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別急,看完這篇再扔也不遲……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但是近年來關於味精是否有害身體健康卻是爭議不斷。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有人說味精吃多了會致癌;有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產物,是化工產品;有人說為了健康,家裡做飯從來不加味精;甚至還有人到麵館吃碗麵也不忘交代不要加味精……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雞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對人的身體有害呢?

我們該不該使用味精?

往下看↓↓↓

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當穀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可能產生焦穀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然而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溫度過高只是會使味精喪失鮮味,所以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

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會用雞精代替味精增鮮,他們認為雞精是從雞肉、雞湯中提取出來的產物,與味精相比其更天然更健康。

事實上,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穀氨酸鈉,只是味精是單一的穀氨酸鈉,而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其中的穀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雞精中除了味精之外,還有澱粉、增味核苷酸、糖、其它香料。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絕大多數雞精中並不含有任何雞肉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或許有些廠家生產的雞精含有雞的成分,但含量一定不高,所以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就是鮮味更復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適合燉菜等。而味精的鮮味單一,適合用於烹調魚類或涼拌菜餚等。雞精與味精之間並沒有明顯差別。

使用味精時應注意什麼?

1

味精和雞精都含一定量的“鈉”,高鈉飲食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所有需要限制鈉的人群都應該控制味精或雞精的攝入量。

一般認為,菜餚中味精添加量為0.2%左右就可以產生足夠的鮮味了,放太多會讓人覺得口乾。

成年人每天攝入味精不超過1~2克為宜。另外雞精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對於痛風患者應控制雞精的攝入。孕婦、嬰幼兒、兒童不宜過多吃味精或雞精。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2

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3

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其他增鮮方法

1、幹香菇增鮮

風乾的香菇中含有大量的穀氨酸和天冬氨酸,這兩種氨基酸具有強烈的鮮味。與此同時,幹香菇粉還含有其他各種必需氨基酸,營養豐富。

2、蝦皮、紫菜增鮮

乾淨的紫菜、海腸、乾貝等也可以做成粉末做味精用,這樣的自制粉末不但能起到增鮮提味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營養!

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别急,看完这篇再扔也不迟……

3、黃豆增鮮

由於黃豆有豆腥味,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可用於烹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