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提起將軍,人們腦海中總要浮現出那些在沙場上指揮千軍萬馬、叱吒風雲的人物形象。是的,他們是將軍,是勇氣、智慧、力量、意志的化身。但是,人們卻很難描繪一名指揮鋼鐵戰艦、馳騁萬里海疆的海軍將領的形象,他們應該具有怎樣的特徵和品質?近讀美國海軍歷史學家托馬斯·B·比爾撰寫的《沉默的勇士》——美國海軍上將雷蒙德·A·斯普魯恩斯傳記似有所悟。

斯普魯恩斯(1886年7月3日—1969年12月23日)是一位曾經指揮世界歷史上最偉大和最強大艦隊的勇士,是他主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作戰行動,併為美國贏得了史詩般的勝利。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雷蒙德·A·斯普魯恩斯

比爾以史學家特有的嚴謹和視角,通過對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採訪和查閱大量歷史文獻,完成了這本《沉默的勇士》,十分真實生動地記述了斯普魯恩斯的一生,特別是他從初級軍官到海軍高級將領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心路歷程和深層次的思考,不僅被公認為是一部美國海軍文學的經典之作,更是對斯普魯恩斯最真實的寫照和一部對歷史研究最有價值的成果。

“自從1974年本書出版以來,幾乎所有研究斯普魯恩斯的歷史學家都提到這本書。”斯普魯恩斯不愧是一名海軍的職業軍人,他的軍旅生涯大部分在海上、在指揮戰鬥中度過。他充滿濃烈戰火味道的履歷,雖然沒有什麼傳奇,卻有十足的海軍將領的風采,讓人敬畏,也讓人欽佩,更給人、特別是有志於海軍將領的青年軍官以啟迪。

渴望戰鬥,志在海疆

戰鬥是軍人的本質和符號,畏懼戰爭的軍人不是真正的軍人,更不能成長為令人尊敬的、真正的將軍。儘管斯普魯恩斯天生暈船,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海軍、對軍艦、對大海的熱愛。和那些歷史上偉大的將軍一樣,斯普魯恩斯把戰鬥的崗位做為他神聖的追求和終生的榮耀。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美國向軸心國宣戰時,斯普魯恩斯正在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上當電氣軍官。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美國海軍歷史學家托馬斯·B·比爾撰寫的《沉默的勇士》

秋天當戰爭即將到達高潮的時候,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需要技術人員,並選中了斯普魯恩斯。這意味著他將離開海上、離開即將開始戰鬥的危險,但也意味著能夠與妻子兒女團聚。這對很多貪圖安逸、喜歡小家幸福的人來說,顯然是求知不得的事情。但斯普魯恩斯聽到這消息後,卻感到十分痛心。

他對妻子說:“我不想上岸……我要到華盛頓去抗議。”當然命令下來後,他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如果說這時渴望戰鬥還是血氣方剛青年的衝動的話,那麼在1942年5月中途島激戰前夕,當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向他透露,在這次任務結束後,他將請斯普魯恩斯當參謀長時,斯普魯恩斯仍然滿心的不快,因為他不想在戰爭打得火熱的時候,回到陸地安穩地工作,即使是委以重任他也高興不起來,他是真的“不想上岸”,這在他給妻子的信中有過多次流露。

如1945年1月離開珍珠港長途奔波到硫磺島之前,他給妻子寫信中就說:“我當然很喜歡這份工作……我們沒有選擇了,因為現在沒有任何軍隊可以增援了。毫無疑問,我們將提前迎來更為艱苦殘酷的戰鬥,日軍仍然很強大。但是,如果我們放棄,這場戰爭就難以成功。”即使戰爭結束時也是這樣。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合影,左一為尼米茲,左三為弗萊徹,左四為斯普魯恩斯

1945年9月30日在他等待新的任職期間,他在給妻子的另一封信中說:“就像我告訴過你的,我絕不會要求上岸。只要我還在任職名單中,我將盡我所能,以造福於海軍。”在這封信中,他還說:“自然不用說,做太平洋美軍總司令我將很高興。”這說明了斯普魯恩斯根植於心的戰鬥情結已深入骨髓,他喜歡海上生活,他渴望戰鬥;他是一個天生的軍人,與生俱來就有著軍人,不,應該說是海軍將軍的基因。

堅持已見,直言直諫

堅持自己正確的東西,不僅是對一個人品質的考驗,也是一個人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表現。不惟上,只惟真、惟實,表現的是對上司的“不尊”,實質上體現的卻是對國家的忠誠、對事業的忠誠。既難能可貴,也是一個人自信、負責、無私和堪當大任必須的品行。斯普魯恩斯身上素來就有這樣一種勁頭。

1924年夏天,斯普魯恩斯調任歐洲海軍司令、海軍中將菲利浦·安德魯斯的總助理。安德魯斯是位專橫的人,下屬們都不喜歡他、敬畏他。一次,安德魯斯堅持要讓匹茲堡號停靠西班牙一個迷人的港口,儘管斯普魯恩斯警告說那兒的錨地水太淺,不適合靠岸。安德魯斯仍固執地堅持要拋錨。面對蠻橫的上司的無理要求和擱淺的危險,誰都清楚,不服從上司、得罪上司,其後果可以有很多;而服從將有擱淺的可能,即使是擱淺損失的也是集體的利益,與個人沒有任何關係。

對於這一點斯普魯恩斯當然清楚。但斯普魯恩斯偏偏把個人可能受到的影響拋到一邊,堅決與上司對著“幹”,並聲稱將遞交一份反對匹茲堡號拋錨的書面材料,致使安德魯斯不得不取消了靠港的命令。類似的事情在他的整個軍旅生涯中、甚至是在他成為高級將領後,面對更高一級的將領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1944年1月,在制定進攻馬紹爾群島計劃時,他曾竭立反對過太平洋總司令尼米茲的意見;8月,在總統決定下一個目標是攻打臺灣而非硫磺島和沖繩時,他堅決反對並最終說服總統放棄原來的想法。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從左至右依次是美軍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尼米茲海軍上將和巴克納陸軍中將

總之,凡是他認為是正確的事,不管面對誰,他都會堅持已見,向上直言、直諫。如果不是無私,如果不是把事業、把真理挺在前面,誰又能做到這一點呢!胸懷坦蕩、光明磊落,送給斯普魯恩斯恐怕是最貼切不過了。

無所畏懼,指揮若定

臨危不懼、處驚不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沉著冷靜,指揮若定。如果說將軍與普通人有什麼區別,那麼這一點應該是首要的。它是將軍之所以成為將軍的重要品質,也是將軍能夠指揮千軍萬馬、贏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斯普魯恩斯身上這種素質體現的特別突出。戰鬥中斯普魯恩斯總是一臉的鎮定,並一貫堅持站在艦橋上,而不是去防護嚴密的指揮塔中去指揮。一次,當他指揮北安普敦號靠近攻擊日本佔領的沃特吉島時,敵人的炮彈呼嘯著發射飛向靠近的第一艘戰艦。

一發炮彈剛好在駕駛臺正前方的水面爆炸,他的部屬隆本能地躲開了,而旁邊的斯普魯恩斯,則身板挺直,形象果敢地、像尊雕塑一樣地在那站著,讓隆敬佩不已。還有一次,他的副官奧利弗看到了一架敵機翻轉著向北安普敦號俯衝過來,他本能地尋找掩體,而斯普魯恩斯卻沒有任何舉動,在完全暴露的情況下,冷靜地觀察著迎面而來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戰機;飛機接二連三地投下炸彈,奧利弗以為會把艦橋炸掉,但斯普魯恩斯仍然沒有任何舉動,根本就沒有要找掩體的想法,多虧舵手打了個滿舵才躲過危險。

隨著戰鬥的平息,奧利弗想勸說斯普魯恩斯改變在戰鬥中拒絕保護自己的做法,可斯普魯恩斯一點都不為所動。後來奧利弗知道,他的這種想法早在海軍戰爭學院當學員時就形成了。那時他聽過一次德國裔本尼科將軍的報告,本尼科將軍強調做為主官,在戰鬥中必須置身於事外,才能瞭解戰場的發展變化。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斯普魯恩斯與同事在一起

正是這位曾經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老戰士的話深深打動了他,在他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從而形成了他戰勝恐懼的力量,在戰鬥中從不因個人的安危而躲避起來,置生死於度外,靠前指揮,鎮定自若,成為斯普魯恩斯鮮明而獨特的指揮風格。他的兩棲指揮官康納利對此讚賞不已,“如果曾經有一個人十分冷靜,”他在給父母的信中的寫道,“那就是上將斯普魯恩斯。當我們偉大的日子來臨,上將會做的更好,這並不是因為辛勤工作和事無鉅細,而是因為他不慌張或者不激動,相信他的手下能夠處理任何細節。”

追求極致,事事爭優

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不管做什麼都追求極致,絕不馬虎,盡善盡美,事事爭優,是一個人的美德和註定成功的潛質,也是一個人事業上有所建樹應有的態度和能力素質的體現。把別人不想做、不願做、做不好的事情做好才算真本事。歷史上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這樣,可以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斯普魯恩斯在這方面體現的就更為出色。當學員時他是優秀學員,畢業在他任職的每一個崗位,不管是他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他都要做到最好。

他不願在岸上工作,但當命令下達後,又很快會投入到工作中。在造船廠工作,他是一名出色的技術專家;在海軍戰爭學院,他是一位深受學員們喜愛的教員;一戰期間,他時刻盼望著在戰場上駕駛戰艦,披荊斬棘,可命運就像要與他開玩笑一樣,只在戰爭的末期,才任命他為阿伽門農號運輸艦的副長,其主要任務是運送200萬噸貨物和喧鬧的步兵回家。他們戲謔、暴躁、倔強,通常都會把運輸艦折騰的混亂不堪、一片狼藉。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普魯恩斯級驅逐艦

但在斯普魯恩斯帶領下,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在阿伽門農號運輸艦工作了4個月,三次穿越大西洋,總是成功高效地完成每一次航行,還因為船的整潔靈活贏得了嘉獎信。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了不得的成績。中國有句古話“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書中並沒有記載,斯普魯恩斯所經歷的一個又一個不情願的任職,是命運對他刻意為之的考驗,還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但結果是十分清楚:每一個崗位他都十分出色,每一項任務他都完成的很好,正是他在這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崗位上能夠做出不同凡響的表現,鋪平了他通往海軍高級將領之路,成就了他一生的輝煌!

博學博識,指技兼通

海軍是一個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軍種,軍艦是一個高技術的集合體。作為一名海軍指揮官光靠勇敢、智慧還遠遠不夠。他還必須懂技術、會指揮,博學博識,才能從容駕駛戰艦在萬里海疆書寫勝利的篇章。斯普魯恩斯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將領。做為在美國海軍史上最值得稱道戰役中脫穎而出的將領,斯普魯恩斯高超的指揮藝術已經毋庸置疑,世人早有公認。但是他的博學多識卻鮮為人知。實際上,斯普魯恩斯是一個既有遠大抱負,更有工程技術天賦的海軍軍官。他在海軍戰爭學院時,學習的是電氣工程專業。他酷愛學習、思維敏捷、求知慾強,雖然他不喜歡學校的課程,但他各門課依然都取得了優異成績,畢業時在209人的班級中,名列第25名。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斯普魯恩斯在馬紹爾群島指揮

1909年4月,他申請去了斯克內塔迪的通用電力公司進行研究生培訓。在這一年他不僅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而且努力將所學習的知識加以運用,表現出極高的工程技術水平。他幫助公司調整新式戰艦上的彈藥吊車,並因此收到了一封感謝信;他積極參加監督潛艇上無線電設備的安裝與測試,被認為是在電力方面具有非凡才能的人;1917年因為出眾的技術被選調到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負責快速發展新型火力控制系統的安裝和測試項目,他刻苦鑽研,不停地拜訪這一領域的專家,跟隨他們駕船到東海岸港口考察;最後,還去了歐洲在一艘歐美合建的船廠工作,他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射擊火力系統的控制研究工作,終於發明了一個設備,為美國政府節省了數以千計的美元。

這就是斯普魯恩斯,技術精湛,學識過人。時事造英雄,顯然今天人們已無法猜測是不是“時事”把斯普魯恩斯送上了將軍的寶座,但誰也不能否認是他淵博的知識、過硬的技術本領,為他奠定了二戰期間名噪一時的海軍高級將領的堅實根基。任何時候知識對人的成長都會有非凡的價值,海軍將領尤其如此。

體魄健康,生活規律

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是一個將領必備的素質,海上生活艱苦,健康對海軍將領尤其重要。而健康、強壯的體魄源於良好的生活習慣,既是一個人良好修為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意志的考驗,是一個人追求、格調和品位的反映。一個高尚和有遠大理想的人,一定會是一個善於約束自己、堅持鍛鍊、生活規律的人。將軍為萬人之首,萬眾矚目,理應為萬人垂範。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斯普魯恩斯的墓碑

斯普魯恩斯做到了這一點。從學生時代他就十分注意鍛鍊身體,始終以承受艱難困苦為榮,勇敢面對寒風冷雨。為了讓自己變得更陽剛、更獨立,他在刺骨的寒風裡仍衣著單薄;他沒有不良嗜好,也沒有更多其他愛好,最大的娛樂方式就是徒步旅行、游泳,有時候甚至一次走了50英里;這一習慣保持了一生,即使是在戰爭期間也是如此。他的參謀長穆爾曾經在給妻子的信中抱怨:“當他覺得需要鍛鍊,沒有什麼能阻止他。他不會為其他事情而停下來……”

他不僅生活規律,而且意志非凡,下決心不做的事,永遠不會再做。早年,他也飲酒,但偶爾一次大醉讓他意識到酒精會使他失態後,他發誓在飲酒上有所節制,甚至滴酒不沾。1941年4月,斯普魯恩斯接管北安普敦號時,參謀們為了讓斯普魯恩斯高興,留下一個好印象,想辦一個船上派對,當徵求他的意見問他喜歡什麼時,他說:“我喜歡走路。”弄的大家不知所措。他就是這樣一個除了工作、學習、思考、走路、游泳,再無其他情趣的人。比起那些對上司阿諛諂媚、陽奉陰違,對下專橫武斷、盛氣凌人,背後揮金如土、花天酒地之輩,誰又能說他不是一個具有高尚情操、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呢?!

千般品質誰鑄就,將軍風骨自天成。斯普魯恩斯是美國海軍歷史上偉大的將領,無疑也是世界海軍史上偉大的人物。做為一名久經戰火考驗的海軍高級將領,他的身上自然有許多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但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當我客觀地審視自己,”去世前他寫道:“我認為我一生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大部分歸因於我是一個判斷正確的人,我懶,我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事,但我可以讓別人為我做。我感謝遺傳有一個健康的體質,並且很關心自己的體質。”從他的這幾句看似漫不經心、又毫無邏輯的話語中,我們是不是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偉大而謙虛的品質,以及以《沉默的勇士》作為他傳記書名的內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