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石膏拆掉以後應當怎樣恢復?

月下0鬱金香


生活中可以發現有許多骨裂患者,因為平時喜歡運動常常會受傷。骨裂如果治療不及時或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所以骨裂患者除了積極的藥物治療之外,還需要做好康復訓練,保證骨裂症狀完全痊癒。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骨裂應該如何恢復?

1、骨裂想要好得快,必須通過藥物治療。現在許多人以為骨裂只是輕微骨頭損傷,常常不以為然,沒有出現脫臼或者骨折時,基本上不會去看醫生,導致骨裂症狀無法及時康復。

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骨科醫生診所進行治療,一般需要打石膏或者使用木板固定,一段時間後即可痊癒,老年人的骨裂恢復相對較慢,因此打石膏的次數也要增多。

2、日常飲食對骨裂症狀也有很大影響。除了藥物治療以及打石膏之外,飲食上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多進食補鈣的食物,有助於骨裂的恢復。鈣質是人體牙齒以及骨骼的重要成分,一旦骨骼出現損傷,及時補鈣能夠增強骨質,對骨裂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3、骨裂恢復期間可以進行功能鍛鍊。只要控制好鍛鍊的力度以及時間即可。通過受傷肢體肌肉的收縮作用,可以增加骨裂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幫助骨裂患處癒合,可以避免長時間石膏束縛導致肌肉萎縮。

還要主動活動未被固定到的關節,可以預防關節囊痙攣以及關節黏連。適當的活動可以讓受傷的骨頭更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4、協助修復受累關節。到了康復後期,骨骼中骨痂已經形成,骨骼也有了支撐能力。但是長時間的束縛會導致關節活動力度下降,肌肉容易萎縮導致功能出現障礙。這時候需要協助修復受累關節,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恢復正常肢體功能。主要的訓練方式為活動傷肢關節,可以通過負重練習是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範圍。

5、活血散瘀。骨裂恢復之後,也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貼,可起到行氣消散,活血化瘀的功效。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骨科王健醫生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規律:骨折(包括裂縫骨折),如果使用石膏固定,那麼石膏一定會跨過骨折的那根骨頭旁邊的關節,大部分要把骨折的那根骨頭兩邊的兩個關節都固定上。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固定的相對牢固。

因為必須等到骨折癒合到一定程度才敢拆除石膏,於是,這樣固定時間久了,就會帶來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關節僵硬。尤其是骨折骨頭兩邊的關節。所以,不管是現代醫學骨科的“復位、固定、功能鍛鍊”三原則,還是傳統醫學骨科的“動靜結合”,都會強調在後期一定要“康復鍛鍊”!




回到題主的問題,拆除石膏後我們該如何安排鍛鍊呢?

實際上,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儘可能的恢復各個關節的活動度

是的,這個主要就是靠主動和被動的牽拉運動,使得原本不同程度僵硬的關節逐漸恢復到儘可能大的活動範圍。

很多朋友總是關注鍛鍊的動作,但是實際上這中間的關鍵就在於【度】的把握

不僅是力度,還有範圍的把握。因為力度範圍小了沒有效果耽誤治療,而力度範圍大了不僅可能引起異位骨化,甚至還可能引起骨折再次斷裂。

所以,我的建議是:應在早期前往正規康復理療科,讓專業人員給康復鍛鍊一段時間。這時,自己不僅可以學會練習的動作,更可以切身的直觀感受活動的力度和範圍。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2、儘可能的恢復肌肉的力量

這個是個循序漸進恢復肢體力量的過程,在骨折癒合牢固前並不用太著急練,以關節活動為主。但是一旦骨折癒合差不多了,力量練習就要加進去了。當然,也是循序漸進的來。具體動作方法,同健身。

3、儘可能的恢復骨折肢體的“協調性”和“本體感覺”

運動協調性和本體感覺的康復訓練實際實在骨折基本癒合後在加強力量訓練的同時,刻意對身體關節的穩定性協調性加以練習。這在對肢體功能要求較高的運動員那裡非常常見。

以踝關節為例,鍛鍊循序漸進的從靜態到動態再到混亂態狀態下關節穩定協調的刻意練習。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骨科醫生路遙


這個前期還是多注意左腳,不要做劇烈頻繁的左腳運動,每天可適當的走一走,有助於左腳的恢復,但切記身體的重量還是多分擔在右腳,骨裂並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二次損傷帶來的危害。

生活上這個時候別大魚大肉的,要多吃綠色蔬菜,補充維生素D,有力於鈣質的吸收,平時多曬曬太陽也是很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