量開始趨於平穩甚至減少。

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金融業、居民服務、教育、交通運輸、機械和設備修理、住宿和餐飲業等。其中,在各個領域工作的群體普遍以藍領為代表。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互聯網+為藍領就業推波助瀾

互聯網+推動傳統服務業煥發生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一部分就業崗位來自企業內部,一部分就業崗位則是由互聯網平臺催生而起,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提供了全職兼職等就業方式,並讓外賣員成為熱門高薪崗位;各種到家平臺讓保姆、月嫂等崗位接單量增加……

據某專業招聘平臺數據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2016年全國用工規模增長TOP3職位分別為送餐員、快遞員和前臺/總機/接待,其中送餐員在求職者規模增長中佔比為121.4%,快遞員和前臺/總機/接待分別佔比51.2%和38.9%。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第三產業成為就業主力軍

勞動力成本上升、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和互聯網+的助力,第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為384220.50億元,同比增長7.80%;2017年1-3季度中國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為313951.00億元,同比增長7.80%。

據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7年末,全國就業人員達到77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萬人。在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27.0%;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28.1%;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44.9%。很顯然,第三產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

第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據某專業招聘平臺數據統計,2016 年前三季度,家政保潔、司機、快遞、送餐員等被互聯網加持的崗位求職者迅速增長,其中送餐員增長最快,同比增幅達 233%。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第三產業的興起,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而它們的核心力量是藍領,也就是說,藍領是決定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9億勞動人口,其中白領近2億,藍領約4億人。4億藍領中農民工佔2.74億,製造業藍領約佔1億,建築業藍領佔5000-8000萬,服務業藍領約佔1.2億。單從人口數量上來看,藍領招聘市場規模應是白領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

不同於白領的求職行為,藍領群體有迥異的高頻求職特徵。由於相對側重職業生涯的穩定性和職業技能的積累,通常一個白領平均主動求職和跳槽的頻率在1年1-2次。而藍領人群主要來自於農名工,一方面受春耕、秋收等農忙季勞動力剛需的被動影響,務工時間被人為肢解;另一方面,藍領群體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尤其是90後、00後人群,就業主觀性和隨機性強,所以,藍領通常一年中主動求職和跳槽的頻率在4-5次。若單從就業頻次而言,藍領招聘市場將會是白領招聘市場的4倍。

曾經被忽視的群體,今天竟能創造萬億紅利!

然而,當下絕大多數藍領仍存在社會地位低下、工作環境艱苦、工資待遇低、發展空間有限等問題,以致於藍領與企業就業不匹配現象突出。目前,藍領就業難、企業招工難問題仍然是一大難題。

再次,藍領通常作為社會弱勢群體而存在。城市商業配套大多圍繞城市白領展開,圍繞藍領的商業服務供給少的可憐,無論是住房、培訓、金融、婚戀、消費等領域,幾乎看不到圍繞藍領的針對性商業設計,反而經常出現藍領群體租房、貸款難等現象的報道。這種藍領服務供給不足的現象將給藍領招聘帶來“終生服務”的可能性,即:在提供招聘服務的同時,提供金融、租房、培訓等一站式服務,這將會大大拓寬藍領招聘的場景和商業價值,而這些衍生的價值是數十倍於單一的藍領招聘的商業價值。

整體來看,與白領招聘相比,藍領招聘在人口基數、跳槽頻次、關聯商業等方面,都有想象不到的巨大優勢,藍領招聘的市場估值遠超萬億級。在這樣一個萬億級規模的市場,誕生1個估值10億美金乃至100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是必然和顯而易見的。所以,作為一個被低估的窪地市場,藍領招聘重回資本市場視野會成為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