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密令:中國勞工和監獄囚犯的斑斑血淚

這些歷史遺蹟其實是侵華日軍迫害中國人的罪證,而且與上海提籃橋監獄的犯人有著直接的聯繫,那裡留下了中國勞工和監獄囚犯的斑斑血淚

徐家俊

監獄史學者

浙江省嵊泗縣位於東海北部,是舟山群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曾先後長期隸屬於江蘇省、浙江省管轄,其中1960年11月至1962年4月還曾短暫地屬上海市管轄。

嵊泗處於長江、錢塘江兩大水系入海口外的交匯點,海域遼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南方北戴河”和上海的“海上後花園”之美譽。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在嵊泗的泗礁島的山坡上留有汽車洞,在海灘旁有魚雷洞,山頂上還建有炮臺。這些軍事遺蹟什麼時候修建的?是什麼人修建的?又怎麼保存到如今?

根據我的實地考查,以及查證到的歷史檔案資料和當事人、知情人的採訪,這些歷史遺蹟其實是侵華日軍迫害中國人的罪證,而且與上海提籃橋監獄的犯人有著直接的聯繫,那裡留下了中國勞工和監獄囚犯的斑斑血淚。

“八·一三”淞滬戰役開始後,日軍為配合攻佔上海,於1937年8月18日,從泗礁高場灣後岸登陸,佔領了嵊泗。企圖利用嵊泗的海域優勢,成為上海外圍的一個重要據點。

同時,日軍在島上大興土木,修建倉庫、炮臺、防空洞,還在泗礁的基湖沙灘設置水陸兩用機場,並停靠大批軍用飛機,作為進攻上海等地之用。淞滬戰役結束後,日軍暫時撤離嵊泗。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再次佔領了嵊泗,並在五龍田岙設置了海軍司令部,其編制歸屬大日本海軍舟山基地司令部管轄。後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他們開始計劃在島上建造大規模的軍事設施,試圖憑藉嵊泗特殊的地理優勢,使泗礁山成為上海外圍的一個重要據點,並且妄圖以此為據點長期固守,進行負隅頑抗。

侵華戰爭失敗前夕,日軍還妄圖在嵊泗作垂死掙扎,拼命修建軍事設施。由於島上人口不多,而且以漁民為主,所以,日本侵略者從各地徵調勞動力,不僅從蘇北一帶召集了2000名左右的民工,同時還插手到上海提籃橋監獄,動用服刑中的中國囚犯充當苦力。

原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獨佔上海公共租界。日本人營井三郎、本田一清先後出任提籃橋監獄的典獄長(當時稱刑務所所長;日本稱監獄為刑務所),不久他們還從日本調來10餘人充任監獄“課”一級的官員,並在上海公開招募日僑人員擔任監獄的管理人員,便於從上至下地控制監獄的管轄權。1943年8月汪偽政府雖然名義上收回了租界,改“上海共同租界華德路刑務所”為“上海監獄”,委派中國人邢源堂出任典獄長,但是實權仍由日本人控制。

1944年12月初,上海市市長兼上海特別市警察局局長陳公博,接到侵華日軍擬秘密徵用監獄囚犯去浙江嵊泗修建軍事設施的指令後,先後在12月8日和16日,兩次發出密令。

多年前我從上海檔案館查到了原件:“案准友邦上海方面根據地、隊司令官:機密第30號。函請徵用囚犯約500名,實施海軍土木工事,徵用期間從12月20日起約三個月等由。理合備文呈請鈞府轉行上海監獄辦理,實為公便。(12月8日)。”“密指令:令市警察局呈乙件,‘照錄原由’。呈悉除函請上海監獄核辦見覆外,仍仰派員逕與上海監獄洽辦為要。此令。(12月16日)。”

時任提籃橋監獄代理典獄長沈關泉,接到陳公博的密令後,馬上召集有關人員緊急調集管理人員和囚犯,並落實具體準備工作。消息傳開,監獄內一片譁然,獄中不少華籍職員、看守人員情緒十分牴觸,滿腹怨言。

沈關泉等人屈從於日本人和陳公博的勢力,對獄中職員看守施行高壓政策,聲色俱厲地宣稱:“這是特殊任務,必須無條件執行,誰膽敢違抗上級命令,從嚴懲處。”同年12月22日,沈關泉把落實人員去嵊泗的計劃安排,向上海特別市政府作了書面彙報。

在典獄長沈關泉的組織下,提籃橋監獄挑選了500名身體較好、年齡較輕的中國籍犯人乘船去浙江嵊泗泗礁山作苦力,為日軍修建軍事設施。出發前,監獄還象徵性地組織了一次犯人家屬的探監,由於時間倉促,加上通信手段緩慢,家屬也不知詳情,所以真正到場探監的並不多。

此外,監獄同時調派了山浦增雄、中村山佐等5名日本籍看守人員,40多名中國籍看守人員同往。由日本籍看守長山浦增雄為總領隊。中國籍看守長江鐋山、孫秀山、董夫塵、範繼貞等人為副領隊。

1945年1月1日,押解犯人去嵊泗的當天,天氣很不好,還下著大雪,特別寒冷。500名犯人在監獄看守人員的押解下,從長陽路147號大門,以四人一排的隊伍步行到監獄不遠處的高陽路碼頭,登上輪船。

這艘輪船原系貨船,比較破舊,沒有客房,500名犯人全部押入輪船底層的統倉。統倉內放上幾隻便桶,吃喝拉撒睡,全部在裡面解決,統倉內空氣混濁、臭氣燻人。隨船解押的中國看守也吃睡在統倉,無非是挑個乾淨的地方。只有幾個日本人睡在船員的房間內。

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航行,輪船到達嵊泗列島上的主島泗礁山。為避人耳目,輪船並不靠停在碼頭邊,所以另外又找來小木船作擺渡,把犯人分批押解上島,犯人住地就在岸上的不遠處。

住所是用毛竹和泥巴搭建起來的臨時大工棚,工棚外用鐵絲網圍成一個圈,圈子的四角和大門處還蓋起了幾間崗亭,這裡成了一所特種監獄。500名犯人就安排在3間大房子內,一間房子平均要睡上170人左右。

這500名犯人在此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