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中國的攝影熱?

十七年蟬24


中國攝影熱,個人覺得是件好事情,但是得適可而止,不要過度為了攝影而攝影。比整天坐在桌旁打麻將,打遊戲強。



現在攝影的人越來越多,相應出去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現在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思想觀念改變了,消費觀念升級了,對生活的品質要求提高了。



愛好攝影,也是對自己生活的一種熱愛和享受,對人的生活熱情的激發,比如說我自己,喜歡攝影,但有恐高症,但是在拍照的時候,不管有多高,都不會害怕,因為只是想到拍照,怎麼把照片拍好,怎麼找到獨特的角度。拍完以後自己覺得又是一次超越自己。

攝影有利於身體和身心健康,只要不是玩器材的那種,確確實實是愛好攝影,在拍攝中要走很多路程,很鍛鍊身體 。同時,大腦裡除了想找到好的場景,沒有其他事情,非常專注,只有這個時候才覺得很放鬆,很享受。

愛好攝影的朋友,讓我們將中國攝影熱,成為真正的熱愛生活的攝影熱,熱愛大自然的攝影熱。


腦攝狼圖事界


中國人,總是喜歡跟風,不管是什麼東西都喜歡一股腦的買買買。對於攝影,中國人也是一樣一樣一樣的。

不過在大城市中,我們確實隨處可見手拿單反的攝影人,偏遠城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攝影的類別不同,每個人買單反的初衷也不同。有的是為了拍攝婚禮,有的是為了拍攝微距,有的是為了淘寶攝影,有的是為了拍攝生態,有的就是為了自娛自樂……。


攝影在以前膠片時代非常的奢侈,一卷膠捲就能拍36張,運氣好的話可以拍到38 9張。而且不能即使查看拍攝的照片,完全靠技術來拍攝。隨著手機的到來,手機上也開始加入了攝像頭,從開始的30萬像素,我們就很是歡喜。那時候就單單一個攝像頭就讓我們到處炫耀。後來手機前置攝影頭的開發,讓我們喜歡上了自拍。再後來像素也是不斷的提高,200萬像素,500萬像素,1000萬像素,到現在的手機三攝影頭,像素2000多萬的比比皆是。


網絡時代朋友圈的時代, 我們出去吃飯,逛公園,旅遊,都隨處拍幾張發到平臺讓朋友們知道我來了。

正如題主所說的,攝影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強大的中國人硬生生的把攝影變成了娛樂。攝影可能要翻山越嶺啊,跋山涉水啊。要忍受孤獨,你可能要一個人在野外拍攝星空,一個人走過山川河流……。

攝影其實是痛並快樂的。雖然過程艱辛,但是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值得的。有一年我去威海拍攝日出,在那準備待5天,可是4天都是陰天,沒有拍到日出。可是我沒有放棄,第五天,終於等到了日出的出現。我忘乎所以的拍攝,這種景色,遇到一次就可以拍攝不少的作品。

攝影,是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價值,也可以毀掉一個人,我們在面對攝影時候,一定要理性的面對。切記不要攀比跟風購買高檔的器材,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真的。


濟南攝影師麥兜


我先糾正你幾個問題:

1、攝影並不像你說的那麼普及,在大城市裡可能現象較多,比如前段時間我在濟南大明湖拍日出,天不亮就有一拔一拔的大爺大媽扛著長槍短炮找位置,直到大中午我離開的時候,還有很多長槍短炮的大爺大媽在公園晃著。但在較小的城市裡,就像我居住的這個城市裡,還是很少見。

這個扎堆的地方倒是鄉村,但這裡是著名的風景區,中國三大秋色之一的石城!

2、單反相機基本集中在尼康、佳能等,你所說的品牌裡,像加家我都沒太聽說過。

3、攝影的門檻還真不低,更不是你所說的不需要系統的學習,有錢就可以。攝影也是門嚴肅的藝術,想學好也非常不容易,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需要學習,有複雜的技術手法需要不斷地去練習,更需要很高的悟性去創作。錢能買來相身和鏡頭,但作品還是來自於機身後邊那個頭!

4、你說的也對,攝影是件苦差事,但真正的攝影人不會變成娛樂,苦差事還是苦差事,當成娛樂的不是攝影,是隨手拍,那純屬娛樂。拿長槍短炮去娛樂,也有些浪費。

5、非常不同意“攝影熱毀了很多有才華的人”的觀點。攝影不會毀掉任何人,只有自己毀自己。攝影也是展示“美”的藝術,能取得成功也是相當不容易,能成名成家更是少之又少,但凡成功,才華,是一個必備條件。

再簡單說一下這種現象。首先這要感謝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有能力去玩攝影。前些年吃不飽穿不暖,沒那個能力更沒那個動力去玩這些東西,何況還是這麼燒錢的傢伙什!膠捲時代有這麼個順口溜:窮玩車子(自行車)富玩表(手錶,機械的),玩照相的是傻屌,咔嚓咔嚓好幾毛。那時候的攝影的確更燒錢,除相機、鏡頭,還有膠捲、沖洗費用等。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還都數碼相機,不用膠捲和沖洗,“門檻”是低了不少,何況這種現象更多的是集中在退休的大爺大媽那兒,有閒也有錢,玩的就是高端。但這跟跳跳廣場舞沒多大區別,正常心理的話就是玩,不會想著去成名成家,就像跳廣場舞沒誰想成為舞蹈家一樣,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且這種生活方式非常健康、陽光,充滿樂趣。

再說像我這樣的攝影愛好者,也沒有想著靠攝影如何如何,就是一種愛好,自己樂且玩著,覺得好就分享一下。

分享,是一種美德!


南方之南


不過很多事情也存在不好的現象,反映在很多器材商利用多種營銷手段,利用一些人的盲從心理拉隊伍,還有很多以攝影名義的斂財活動不注重活動質量和人員素質培訓,出現許多不文明現象,讓大家對攝影產生一定的誤解和偏見,這些不良現象也是到了急需整頓的時候,希望國家文化部門能夠加強管理,引導大家走上一條健康向上的攝影大道上來,所以攝影人還需要理性對待這些事情,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能,挖掘深度主題,記錄生活的同時多傳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以健康良好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面對世界。這個問題回答相對簡單了一點,希望大家多提建議,不對之處請多多指正。祝大家健康攝影、快樂攝影,多出佳作大作,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境界。個人的攝影小品


個人街頭抓拍


紅竹石攝影藝術館


題主說攝影師苦差事,這個還真是未必。能把身邊的人和景拍好,一樣能成為優秀攝影師,攝影家。不用跋山涉水,甚至坐飛機去國外。當然願意去拍一些人跡罕至的風景,另當別論。

攝影很簡單,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有拍照手機,會按快門就能拍照片,就能玩攝影。攝影是藝術,誰也不能一定就說別人拍的照片不好。其實大多數人內心都是對攝影有點想法的,只要稍微學習,就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如題主所說,攝影有品位、上檔次,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的愛好。比湊一起打麻將要好的多,為什麼不去玩呢?!別要瞧不起業餘選手,我見過許多看似業餘選手,非常鑽研,拍出來的照片也非常不錯,不比所謂的專業差什麼。

我們要鼓勵大家玩攝影,樂見大家都稱為攝影愛好者。攝影是個大眾能玩的,門檻不高的藝術。可能就像大家玩音樂就買個吉他差不多。能持續玩下去的都是不錯的選手。許多攝影高手,可能就是誤打誤撞開始從事攝影行業的。誰從開始就知道自己是攝影家的料啊?


攝影中級班


我是09年迷上攝影的,佳能先是500d入門機,13年又入了無敵兔。鏡頭買了五六個,算下來這些年花在硬件上,有五六萬了,也算半個發燒友吧。每年圖片拍了不少,也加入了幾個攝影群。但從17年起,對攝影沒那麼狂熱了,攝影群也慢慢退出了大半。主要有幾點看法:

(1)現在圖片太多,任何景點都大片無數,想要有點自己特色,很難;又不想總是重複,興趣淡了。

(2)圖片的表達,簡單直接,容易交流,但也容易停留在膚淺層面上;而且很多群的交流,大多就是一個點贊,很乏味。

(3)很多攝影人的表現,令我失望;在景點搶位置,鏡頭前會突然出現一個攝影人擋住你;大師們室內交流開會隨意抽菸,不拘小節;到農村不分場合,到處亂拍,招致村民反感。

還能舉出一些,就不多說了,呵呵。現在的攝影,熱鬧有餘,但大片真的很少,儘管整天大家都在互相奉承“大師”。只是個人一些看法,有錯勿怪。


廬州老布衣


是的,近幾年來,專業攝影、淘寶攝影、攝影愛好者、還有手機攝影多了很多起來。

無論什麼事都有兩面性的,不完全像問題人所描述的“身邊的朋友也紛紛被裹挾到這股熱流中來,寫詩的不寫了、畫畫的也不畫了……藝術就是一種情感的發洩,既然錢能解決,誰還動腦呀?攝影熱毀了很多有才華的人!”

個人觀點:

  1. 攝影也是藝術的一小部分,創作表達的方式和畫畫等不一樣,但也有相同一處,畫畫,畫的好的人,攝影構圖和發現美的能力肯定不差。反過來。攝影好的人,對畫畫也有一定的幫助,他所拍的素材也是可以作為畫畫創作靈感來源,本來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只是他們所表達的不一樣,就像,有人拿刀殺了人,就好刀不好等。

  2. 現在中老年人退休了,很多人在家裡太無聊,有部分人都去報名老年大學,學習各種技能,也有很多學攝影的,相機有入門級的, 也有貴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資,拿出一小部分來購買相機,我覺得是很好,非常贊同和支持,攝影又可以陶冶情操,外出採風,身體也同樣得到鍛鍊,一舉兩得。現在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市區也成立手機攝影協會,根據個人收入,完全可以自己選擇攝影工具的,這些人也不在乎自己拍的好不好,很大部分人就愛熱鬧,當著遊山玩水。

  3. 有才華的人,並不會攝影而毀了,但會有了攝影后,創作靈感源源不斷。

熱愛攝影的人,自然就是樂趣,不熱愛的人,根本就不玩攝影。


攝影PS教學666


我是鄉下人,我也非常喜歡攝影,我也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1、攝影是門藝術,更多的是應該理解為一種玩法。我從來不覺得攝影是藝術,但我覺得別人拍得好是藝術。大學的時候,是個苦逼學生,節衣縮食才能玩一個膠捲。拍之前覺得風景無限好,拍之後總是覺得不滿意,但在拍攝的過程當中,確實感覺到身心的一種愉悅。

2、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攝影其實是一種記錄的方式。翻開以往的相冊,往事歷歷在目,可以回想、可以沉澱。我在整理相冊的時候,喜歡將當天的主要記錄事物進行標記,以後可以方便查找對應的資料。比如寨子裡的戲臺,已經消失了,但是電腦裡還有記錄,還可起想起以往。

3、攝影可以用高貴的相機,玩弄高深的理論,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都是用隨手的手機。真正經典的相片,往往都是抓住身邊感動的瞬間,進行記錄與記載。但是最貴的相機,確實在相片的解板度、清晰度或者還原度上要高人一等。

我覺得都可以玩,看你怎麼玩。


獨行者老潘


攝影熱從根本上講,是具有拍照條件的人增多了,也是人們對幸福生活嚮往的必然現象。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有能力買單反、微單等相機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蘋果、華為等手機的攝影成像質量越來越高,操作越來越智能化,記錄所見比較容易了,特別是通過智能手機,可及時與朋友圈中家人朋友分享,於是有了處處有人攝影,人人都似攝影師的景象。但本人不喜歡多人同拍一個景的中國式攝影,力求儘管多定格一些唯我鏡中獨有的瞬間!




昌斌視覺


上一週誠友邀請,隨一群攝友到海邊一小漁港拍照。老年人居多,車一停,都拿出傢伙,一半掛雙槍,大多有大炮,陣仗甚為壯觀,好不熱鬧,但發現聚堆現像嚴重,關注對象雷同,仔細觀察競有很大部分使用AF檔,對準大小漁船一頓掃射,轉移目標到修船塢又如同前。覺得挺有意思,也值得思考。

全民攝影熱的形成說明什麼呢?

一、經濟條件充許,對老年人來說圓了相機夢,這代人年青時吃飽穿暖養老顧小,基夲沒有能力購買如照相機之類的奢侈品,現在條件好有能力,圓夢正當時。至於年青人,買個入門級的單反,分分鐘的事。

二,旅遊熱帶動了攝影熱。現在全民旅遊方興未艾,跟團遊的特點就是上車睡覺,中途xX,到了景點就拍照,如果脖子不掛個相機都不好意思下車。

三、數碼相機的儲存功能,刪除功能以及後期的處理比銀鹽的膠片機強大又簡單多了,直觀可視,上手容易,操作快捷,所以使用的人多起來很正常。

四、提高品位。通過初級的學習,和不斷的努力,對構圖 用光及相機操作使用原理,都在不斷的提高,部分攝友通過網絡,媒體的交流(尤其像頭條這樣的舞臺),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對祖國,山水,家園美的熱愛的平臺,同時又提高了藝術創造力 鑑賞力,但這部分只是攝影大軍的少數。

當然還有好多原因,使攝影熱不斷開溫,隊伍不斷壯大,這都是好事,是國家之興,百姓之興。

無論是拍照美,記錄美還是創造美,美是幸福的源泉,是人生活的希望和動力,本人給全民攝影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