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喆唱一曲《望月懷遠》,遊子一汪思鄉淚

每當聽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時,眼睛總會溼潤,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歸屬。遊子心裡的傷痛,只有故鄉的風才能抹平。

關喆唱一曲《望月懷遠》,遊子一汪思鄉淚

或許你會如盛唐賢相——張九齡,溫文儒雅,剛正不阿。看著明月升起,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也同時升起。人生有些漂泊和流浪無可避免,當你找不到一顆心和自己的心契合,當你無法從心靈深處抹去無家可歸的感覺,輾轉反側時,或許你可以翻身而起,滅燭披衣,佇立在明月高懸的漫漫長夜之中,或陶醉?或沉迷?或憂愁,亦或痴情?只是夢醒時分,唯有思念未離。《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關喆唱一曲《望月懷遠》,遊子一汪思鄉淚

或許還有一位宋朝宰相“范文正公”可以同病相憐。陰雨連綿,寒風怒吼,日星無光,山嶽藏形,不見行人,暮色沉沉、只聞“虎嘯猿啼”,滿眼的蕭條,悲慼戚,只徒增思鄉之憂。“處江湖之遠”而能從容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份平常心已夠難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執著的胸懷也唯范仲淹莫是了。

而在現時,對於思鄉情之深,意之切,莫於利比亞撤僑了。看過《紅海行動》《戰狼2》的有誰的心靈沒有被震顫?

而事件親歷者黃細林,則講述了真實版的撤僑行動,利比亞局勢動盪之際,正在利比亞負責一個工程項目,圍牆被推倒,重型卡車一輛一輛地碾壓過他們的項目部,沒有武器的他們只能團結力量,築壕溝、設路障阻擋武裝分子的靠近,危難之際,大家突然收到一條來自祖國的短信,整個項目部門一千多名員工都非常興奮,深信祖國絕對不會忘記他們。

關喆唱一曲《望月懷遠》,遊子一汪思鄉淚

張九齡、范仲淹他們對故鄉的思念,與當代遊子對祖國、對家鄉的眷念是相互契合的,一瞬間,我們讀懂了詩人,也讀懂了華夏同根共祖。

平時,祖國的護照給不了你什麼,緊要時卻是你可以安然回家的機票;祖國的護照或許不能讓你送你到世界的任何地方,緊要的時候,卻可以讓你從世界的任何地方回家。

聽著熟悉的旋律,看著關喆動情的演繹,我閉上眼睛,或許只有這樣才能不讓眼淚流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