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你變了……

你有沒有在一個靜謐的夜晚回憶從前的自己?也許青澀,也許衝動,也許不成熟,但那是構成現在這個自己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學老師,從工作到現在,你經歷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那過去的工作和生活你可還曾記得?再對比如今的自己,你是否發現你已經變了?

成為大學老師之前,他們也曾這樣認為……

說到大學老師這個職業,大多數人都覺得很好很輕鬆。畢竟每年都有寒暑假,光是這一點讓很多上班族羨慕嫉妒恨了。

而大學老師呢?可能在他們當大學老師前和剛當大學老師時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在他們當大學老師一段時間後,一切都變了。對於當上大學老師之後的事情,他們有一萬個吐槽的點,而對那些羨慕他們的人,他們只想說,不好意思,愧對你們的羨慕了。

剛開始當大學老師的想法:

我會有可愛的學生,受到他們尊重,和他們打成一片,相親相愛;沒有嚴格的朝九晚五,課外的時間自由,自主分配;每年擁有寒暑假,旅行休息隨我意;研究學術,專注科研……想想全是一片美好。(很好很可愛,也很天真。)

當上大學老師一段時間後:

這些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熊呢?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備的課,怎麼就不能好好聽課呢?是我記憶倒退了嗎?一個班這麼多同學,我怎麼記不住幾個人呢?


什麼沒有朝九晚五?什麼寒暑假?什麼旅遊自由?都是假的!備課、教學計劃、工作日誌、教案課件、期末試卷都得有啊!科研會議、交流論壇我要去啊!我還要申報課題、評職稱啊!每天寫論文改論文,改論文寫論文,快崩潰了啊!對了,在這裡我特別感謝我的審稿人,要不是他,我的論文早就寫完了!(很好很咆哮,也很現實。)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真正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後,才明白大學老師的不容易。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大學老師們“變了”。

成為大學老師之後,他們變了……

1

教學的心態變了

有多少初出茅廬的大學老師為了自己職業裡的第一堂課,翻遍了教材,閱遍了資料,連續幾天備課。甚至直到上課的前一夜還特別興奮緊張,有些失眠,即使第二天睡眠不足,也不妨礙自己精神抖擻地去學校。這一切只因為想給學生上一堂有價值、有內涵的第一課,希望給學生留下好印象,同時也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演繹完美的開端。

但教學的熱情多少被現實打擊。沒正式成為大學老師前還認為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當自己同樣遇到學生上課不專心的情況,最開始也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課程還可以更有吸引力一點,於是愈加用心備課。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也引用了當下年輕人眼中的流行和熱門元素,盡力吸引學生到課堂上來。結果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依然改變不了課堂不活躍的氣氛。有時候有種整個教室只有自己的感覺,一個班甚至幾個班的學生坐在下面,自己在講臺上卻只感覺到孤獨和被遺忘。

於是到了後來,心態慢慢變了,不再為學生在課堂上睡覺、打遊戲而感到鬱悶,也不再因為學生翹課而感到氣憤,這一切在自己心中都變得平常,不再掀起一絲波瀾,課還是照常備,質量也不會因此下降,但是那顆最初熱情無比、興奮跳動的心卻早已涼涼。偶爾遇見一些能把它溫暖的可愛學生,竟然會感到無比滿足。

是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呢?不記得了,似乎是自然而然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2

人際關係變了

大學老師很忙,科研、教學、事務性工作,每一樣加起來造就了自己兩點一線的生活,學校→家→學校。如果本來就住在學校,這可不得了,兩點一線都沒有了,生活和工作全在學校。

之前還有很多同學聚會、朋友相約,在你一次一次因為搞科研、寫論文、備教案、寫報告等等事情拒絕後,那些叫你出去玩的朋友越來越少,和以前的同學也慢慢變得生疏。

後來,除了特別要好的朋友之外,你會發現自己的交際圈子早就變了,所謂的交際圈子不如直接說是學校圈子,而在學校圈子裡也多是普通同事的關係罷了。

3

“青椒”變“中椒”變“老椒”

大學老師的職業經歷大概就是從“青椒”到“中椒”到“老椒”的過程。

“青椒”時期往往是大學老師最拼的時候,教學科研兩手抓,評職稱總是抓住機會向前衝,為了職稱晉升,可以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熬夜熬到飛起,搞科研寫論文可以弄得“天昏地暗”。沒辦法,職稱晉升難、工作負擔重、生活壓力大等大山壓在身上,不想向前衝都不行。

“中椒”時期,依然帶著“青椒”時期的遺留問題,但是個人的精力、思想逐漸開始發生轉變。雖然還是教學科研兩手抓,但不會再經常手忙腳亂,處理各項工作和事務也已經有條不紊。無愧於學生,也專心搞科研,可能在工作上會有煩心事,但是不會像以前那樣太過壓抑自己。如果帶了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會用心教導,希望他們成事成才。

到了“老椒”的程度,很多大學老師會突然沉澱下來,教學變得更加重視和投入。職稱、論文、項目慢慢看得比較淡了,如果有自然是好的,如果沒有也不會像自己“青椒”時期那樣變得抑鬱和苦悶。反正不管怎樣也都這樣了,生活想過下去,就要有拿得起放得開的心。知足常樂、坦坦蕩蕩、健康養生、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人生才有滋味。因為有些時候,簡單才會幸福。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就從一個萌新“青椒”變成了逐漸成熟的“中椒”,又從一個成熟“中椒”變成一個淡定“老椒”。沒有辦法說出是什麼時候的變化,或者是每一天變化的積累。

大學老師除了改變,還有哪些不變?

人的生命中,改變是一直在發生的,只是很多人沒有細想過。但人生也不可能全是變化,大學老師的工作亦然,不變的地方不可能沒有。

沒錯,有的!

↓↓↓

那些不管怎麼鬧騰

都依然青春稚氣的可愛學生

那些不管怎麼抱怨

都依然支持自己的家人

他們一直不會變

送走一批一批學生的悵然感

迎來一批一批學生的新鮮感

為人師表的責任感

教書育人的驕傲感

這些感覺不曾變

幾年、十年,甚至幾十年

有時想來不過彈指一揮間

忽然而已

新人換舊顏

但自己是大學老師

這一點從沒變

有些改變是前行

有些不變是美好

變和不變

都有時間為你見證

大學老師,你要學會愛自己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平時工作壓力大,知識量需要不斷更新。所以,在繁重的工作中,大學老師你們要嘗試改變,學會愛自己。

比如健身,長期健身不只會讓自己的體形產生變化,還會讓睡眠變得更好,心情更加愉悅。

比如學習,很多大學老師都會長期看書、學習,可以是專業內的,也可以是專業外但有價值的書,書讀得越多,見識越廣,看到的世界也變得精彩。

比如律己,要求自己工作應該做到什麼地步,製作嚴格的時間表要求自己遵守,規劃自己的道路……要求自己做到更好,那你的世界也會變得更好。

下面,為大學老師們支幾招。

1

工作重壓下學會疏解心情

在人們心目中,教師就像是智慧品德的完美化身。太多的頌揚,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崇敬;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之中給教師群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累積下來,有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其中最典型的一種表現就是心理枯竭。心理枯竭會使人體驗到疲勞、煩躁、易怒、緊張、抑鬱等消極情緒,還會使人鬥志消沉。

對此,心理專家提醒,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找親人朋友好好談談,或痛快地哭一場,只是別把這種情緒發洩到學生身上。面對學生的時候,儘量讓他們充滿朝氣的天真感染自己,忘掉不快,保持好的心情。同時,像慢跑、游泳這種運動有利於消除抑鬱和焦慮情緒。如果實在覺得心裡難受,不妨找心理醫生諮詢一下。

而且教師們也應該理解,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難處,教師行業也不例外。

2

生活要有規律,學會時間管理

相當一部分教師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沒有好的解壓辦法,只好拼命地工作,把本來應該屬於休息的時間也用在工作上,拼壞了自己的身體。

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師們一定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勞逸結合。該休息時休息,學會時間資源的分配方式。

3

加強鍛鍊,持之以恆

其實即使工作再忙,老師們也應該抽時間鍛鍊身體,多跑步、打球,不但能增強體質還會增大肺活量,為吸氣、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的基礎。

還可以和學生一起打打球,業餘時間去健身房運動一會兒,既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舒緩鬆弛緊張的情緒,消除腦部疲勞,又能促進師生關係,便於開展教學工作。

綜合麥可思研究、中國教育報整理。

大学老师,你变了……
大学老师,你变了……

(長按二維碼識別即可關注)

大学老师,你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