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晉唐筆法,是一種什麼樣的筆法,有哪些特點?

老鴻書法說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那麼就是說筆法應該不存在晉唐筆法一說。但是,我想,晉唐筆法應該是相對宋代書法而言的,是對筆法本源的一種強調。

書法的發展大約可以唐代為界。唐之前是書法的探索階段,而唐代則是成熟階段,這一階段書體都是發展完善,筆法業已完備,法度皆已固定。

而宋代,隨著尚意書風的興起,強調個人情趣,而忽視晉唐流傳下來的技法,其間雖產生了宋四家,但尚意書風越往後越不重視法度。至南宋時終因技法單調而江河日下,於是宋末元初趙孟頫重舉復古大旗,直接向二王學習。

所以說,晉唐筆法應是傳統書法技法,是書法的本源。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晉法與唐法,是兩種不同的法。晉法指的是以王羲之書法為代表的東晉書法。唐法則是以歐虞顏柳為代表的唐代書法。


東晉書法,崇尚自然,用筆簡練之中含精巧。折轉的運用,細緻的不著一絲痕跡。以致於後世學書之人常嘆:“學晉無門”。這是因為他們的起筆收筆,衄挫無痕,動作極其輕微卻又精準到位。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蘭亭序的臨習者,加入了太多的東西。臨出來的字形肉乎乎的,和晉韻完全不沾邊,倒是像胖胖的清人樣。

唐代的筆法,起始處的折轉頓挫相當的明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豎先橫,在唐代成為了書寫的準則。唐代人尚法,他們知道,要企及王羲之出神入化的高度,實在太難。不如退而求其次。把王羲之書法中蛛絲馬跡總結出來,方折起筆就成了唐代書法的標誌。



子衿tjk


一直寫字,很少單獨的去探求筆法,很多筆法靠說是說不出來的,需要親身去體驗,用毛筆去體會。

筆法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來說也一直很神秘,歷史上有鍾繇盜韋誕墓的故事,據說是韋誕有一本著名書法家蔡邕的《九勢》,鍾繇和韋誕關係不是很熟,一直想借來看看,但是

韋誕就是不借給他,氣的鐘繇捶胸頓足。直到韋誕死了以,才從他的墳墓裡得到了這本書法秘籍。

其實是我們自己把筆法給神秘化了,筆法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它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是歷代書法家、書寫者總結出來的寫字的經驗。

通過這個經驗可以更好的使用毛筆,更輕鬆的去書寫。

好的筆法自然就是最自然、書寫起來最輕鬆的。

如果一個筆法讓人用起來很彆扭,那這個筆法一定有問題。

所謂的晉唐筆法,其實就是書法裡面法度和自然結合的最好的筆法。

只自然,少了法度不能稱為藝術,有了法度少了質樸就會太做作。

我們崇尚的晉唐筆法就是二者最好的結合。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自然。

這種自然,唐代中後期以後就沒有了,淪為純尚法,只重法度而不求自然,失去了書法的質樸和天然。

晉唐筆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提按和轉折、中鋒和側鋒,不停的是對了一個絞轉,絞轉其實是處於中側鋒之間的一種狀態。

絞轉是自然用筆最直接的體現,其實就是毛筆鋪毫以後直接順轉,中間沒有提按頓挫。是一種很自然、直接的筆法,王羲之就是用這種筆法。


比如這兩個山字,一個就是直接絞轉,第二個則是通過提按來完成的。

絞轉是通過手腕來完成的,動作很簡單、不復雜,這種筆法簡單到沒有練過書法的人都可以寫出來。下面那個山字則需要訓練才能寫出來。

其實,最簡單的筆法才是高級的筆法。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什麼筆法筆法的,搞的有點玄乎,而且也讓學書的人認為好像武林秘籍一樣。

所謂筆法就是書寫方法,會寫字是不是就會書寫方法啊?對了一半,但是現在的字能和晉唐一樣嗎?不一樣,所以你瞭解到這個問題,你又對了一半,

既然是筆法,那就是官方經過總結以及方便使用的方法,方法是什麼?這又要說到筆,毛筆是軟的,但是中間是硬的(對於旁邊的而言,這樣說,大家應該明白)既然事軟硬都有,那麼毛筆就變化多,水知道吧,無形之物變化無窮,軟糯之外也是同樣的道理,既然如此,它是圓的,按照圓形來理解,它可以有360面鋒。但是,我們的漢字呢?它是方塊字,只有4個角,那隻能寫到4面鋒,不要著急,等會解釋八面出鋒。八面出鋒是4個角的細化,為什麼細化,方便轉折唄。

說了這麼多,也許大家理解我要說的了吧。

筆法就是筆在書寫漢字的使用方法,由漢字的形狀和筆的物理特性二者得出的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方法有很多,一句兩句說不明白

今天就說說晉唐的漢字和我們現在的漢字的區別,文字的發展到了晉唐,已經非常豐富了,但是他們書寫漢字是一筆一劃,這裡的一筆一劃和我們現代的一筆一劃不一樣,所以書寫規則有些不一樣。

他們是按照 點 豎 橫 撇 捺 折 勾來寫。但是有的筆畫是連接的,比如橫折勾 三個筆劃連接,那你就需要寫三次,把它們連起來,按照書法起筆,行筆 收筆的規則把它們連起來,就得到了橫折勾,如果你想更加的體現你的水平和藝術性,你可以採用你能想到的直線曲線相連,前提是你使用筆的的正確性以及連舒適性。

至於錐畫石和屋漏痕等等這些是一個字裡的點綴,相當於畫龍點睛的味道,可以為你的書寫技藝加分的。

還有很多很多,一句兩句說不明白,

漢字的簡化和書寫工具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書寫方法的簡化和變化,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的泥古,但是我們要師古,要承古,只有師古承古才能發現優缺點。

具體筆法內容涉及的東西太多,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不再猶豫9710


春秋戰國的思想高峰、魏晉時的人性釋放高峰以及大唐的實踐高峰,形成了中華文明普遍認同的文明精粹脈絡。

書法,在晉唐時達到繁榮頂點,是以後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晉唐筆法,為什麼如此令人著迷、令後世者孜孜追求,無法超越……?

我們不得不讚嘆:晉唐筆法的那種渾然天成、古樸、沉著又處處透露出驚豔的新意……,直到如今仍煥發著不朽的誘惑力!

魏晉時書風多姿多變,處於書體新舊交替期間,好書者們“專用為務,鑽堅仰高,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目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䚡出血,猶不休輟。”(漢《非草書》)

從中我們可領略到,當時的書法愛好者們對書法狂熱到何種地步。完全痴迷於書體創新併為書法的特有魅力而著魔。

魏晉筆法,注重筆畫起止承接的精微變化;用筆豪放又沉著,對線條質感極盡變化之能事,既實處寓虛,又虛處蘊實。起筆多露鋒,順勢而為;行筆多方折,筆筆三過;收筆調鋒,轉、提、按、回處處到位,充分發揮了毛筆的八面功能。

這些特點,透露出“魏晉風度”的重要特徵。

至唐後,法則的成熟導至書風又為之一變,初唐時還承其魏晉餘緒,以褚、薛為代表;其後“銘石之書”大盛,表現著大唐莊重氣象,以歐、顏、柳代表。

用筆方直厚重,筆力雄強,起筆有刃遊骨隙之利、有裹圓之澀、有衄挫之巧;行筆鋪毫直拓;收筆頓挫有度。

至此,書法的完備已終結。後世者只是承其法、參之性、達其偏而已。









臨池管窺


晉人尚韻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並不清楚究竟是誰是什麼意思。那麼什麼叫韻?韻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從尚韻呢?這個問題需要從社會總體的上去把握,從社會風氣的層面去研究。


東漢時期政治實用主義衰退以後,老莊的思想開始抬頭,思辨玄學開始興起。一大幫的文人欣賞莊子的精神,在生活情調上追求高潔,在精神無不與莊子的思想相通。他們把莊子看作是藝術的精神的源泉。著名的美學家宗白華說過,“漢末魏晉六朝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的確,這是一種人格上真解放,思想上大自由的時代。

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晉人追求的是最能反映玄澹、天然、自由的美,他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一種超然絕俗、天人合一,超越了道德的標準,遊心於一個遠離人間社會的精神世界之中。“法天貴真,不拘於俗”,特別強調個體生命與人格精神的獨立自由。這恐怕就是晉人尚韻最本質特徵。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晉人的書法藝術中自然會出現尚韻的筆法。這種筆法的核心,說到底就是以最具體,最恰當的書法形式,來表現空靈的玄學精神並體現其個性主義的自我價值。

二王是這一時期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書法作品韻高千古、自然神駿、瀟灑風流,是美在神韻,美在不沾滯於物的自由精神,充分體現了一種自由心靈的美。

晉人書法筆法特點就是一片神機,無法而有法。我們現在來看最能代表晉人尚韻,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從這幅作品中我們彷彿可以看到王羲之下筆時點畫自如,一點一拂皆真有情趣,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如天馬行空,悠遊自在。這種超妙的藝術只有瀟灑超脫的心靈,才能心手相應筆法才能得以完成,從而使晉人書法藝術達到登峰造極,至今讓人難以企及。


進入唐代,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有晉代的自由社會氛圍,對書法的要求也就從尚韻變成了尚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書法的法度太多太嚴雖然有利於規範,但反而束縛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而藝術是最貴自然的。所以,我們現在的書法藝術往往強調有晉人的古韻,只有具備晉人韻味兒的書法才是真正高級美好的藝術作品。


高培書畫琴


只有通覽晉唐諸書家作品並切身臨習者才有資格討論這個問題,我也僅僅淺學唐楷,目前只敢斗膽說說唐楷。

唐楷中顏體中鋒行筆是其主要用筆特徵,比較其他楷書要多,柳出於顏,中鋒也不少。

但是“晉書”中追求“韻”這和唐楷追求“法”大相徑庭。所以多側鋒行筆。

我目前瞭解的僅此而已,其他不敢評論。

只有自己深入其中才能一窺究竟。


老韓聊書法


晉、唐兩代,由於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因時代需求所致,書法的實用功能有了很大的轉變,於是,書法載體特性也有了區別,隨之,書法技法也與時俱進了。

我們現在見到的字帖(出版物),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墨跡本的,另一種是碑刻拓本的。其中,墨跡本的多是小楷,當然也有大字的(作品類)。拓本多是根據碑文上的刻字拓片製作的。

由此,書法表現形式不同,故而晉代筆法、唐代筆法,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系列。

晉人的書法,主要表現形式多是手寫體小楷,它是實用與藝術完美結晶。

由於小楷字小,多用抄寫經文、奏摺、題跋、信札等,於是,書寫技法上力求簡潔明快,追求自然美。


唐人的書法,主要是表現形式是書丹,也就是說,它是在正式刻制碑碣墓誌銘文之前,專門特意書寫的臨時樣稿,有的是在碑體上用硃砂水汁直接寫,有的是在紙上寫的,當摹勒刻字完成後,書丹就沒有用了,所以也就沒有保留下來。

唐代筆法,實際上是當時刻碑特殊需要而為,比如,字體形象必須莊嚴肅穆,工整嚴謹。又因為多是3釐米左右的中楷字,書寫技法自然與晉代小楷完全不一樣了。唐楷明顯的特徵是,帶有工藝美術性,筆法動作比較繁雜,比如,強調逆勢、頓筆、回鋒……其實是一種錯覺,只不過是提按幅度較大而已。

其實,想了解晉、唐筆法到底都有哪些不同之處,只有練練王義之的小楷和王羲之的行書,再練練歐顏柳褚等楷書、行書,反覆試驗幾次就立刻明白了!單純看字帖,憑印象感覺而不進行實際書寫技法研究,很難領悟它們的其中奧妙所在。


另外,初學者學習書法需要注意幾點:

一是,不能使用當今書法界流行的假冒偽劣五字執筆法。宜採用“潘氏三指執筆法”,如圖:



二是,初始訓練階段,一定要臨寫原帖原大,並且要對等臨摹,千萬不要把範本放置一旁,比原字放大好幾倍照著寫。

三是,必須嚴格按照〈讀帖~摹帖~校驗~臨帖~調整〉這樣的訓練程序進行,決不能直接要照字帖寫。如圖:

四是,書寫訓練方法必須科學系統,同時要選擇匹配的訓練用具等,也要考慮周全,否則,事與願違。如圖:

以上是我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信息,會有預想不到的驚喜。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