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坐在命運之舟上,隨波逐流

香菱:坐在命运之舟上,随波逐流

香菱:命運之舟上的隨波逐流

香菱在《紅樓夢》裡是出場最早的一個女孩兒,原名英蓮,是姑蘇城裡名門望族甄士隱的獨生女兒,眉間一顆胭脂記,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全家視若珍寶。

然而,這個四歲女孩兒的幸福生活,隨著那年的元宵節,因僕人的疏忽而遭拐賣便戛然而止。隨之,甄家也接連遭遇不幸,那個美好溫馨的家庭就此煙消雲散。

之後英蓮就從人們的眼前消失了。她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出落成了一個楚楚動人的姑娘,但是卻無限孤苦。

但香菱的美麗,對於她來說並不是命運的加分項,反而是劫難的導火索,四個字,紅顏禍水,禍害了自己也禍害了她人。

翩翩少年馮淵,馮公子,見了香菱第一眼就認定了她,從此借調男風,要娶她回家去。

當時讀到此,我幾乎認為馮淵就是上帝派來拯救孤苦的香菱的,試想,如果他娶回香菱,定會千嬌萬寵,兩人才貌相當,琴瑟和鳴,那麼可憐的香菱,也就真的會和王子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但紅樓夢不是童話,命運沒有眷顧香菱,即使門子認出了她,即使她的父親曾經有恩於斷案的賈雨村,仍沒有讓香菱脫離苦海。他們任由半路殺出的薛大傻子打死馮公子,強搶了香菱。

這兒有個細節值得玩味,那就是在這場混亂的人命官司裡,曹公唯一沒有點墨於香菱的感受。

話說,那個痴情地愛著她的,馬上要迎娶她的馮公子,因為她的原因,一轉眼慘死在薛蟠的手下,她的心中,該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難道就沒有一點情思繾綣、欲哭無淚、萬千惆悵嗎?

但讓人奇怪的是,沒有,那一篇文字裡,作者沒有給我們留下她心理活動的蛛絲馬跡,香菱似乎很快就接受了命運新的安排。

我想,香菱之所以這麼沒心沒肺”,是因為從小的漂泊,使得她的骨子裡的神經,對只得隨波逐流的命運早已麻木。她童年的小公主般的回憶,早已經煙消雲散,無從尋覓。

我覺得,她的生活箴言應該是這樣一句話:

命運帶我去哪我就去哪。我甚至想,即使賈雨村不那麼忘恩負義,給她一個翻身的機會,香菱的生活狀態,恐怕也不能恢復一個常人應有的狀態了,她身上似乎披了一件百毒不侵的防禦服,到哪都是一副坦然接受的樣子。

這多災多難、顛沛流離的小半生,讓可憐的她過早學會了兩件事:得過且過,逆來順受及其個人世界的自得其樂。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香菱為什麼總是那麼快就忘記了一切。

你看,她轉眼就忘記了深愛她的馮公子,“隨波逐流”地貌似愛上了薛大傻子。薛蟠捱了柳湘蓮的打,她竟然如顰兒心疼寶玉一般把眼睛哭得腫腫的;

薛大傻子去了遠方學做生意,她竟然能寫出如此情誼綿綿之詞句:“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盡是切切的思念啊。

那次豆官取笑她說:“你漢子去了大半年,你想夫妻了,便扯上蕙也有夫妻,好不害臊。”香菱竟然嬌羞地紅了臉,要去擰豆官,這不明明就是戀愛中的女孩兒的做派嗎?而香菱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

只可惜,薛蟠卻是個粗人,這些精緻的情懷註定是得不到絲毫回應的。不過,這終究不是事兒,香菱還有第二個特點,那就是個人世界的自得其樂。

香菱學詩的篇章該是她過得最熠熠生輝的一段歲月了。

在大觀自由的環境裡,沒有了顛沛流離,沒有了主僕之分,所到之處,她可以和“怡紅公子”平起平坐,可以喚平時的主子薛寶釵一聲“蘅蕪君”,甚至,可以跟著美麗高傲的“瀟湘妃子”學習寫詩,旖旎生香,詩情畫意,生活無限美好。

總覺得,香菱著魔般愛上的不是詩歌,而是……

本文剩餘50%精彩內容,發佈於“細品慢讀看紅樓”知識星球,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即可繼續品讀,歡迎直接加入該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