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難調查:西安電視塔盤道人車搶行 險象環生

过街难调查:西安电视塔盘道人车抢行 险象环生

雁展路西口與長安南路有斑馬線無紅綠燈,行人在車輛中穿行。

过街难调查:西安电视塔盘道人车抢行 险象环生

電視塔盤道西側行人直接橫穿綠化帶過馬路。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 馬晴茹) “電視塔盤道作為城市的主幹道,車多、人多,但斑馬線少,過馬路要繞好遠,通行真得太難了!”近日,有不少市民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反映稱,電視塔盤道通行難。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在實地走訪時發現,電視塔盤道附近地鐵公交線路集中、人流車流量大,但斑馬線設置卻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斑馬線設置不合理 行人過馬路難

家住丈八東路東口附近的鄭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要去雁展路西口的國展中心公交車站坐車上班。她說道,自己每天都會從丈八東路東口經過天橋,到達地鐵2號線會展中心站A2口,走地下通道,到達雁展路西口國展中心公交站。“過天橋、上下樓梯確實很麻煩,但走地上過馬路的話,得繞到長延居門口的斑馬線,更費時間,還不如走地下通道。”

記者瞭解到,由西向東經過電視塔盤道到達雁展路西口,有兩種路線。一種是鄭女士常走的線路,從地鐵口進,走地下通道;第二種是從電視塔盤道上的斑馬線通過。

过街难调查:西安电视塔盘道人车抢行 险象环生

由西向東經過電視塔盤道到達雁展路西口路線示意圖

為計算兩種線路的時長,8月28日下午,記者首先從長安南路國展中心公交站出發,經長延居小區走斑馬線到達電視塔環島西側,隨後向北走約100米,穿過地鐵2號線會展中心站A1出站口前的小徑,來到電視塔環島東側,最後經雁展路西口斑馬線到達目的地,總共用時7分30秒。

而記者從雁展路西口國展中心出發,從地鐵站口進,走地下通道過天橋,到達長安南路與丈八東路交會處的國展中心公交站,總共用時6分50秒。

採訪中,有不少市民跟記者說,其實兩條路線都不方便,斑馬線設置也不太合理。“直接過馬路倒是省事,但是斑馬線離得太遠了。”“雖然走地下通道安全,但對老年人、還有不熟悉路線的外地人來說,找出口也很不方便。”

人多車多斑馬線少 行人穿行險象環生

記者在電視塔西側、長安南路與丈八東路交會處的國展中心公交站臺附近看到,這裡集中了十幾條公交線路。密集的公交站點加之地鐵二號線會展中心站,讓這裡成為一個交通樞紐,乘客在這裡等車、下車,不停有公交車靠站、駛出。

然而,面對一路之隔的電視塔,不少市民為了少走彎路,都會選擇直接橫穿馬路。記者觀察發現,僅僅15分鐘,就有50人橫穿馬路,其中不乏許多老年人,還有帶著孩子的家長。由於這裡沒有斑馬線和紅綠燈,很多機動車車速很快,險象環生。

“橫穿馬路不僅違法,還非常危險。可這邊斑馬線不僅少,而且得繞著走,大家為了方便才會這樣。”西安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有標示告知行人走斑馬線或者走人行通道,但是對於不熟悉這兒的人來說,根本搞不清。

隨後,記者繞著電視塔盤道走了一圈,發現盤道西側約900米的道路上共有3條斑馬線和一條過街通道,最長間隔超過了400米。東側同樣有3條斑馬線和一條過街通道,最長間隔約500米。

过街难调查:西安电视塔盘道人车抢行 险象环生

電視塔環島斑馬線示意圖

專家建議:“一堵一疏”是對策

對於電視塔盤道過街不便,行人穿行存在安全隱患,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道路安全評估專家方海韻告訴記者,“有效對策是‘一堵一疏’。”

方海韻表示,所謂堵,就是在馬路上增加圍欄圍檔,減少行人隨意穿過馬路的便捷性。所謂疏,就是在斑馬線兩端安裝紅綠燈和交通疏導員,有序地指引行人穿越馬路。

他認為,交通通暢對行人和車輛都有益處,斑馬線不適宜安排在路口,比較容易造成擁堵,在離路口有一定距離劃斑馬線是合適的,行人也要體諒交通保暢的要求。但如果地下通道設置和管理很科學高效,行人都不會選擇從地面上走。“這就要從成本、安全、便捷綜合比較,採取最優方案。”

他表示,交通是全民的交通,車輛和行人不是界線分明的對立關係,行人坐在車上或司機在路上步行角色就互相轉化了。時間成本也需要全面考慮行人和車輛因素。“如果能在保證地面交通的情況下,也更合理的考慮多種方案,減少行人的通行困難,可能就比較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