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爲何在日本如此受歡迎?

德約科維奇Novak


從繩文時代開始,日本人就開始吃鰻魚了。但像現在這樣,將鰻魚剖開、澆上醬汁吃,據說是從18世紀左右才開始的。這家店是寬政12年(1800年)創業的,自初代·草加屋吉兵衛開店以來,已經擁有200多年曆史,可謂是少有的老字號。

店主湧井先生介紹說:“第一代草加屋吉兵衛是在淺草的藏前創業的。當時是用船搬運鰻魚,為了能用到鮮活的鰻魚食材,就在河邊起家了。”所謂藏前,讀起來像字,又好像是藏在街道上;而要說是什麼收藏的話,就如同當時藏米的倉庫。當時武士的工資是大米,而藏前就像現在所說的銀行一樣。聽說這還是江戶的金融街,興許這也是在藏前創業的理由。“在那之後,大約在1800年中期,店搬到田原町,做了一段時間的生意。當時好像也有分店,但戰爭的時候被拆掉了。從戰後不久就開始在現在這個地方重新發展,但以小買賣為主。再之後,到了父親那一代,則終於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店鋪。”

先生說:“我從小時候開始,就認定了會繼承父親的店,甚至小學的畢業文集裡都寫著‘將來要繼承店’。”實際上湧井先生也沒有考慮過其他的路。學生時代,再忙的時候,也只能幫忙去寄存鞋號,向洗衣處跑腿之類。大學畢業後,湧井先生也沒有直接繼承鰻魚店,而是去了京都的料理店學習。在那裡得到了2年的歷練,之後才回來開始了自己的“鰻魚之路”。

“因為有地震和戰爭,以前的照片留存的不多,但是從後來買的浮世繪等作品,也描繪了很多以前的樣子。”湧井先生回想說,“不只是圖畫,像在江戶時代的美食導遊一樣的書籍中,也有的店名。當時江戶的街道上有一百多家鰻魚店,鰻魚可是非常受歡迎的食物。”

這些牆上的字畫照片,記錄下了這家店200多年的歷史。此外,不得不提,這個店名的更改也是有來由的。當年的“御蒲燒、草加屋吉兵衛”,是代代店主都要繼承的店名,到湧井先生已經是第十代了。但是湧井先生的父親還很精神,所以還沒有正式的繼承。

店內的環境佈置當然是很重要的部分。整個建築是由現代名匠選擇、再親手製作的茶室建築的棟樑撐起。再向上看,就能看到由船底頂棚構成的天花板,不一般的想法搭配上從前隨處可見舊的建築技術,滿滿都是年代感。

稍微瞭解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鰻魚、壽司和蕎麥等是在江戶時代並列發展起來。湧井先生回憶道:“當時鰻魚很貴,在江戶時代,價格更是蕎麥麵的10倍。以前也沒有養殖的技術,所以都是自然生長的。祖母也經常說,要是一天有10個客人來的話,家裡的倉庫很快就能建成了。”

“不得不說,說起以前的鰻魚店,雖然在家裡也有準備做的料理和鰻魚,但通常是隻送貨上門,在客廳做生意。後來則不同,漸漸地開始在自己的店裡做生意了。不一定要帶出,在本店也能很好地享受料理和鰻魚。而且,為了能更輕鬆地享用鰻魚,父親還做了桌席。”湧井先生說。

當然,這對於他們和店,一定是一個很大的轉機吧。但現在,很顯然,餐桌座位足不足夠才是主要的呢。湧井先生也說:“本店的這一帶是商業街,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週一到週五晚上都是以接待的客人為中心。到了星期六的話,全家人,甚至是3代人也很多。年輕人、女性、情侶,甚至外國客人也增加了。現在的網絡信息是完全公開的,我們當然也是被更多人看見呢。”

菜單上的菜品還是很豐富,但是人氣最高的菜是“木筏”。排成了兩條被稱為“おりここ”的細尺寸鰻魚。在只有天然東西的時代,無論怎樣個體都會有偏差,所以在小的“沙丁魚”上打著串烤,排成了相近的份量。因為那樣子與“筏”相似而被稱為“木筏”。這也是星期六限定的名產菜單,是從湧井先生父親代開始的。還是因為星期六休息2天,星期六的營業變弱了,才推出了“木筏”來吸引客人。

但從那個時候開始,鰻魚的價格居高不下,而後又想出來了蓋澆飯。最初嘗試了“木筏蓋飯”的顧客說,“很重,拿不起來”,然後便加上勺子方便食用。但是,因為蓋飯的賣相很好,所以吸引了更多的顧客品嚐。“不僅僅是這個蓋飯,我們的重箱和其他的鰻魚店相比都要更大些。因為如果重箱大的話,能從鰻魚裡可以看到米飯,所以一般不怎麼使用。但要是換成小重箱,就更不受顧客好評。”

當然,這樣的一份“木筏蓋飯”不止是要賣相好,口味極佳才是吸引顧客的最佳手段。那又是如何做出這樣“將肉厚的鰻魚用高雅的甜言蜜語烤製出的江戶時代的味道”呢?湧井先生卻沒有絲毫隱瞞。

“在關西,一般是從鰻魚肚子開刀的,不過,本店的鰻魚是關東流的——從脊背開膛,一邊烤制一邊塗上醬汁。從以前開始用炭燒也是很講究的,鰻魚用炭烤是最好吃的。炭確實是有好些效用的,例如,根據遠紅外線效果,炭烤出來的鰻魚表面是脆脆的,裡面卻很多汁。另外,中心溫度變高時,烤製出的鰻魚也很難剩下骨頭殘渣。而且,在烤的時候,醬汁滴落在炭上了,燃起燻煙上升,很容易就散發出芬芳的香味。空著重箱時,就能聞到這股說不出的香味,這就是用炭烤的證據。”

“醬汁不太甜,也不太辣,就介於這兩個口味中間。客人吃起來會感覺爽口,不刺激。雖然在江戶前的鰻魚店也有不使用砂糖的店,但是因為我們會使用砂糖,所以逐漸地,也會更想吃到那點甜味。醬汁是可以補充的,但它與鰻魚的配合卻並不是完全沒有改變。油和料酒等原料本身的味道,也不是一直沒有改變的呢,所以相信自己的舌頭,它的感覺也是一點一點地進化著的。”湧井先生這麼說道。“與時代不相符的小細節,總是要改變的。在這其中,因為醬汁是鰻魚店的臉,是招牌嘛,我覺得無論哪個店都是大家都很重視的。我也會拿出自信來製作的。”

鰻魚蓋飯,當然也不會缺少了米飯。米飯的美味也很特別。湧井先生說:“米是非常講究的。經常會有客人說道,‘雖然鰻魚很好吃,但是在米飯上的完成度卻是不合格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米做得稍微硬一點,澆上醬汁時才會變得恰好。是的,兩者配合得好才是最好嘛。”

湧井:“現在使用的是山形的‘夢’米。口感不錯,和醬汁的相合也很好。因為有緣,經由介紹識得了生產者,我也去了當地,不用說米本身了,我與生產者也很有共鳴,平時對客人也很容易就能聊起生產者的事。”山形縣是一年四季自然災害不太多的地方,品質安定,這也是湧井先生選擇它的理由。以前的購米是全交給米店的,只買那個時候的好大米,然而做飯很難。因為水度每次都會改變,所以有時會做出失敗的米飯。然而在先生沒有什麼改善的辦法的時候,偶然緣分卻到了,湧井先生也十分感慨。“換成這種大米之後,我們的工作也簡單了,飯的質量也更穩定。多好的事情啊。”

來到這裡的時間也不短了,也瞭解到了店裡許多的發展變化。然而與外部裝潢或是食品並論,鰻魚是否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化了呢?對於鰻魚的來源,湧井先生解釋說:“現在多是從宮崎、鹿兒島開始採購的,靜岡等地方也有在購買。因為鰻魚是必須要採購新鮮的,所以有很多產地、生產者不能決定的因素,但在那時選擇的內容中,仍然要儘量選擇好的食材。”

“鰻魚的採購嚴重化是在這裡5 ~ 6年的故事。鰻魚的養殖不是帶回來產卵孵化,而是捕獲幼魚,培養長大。但是鰻魚的幼苗在日本的沿岸幾乎無法捕獲。而且,塞拉斯鰻魚出生於馬里亞納海峽,約6 , 000公里的距離,它們可能在海流中游動找不到蹤跡,途中還會有黑潮。但即使遇上黑潮,從日本的沿岸離開仍然很難捕獲鰻魚的幼苗。”湧井先生說。經過時間的錘鍊進化成的鰻魚店,我也有些好奇他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向湧井先生問起了今後的展望與未來的夢想,先生卻給出了最實際的回答。

“關於酒,僅僅是熱酒和冷酒也沒寫上名牌,這5年左右就增加了30種左右。啤酒也只有瓶裝啤酒,所以我也想把生啤酒備齊。現在放著‘奧格斯啤酒’,我想下一個是葡萄酒,當然,如果提供的話,還要把講究的葡萄酒和玻璃杯準備上。另外,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家除了鰻魚以外有很多菜,但是父親經常說‘要像鰻魚店,要以鰻魚為中心’。所以,關於這一檔次的鰻魚料理,今後也要繼續堅持下去。”

店名:【うなぎ割烹 大江戸】

地址:〒103-0023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本町4-7-10

營業時間:11 : 30~22 : 00

日本最全人氣商品介紹,添加Wechat:monster_kong


看日本


二戰之後,日本的一種特殊的飲食文化被莫名強化了:在每年7月,日本幾乎家家都吃鰻魚。哪怕是7月鰻魚節過去之後,有條件的日本人也會有意識地多吃鰻魚。其中,男性是吃鰻魚的主力。日本女性會主動把肉質肥厚的鰻魚讓給男人們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對於鰻魚,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其性平、味甘,強腎壯精。也就是說,鰻魚有壯陽的功效。現代醫學也研究表明,鰻魚體內有一種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它對於增強男性的生殖能力有莫大好處。此外,鰻魚還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經常食用能讓血鈣值升高,令身體強壯。


這樣一來,日本人狂吃鰻魚的目的就清楚了。二戰後,男性稀缺,國家勞動力大幅減少是困擾日本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如何讓男人們更加強壯起來,如何讓男人和女人生更多的孩子來延續大和民族,成了當時日本國內思考的問題。這時,人們就想起了日本的傳統飲食主角之一,具有壯陽強精功能的鰻魚。於是,日本從政府層面開始,推廣鰻魚。事實證明,二戰後日本人身體素質明顯提高,的確和此舉有一定關係。


頭條美食


夏天吃鰻魚已經成為日本的習俗之一,甚至還有吃鰻魚特定的日子--「土用之醜之日(Doyou no Ushi no Hi,)」。夏天的土用期間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人們會因為炎熱而無精打采,為了消暑所以日本自古就有食用「土用蜆」、「土用餅」、「土用卵」等食物以增加精力的說法;還衍生出土用醜之日要吃「 (音"u" )」字開頭的食物,如梅子(Ume)、瓜(Uri)、鰻魚(Unagi)等,其中鰻魚更是最受歡迎的食品;到現在土用醜之日吃鰻魚已成為日本人的固定習俗了(好比我們端午節要吃粽子、冬至要吃湯圓)。如果從營養學上來看,鰻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以及蛋白質、脂肪、鈣、鈉、鐵、磷等成分,用以補充夏季大量消耗的體力是非常合理的。

會有土用醜之日吃鰻魚的習俗的原因,據說要歸功於江戶幕府中期有一位叫做平賀源內(Hiraga Gennai)的人。平賀源內是一位萬能天才型的學者;當時,有個賣鰻魚料理的老闆苦於生意不好,就去問平賀源內:「有沒有什麼可以讓生意興隆的方法?」於是平賀源內寫了一張廣告海報「本日土用醜之日」,貼在餐廳門外,結果真的生意興隆,還讓這習俗風行至今。


美食運輸工


鰻魚壯陽 二戰後日本男星稀缺,說白了為了多生孩子,現在成為習慣了。日本人很注重飲食健康,比如少吃,孩子上學都有牛奶喝,從身體開始強國。日本人為工作而生活,認為人死後才會享福,所以不怕死。自殺的多。我覺得吃鰻魚也不是多好吃,因為壯陽而提倡,因為要多吃所以研究好的做法,現在成了習慣。


大王83


鰻魚在江戶時代一向是名貴的料理,非喜慶大事又或是重要紀念日,一般家庭絕對不會有鰻魚奉膳。

一般來說,日本人不吃魚皮,但只有鰻魚例外。 大家最熟悉的日本鰻魚料理,就是著名的蒲燒鰻魚,當中最講究的就是吃皮。 而且愈肥愈好,因為含大量維他命A,日本人認為在夏天吃鰻,身體會更趨壯碩。

下圖:鰻魚肝燒

而在日本的風俗中,一年四季中的五行表現各具特色,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而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十八天都稱為土用,一年有四個「土用」。 夏季的土用日地支屬醜,節氣中為一年之中最炎熱之時,日本人在這一天有吃鰻魚的習俗,因此在日本也有「鰻魚日」的俗稱。

而且日本人吃鰻魚,不僅限於肉及皮,連肝及腸也是下饌之物,無論燒烤或弄湯也是上品。

下圖:鰻肝湯


日本著名大導演小津安二郎就是人所共知的鰻土魚狂迷,在日記中可見除了在土用醜之日外,平常也常啖鰻魚,曾寫下「吃又粗又長而且活生生的鰻魚更好」。

在小津名作之一《東京暮色》中,就有很仔細的鰻魚場面。 兄長周吉(笠智眾)與妹妹重子(杉村春子)在鰻魚店進午餐,重子先點了中串鰻魚及鰻肝湯,後來又點了清酒,而為了下酒,就另外再要了一份烤鰻魚肝來下酒。

下圖:《東京暮色》中周吉及重子在鰻魚店中的場面

重子是化妝品公司的女社長,由此可見鰻魚的各式料理,都是美食中的極品,是上等人家的入口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