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粗放經營面臨倒閉潮,怎麼辦?

【成本上升,粗放經營面臨倒閉潮,怎麼辦?】

七月初的一天,西安太白南路地鐵口的一個辦公樓上,一家創業公司關門了 ,我問為什麼關門?他說,房租上漲,員工工資上漲,撐不下去了。

成本上升,粗放經營面臨倒閉潮,怎麼辦?

對不起我們關門了

聽了他的話,我有些傷感。一家小小的創業型公司,原來可以靠粗放經營活著,但遇上成本上升,各種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對照創業公司,流量、租金、資本等相關成本都在抬升,他們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成本上升,粗放經營面臨倒閉潮,怎麼辦?

To C與To B的格局

兩三年前,電商的獲客成本上升到150元左右時,純粹To C的電商增速開始放緩。

2017年,京東的營收同比增長40.3%,阿里巴巴的營收同比增長58%。跟過去幾年相比,兩者的營收增速都在減緩,活躍用戶增速也在放緩。

阿里巴巴有平臺扣點,它在深度挖掘用戶價值,向B端商家收取廣告等費用。京東跟阿里巴巴類似,為了增加收入,提高了B端的費用。總體來看,電商平臺的總收入還在增加,收入結構變了;他們不再向C端用戶收取更多費用,而是從B端商家處獲得更多收入。

不管是小小的按摩店,還是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共同特點是什麼呢?我認為,中國人口紅利結束了,移動互聯網紅利也結束了,To C的粗放時代已經終結,隨之而來的是To B的精細化運營。

以美國為例,過去二十年,千億美元以上的To C公司,只有3家,分別是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千億美元以上的To B公司,有10家左右,包括甲骨文、思科、IBM、Salesforce等。

這說明,在一個高速增長的用戶市場,To C的公司容易快速發展;但在一個相對穩定、成熟的,或者資本不那麼狂熱的市場,To B的公司更穩定,也有更大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