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星期自學完高中數學實際嗎?

恍惚面對世界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了以上的回答,10個裡有10個說不可能。

真的不可能麼?我不這麼認為。

滿分150,能考到130的話,其實是有可能可行的。我的老家在江蘇,在我們當年高考前,有一個等級考試,叫學業測試,拿我為例,我高考考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那麼我高二結束前,要考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這4門。100分的卷子,要考90分以上才能拿到A。

因為政策出的時候特別趕,就導致我們知道的時候 ,幾乎沒有什麼基礎。

於是,我們當時停了所有課,花了1個月時間,每天8節課只上政史地生。兩節課兩節課這樣的輪番轟炸模式。

到了最後1個半星期的時候呢,每天上午4節課考試,下午就出前一天的成績,並且全年級3000多人排名!你是4A還是3A1B,都明晃晃掛在學校公告欄裡。

壓力、集中、輪番轟炸。

最後,我們班84個學生,50多個人拿到了4A,這是什麼概念,這是一個月時間,達到了6成以上的人都是全90分以上的水平。班上一個C都沒有(C是70分一下、60分以上)。

回到高中數學。(函數為主、幾何為輔,背好公式、經典題相結合)

4科變成了1科,時間縮短了一半。那麼時間相當於增大了一倍,且全情專注於數學。

14天裡,8天系統學習所有知識。6天進行真題模擬考試。最後考試有點策略地選擇時間分配。

130分,不是夢。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不可能,這樣的人不存在的。

高中數學雖然簡單,但要兩個星期學完是很難的,尤其是自學,那根本不可能,除非是已經大學畢業的人再說去高中數學,那兩個星期是可以學完的,一個新手,則肯定不可能。

比如說複數的幾何意義,複數與三角函數的關係,這個不是一個新手能馬上掌握的,而且,像排列組合以及牛頓二項式定理,也不是一個新手能在幾天內就能完全搞清楚的,更不要說圓錐曲線了。

如果一個人號稱自己2個星期自學了高中數學,很可能只是翻了一遍書,基本上可以認為是騙人騙自己,沒有什麼意義,最終會被揭露。

再說了,你提到的問題中希望2個星期自學完高中數學然後高考數學130分以上,我覺得這樣的人心態好像有問題,最好還是別學了,人生觀出了偏差,還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更重要,否則妄想2個星期自學全部高中數學,不就是一種很奇怪的念頭嗎。

如果是我,花兩個星期不可能學完全部高中的數學,我覺得我大概可以學明白其中的一章,比如說學明白立體幾何,但肯定不熟悉做那些立體幾何的證明題的思路,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的。其實,人都差不多的,那些數學好的人,也不見得2周能學完全部的高中數學,多數數學家不是學得快,而是比較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樣的人才能真正成才。妄想2周學完全部高中數學的人,做其他的事情也不可能成功的。


作家張軒中


這個完全不可能!

你要知道高中數學其實難度並不低。就拿高中數學中的函數來說,你就要學習一大堆函數的三要素、性質、圖像、分段函數、複合函數、圖像與方程、函數的應用等基本內容,同時你還得認真學習一些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及三角函數等內容。而且你高考數學還要考130分,這樣就一個三角函數的內容你要學精學透,估計兩個星期也不夠!更何況,高中數學還有不等式、數列、排列組合、複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內容。實際上能夠學好高中數學,並且高考數學能得130分的學生,都是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的人!

對於一個沒有學過高中數學的情況分析,只能打好基礎,紮紮實實一步一步來進行學習,同時培養數學思維能力。貪多求快,不僅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效果,反而可能由於成績不好,而嚴重打擊自信心!


地震博士


這要因人而異,如果你是個特別笨的人的話,肯定是不行的,就算資質一般,奮鬥三年也不一定能上130。那我自己舉例子,我自己感覺我還是比較有數學天賦的,曾經高中努力奮鬥了半年,高考也才考了660分,其中數學是143,全國一卷,河北考生。我還知道一個人,山東人,14歲還是16歲,具體我忘了,叫周天,高考考了699,這應該就是那種非常有天賦的人了,你要是有這種天賦,奮鬥個兩星期,高考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另外你說的是自學,針對自學的同學,我想說,如果你是高中生,完全不可能,因為自學會走很多彎路,你需要老師,甚至非常專業的老師指引你學習。但如果你是像我這種985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忽然想換個學校,退學再次參加高考,複習個兩星期,130跟玩一樣。所以,如果你還是個正在學習的高中生,兩星期就別想130了,但是現在距離明年的高考,還有很長時間,在這段時間加油的話,努努力,應該可以130甚至140的。



渭河以南秦嶺以北


先說結論,不太可能做到。

但這也不是說高中數學的內容就不能速成。我自己在初中畢業之後,暑假拿了一本高三總複習的書在看,裡面就已經提到用導數的方法來解一些題,所以我又看了一點微積分的知識,當我會算常見函數的導數之後,我在高一的時候基本處於無敵的狀態了,當然,這跟整個高中的內容比起來還僅僅知識一點皮毛而已。

我後來也有自學過一些其它的內容,例如高中的向量部分,我也是假期的時候自學。當時學完覺得題目似乎也會做了,不過事後回顧起來,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學懂。我只是把向量當成一種計算工具,沒有明白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這些重要的定理背後真正的東西,這些東西需要花很長的一些時間去體會,這些內容也是與大學的線性代數知識結合的地方,需要仔細理解(雖然表面上來看可能對做題的幫助不太大)。

說了這麼多,我的建議其實是:

1、兩個星期的時間,可以先自學一些比較容易掌握的技巧。這些技巧可以迅速提高你的自信心,就像我在高中入學前就自學了導數一樣。類似的技巧還有很多,例如可以學習用空間向量方法求解空間幾何問題,記一些圓錐曲線問題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學習用插板法求解排列組合問題,記憶一些三角函數公式和常用的不等式等等。這些內容一旦掌握清楚,可以迅速用到考試中增加分數。

2、有了一些技巧之後,更重要的是要把書上有的內容搞懂,接下來可以真正把書上的一些介紹按順序仔細一步一步走下來。雖然可能已經學過了微積分,但還是強迫自己不用微積分;對於幾何題也是一樣,一開始可以學習空間向量的計算,但到了真正學習的時候,要強迫自己不用向量法,而是完全從公理出發來證明。

3、再然後是一些強化的練習,我自己覺得對我的幫助很大,這種就是把各種內容都交叉起來看,例如把所有的三角函數公式都表示出向量(或者複數)形式;找出不等式的幾何意義;三角函數和圓錐曲線的參數方程……等到這些內容也都熟練地會了,高考高分就差不多了。


傅渥成


答: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至少我努力了兩個星期只能靠60分,那是還有基礎的情況吃下,我也是讀過高中的人,也知道高中的課程有多少,而且內容都是一環扣一環,數學並不是你能算就行,而且主要還是要細心,我來說說我學數學,最低數學考了5分,最高一次滿分120,那是初中的事了,高中數學成績一直及格吧

學數學要循序漸進

學習數學真的要一步一步來,中間不能斷太多,一個知識項目沒有弄懂就會影響後面的做題,這個我有體會,就比喻高中求值域,這一節我一直沒有搞懂怎麼求,到後面一直碰到求值域的,而且還是大題佔分比重特別的高,高中數學150分,後面一道答題就15-20分,你寫錯離130更遠了,所以要一步一步來

細心

數學題是考你細心的時候,很多人粗心掉分,一個填空題一粗心就掉五分,而且每個大題後面都有幾個難得,選擇題最後一個比較難,填空也是,這幾個題很容易就把分掉了,所以天才也不一定具備細心這個特點的


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有限的,很多考生都是題目沒有做完,做題速度慢導致未能完成試卷答題,我曾經就是這樣做題太慢,太快就出錯,習題做的太少的緣故,所以要快就要多做題,培養思路,思路也不是一兩個星期就能有的

所以你要1-2個星期完成高中數學,還要考130分,除非你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天才,就算你要牛頓來考試也不一定考130分,我們老師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說高考能考130你們不信去問問自己高中老師

望採納~~~~~~~~


科學劉小酷


就算是數學基礎和能力都很強的人,兩個星期自學完高中數學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高中數學必修課程就5本,理科還有選修課程4本,文科選修課程2本,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就從教材內容來說,就有好多章節的,更別說高中數學內容有些是很難的,需要很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基礎理論知識,很強的數學解題技能,高中數學必修課程中的函數問題,要學好學透至少的2周,還有立體幾何,三角函數,數列不等式等。


如果真的想要自學高中數學,而且要考130左右的成績,那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裡我給出一點自學高中數學的拙見,供參考。如果數學基礎很好,自學高中數學是可行的,如果基礎一般,還是不要浪費時間,再說初中數學跟高中數學完全不一樣而涉及到的知識更加繁瑣,既不能對理論知識有錯誤的理解也不能思維定式的去像理解初中知識那樣用於高中數學。 1、對初中知識有較好的理解是學好高中數學知識的前提 2、高中數學無異於初中知識 知識只是更加深了一步 初中數學包括代數跟幾何,高中則是延伸到概率統計 以及立體幾何,其實只要理解足夠 就沒什麼問題。好了廢話不多說,自學數學 一定要有清晰的步驟: 1、買一本練習冊 包含講義內容的(即含有所學內容的概念定義。適用範圍) 這裡我推薦(5年高考三年模擬)這本書再配上一本教科書就足夠了 2、做題之前先理解講的內容 死記硬背公式我很排斥 如果理解了這個公式怎麼出來的 那麼就好理解了 但是有的公式不一定高中老師就能解釋清楚 或者說高中老師懶得將繁瑣的知識講給你 因為老師即使講了 也許你現階段也不能夠理解 (1) 所以公式或者法則 能夠輕鬆懂得理解的 那麼就深刻理解(最好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如果不能理解 就當你看電視一樣 你不會修電視 但是你知道怎麼看電視就好了 (2) 做題 做題具有針對性。 這裡我並不反對題海戰術。因為量變到質變 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都懂得 做題多 一個是強化你的運算水平 另一個則是加快你對題目的理解 有個法決:很簡單 但很實用 看所求 想所需,做題慢其實就是你對基礎的不夠理解。就如一道題 可以從多層方面入手而那個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所以做題多 會讓你對題目的理解加深並快速的知道介入。 注意:自學不要盲目的快速推進 高中數學是循序漸進的 如果你前面的基礎不能理解 那麼後面的你更不用說了 記住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很實用 有講義有例題可以自學。


鄉村薇姐


不可能,就算有基礎的,也不能保證兩個星期自學高中數學並要做高考試題達130分以上,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就更不用說。高中的數學不僅內容多,而且知識難,除了要記好公式,邏輯思維也不能無。兩個星期,最多也只不過能學到2章的書。

首先從必修開始講,前面的必修一到三不說,必修四必修五的公式一大堆,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公式有排記,線性規劃、基本不等式也要消耗一定時間,自學可不是那麼容易。除此之外,還有數列,它可不是省油的燈,又長又臭又麻煩。

而且知識點有些書本是沒有的!比如說數列,課本只說了等差、等比數列的公式法求和,但缺少了分組求和、裂項相消、錯位相減,還有假等差、假等比數列,而裂項相消、錯位相減法求和是高考數學考綱的重點、難點,這些自學有小小難度。即使你知識點掌握,你確定能掌握各種數列題?


圖 1 裂項相消法求和


圖 2 錯位相減法求和

即使你能2個星期搞定必修,包括前面省略的必修一至三,還有選修。複數和導數知識點簡單,但喜歡出現在壓軸題,特別是導數,再與方程、函數、不等式等組合就無敵了,對於初學者可是天文數字;計數原理自學兩個星期就明白是不可能事件,排列組合和二項式,是有很大難度,更不用說圓錐曲線。還有定積分和微積分是引入了高等數學的內容,雖然只引入基礎,但也不簡單。

而且隨著全國卷的深入,高考數學的內容也在逐漸加深,130分也就越難。如果說要兩個星期自學高中數學並且是高考能達到130分的話,數學系的博士可以做到。建議上課好好聽課,下課多做練習,考試靈活複習,比自學拿130容易,概率會比較高。


十鏢漩


有數學基礎,初中生會高數的不在少數。

天才,例如我,做夢時或吹牛逼時,別說兩週,兩秒吹上天。

拉瑪努金那麼牛逼,做春夢女神還傳授數學定律,那你看他牛逼之前做的功夫了嗎?都把神感動了。

下圖我高中證書,全校1800多人,全校第二,跟第一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但人家高一時在研究高數,我才知道方程還叫涵數。


華強實戰教育


當年我除了英語,任何一門課包括隨機,高頻等,都可以兩天學完,考到85,而我們班一多半人都可以輕鬆做到這點。有一天我和同學上晚自習,我問他晚上幹什麼,他說他一學期沒有看英語了,把這個學期的單詞記一下,結果一個小時後喊我回,因為全記完了。我也不清楚他是怎麼做到的,反正人家英語託福很輕鬆,也不需要怎麼學。對了,大學時我班最小的1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