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校中的代課教師待遇微薄,是否屬於民生問題?

qzuser222008112


我覺得不算。

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工作而已。而且在我認識的很多代課老師中,他們有的是退休返聘,有的是非師範專業畢業,有的是沒有能夠考上編制(一邊代課一邊考編制),有的是在當地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總之各種原因都有。

其實,並沒有人強迫誰去做代課老師,而且很多地區都開放了考編的機會,只要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是一樣可以考個編制的。

所以,別什麼事情提到老師,提到教育就上綱上線。而且這些年代課老師越來越少,除了在極少數的學校因為老師的退休、老師生病或者其他的突發情況,才會由鄉鎮的教育主管單位發起招聘。

民辦的代課老師,乾的工作和公辦的老師一樣,但是工資要少很多,也有很多人說民辦代課老師才是老黃牛,其實大家在乎的還是不平等,不均衡,憑什麼幹一樣的工作工資待遇,特別是退休後的待遇相差很多?

我覺得,這是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就不要等,不要等別人的所謂的賞賜,不要等政策,不要等所謂的照顧,去做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家人生活的工作。

如今,工作機會那麼多,別等著,耗著,等那一線希望,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九鬥學生心理


眼下,農村中小學校的代課教師當指現在公辦學校仍在崗的吧!其實,他們一類是被教育部以1984年12月31日(也有1986年12月31日一說)為界定年限,在此之後的為“不在冊”民辦教師,全國約43.8萬於03年左右全部“清退”離校。後來,又由於需要且本人仍願意,便“返聘”繼續任教,其稱謂已改為代課教師,其每月待遇大多地方是200一400元;還有一類,為解決大專生就業問題,各省分配名額,各市(區)統一考試,各縣選招的“四支一扶”生,謂“特崗教師”,月薪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500元左右,三年服務期滿,可錄為正式編制;第三類是有大專文憑,不願外出就業,又怕荒廢學業,便進校被招聘為臨時代課人員,月工資幹元左右,其實他們還是在備考,這裡只是“跳板”,一般籤合同都是一個學期。

民生指的是民眾的吃穿住行、養老就醫、子女上學等基本生存的社會福利狀況。

民生問題主要包括食品藥品安全、醫療服務、教育經費、收入分配、就業問題、土地徵收徵用、房屋拆遷、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教育則是民生之基礎,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收入分配卻是民生之源。

代課教師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學力量,待遇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教育教學的信心。解決好代課教師待遇問題,也就是解決了代課教師最基本的生存線以上的社會福利狀況。

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就是民生問題。


為生活而提神


城上城舊識作為多年教育從業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先是短暫懵了一陣,這個問題到底是屬於民生問題,還是屬於教育問題?不過很快有了答案,這是一個教育問題

由於人才匱乏的歷史原因,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撐起了我國基礎教育一個時代,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當然,其中也有很多問題和弊病。比如當時初中生教小學生,高中生教中學生,教師素質和學歷參差不齊等問題制約了教育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展,大量師範生的補充和更迭,教師隊伍也日趨完善。

當然,教育也沒有忘記作出貢獻的大量民師和代課教師隊伍。各地通過各種利惠政策,對民師進行招考,能堅守、堅持從事教育的民辦教師,大多獲得了轉正的待遇。(我上小學時段,共有7位民辦教師,其中其中有五人在2000年以前,通過民師轉正考試,轉為正式編制教師。沒轉正的兩位是因為在90年代,招錄考試無望,工資待遇低,主動辭職的。)

一些因為自身原因或其他原因,沒能轉正的民辦教師,各個省市陸續出臺了民辦教師養老保險的政策。我所在的河南省,2012年出臺政策,摸底排查,為2012年以前離職為轉正的原民師辦理了養老保險,60歲以後,按從教教齡每年10元的標準發放。

2012年以後,教育部門原則上是不允許學校聘用代課老師的。但是代課老師這種問題又是普遍存在的,那問題出在哪兒呢?是在編制上。一所學校老師的配備,是按照學生數和班級數來確定的。在編制期內,學校師教的人數是固定的。但是學校學生數和班額,以及教師的一些個人原因,都是不能確定的。

舉個例子,二胎政策開放以後,我熟悉的一所農村小學,按照編制配備了九名老師,今年春季有三位老師休產假。而在編制期內,學校老師不會增加,學校只能臨時聘用代課教師。

代課教師的工資待遇低,也正是因為沒有編制。他們的工資只能有學校自己解決,在學校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自然他們的待遇不會太好

作為一名教育人,希望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好,不再讓“代課教師”成為教育問題和民生問題!


維恩教育致力於教育公益分享!歡迎關注維恩教育旗下頭條號:城上城舊識 維恩教育小學語文園地 維恩教育小學數學園地 持續關注,更多精彩!


城上城舊識


談到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就要先解產生代課教師的根源。

代課教師和民辦教師這兩個身份都是緊連在一起的。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特色。七十年代以前,我國教育水平較低,各行業人才緊缺,農村更是。但教育要發展,在政府無力投入的情況下,各地採取了這麼一種辦法:以大隊,公社名義臨時聘請當地初中畢業生(有的是下鄉知識青年)進入當地小學或教學點當老師。待遇是按當地青壯年工日最高分給,口糧由老師所在的小隊負責,這是民辦教師的由來。八十年代以後實行分田到戶,公社大隊改為鄉村,民辦教師失去生存基礎。生活改由縣一級負責支付,這時民辦教師已不再有,所有臨時聘用教師改為代課教師名。

農村中小學中代課教師待遇微薄。這是我國國情所致。一是代課老師屬於縣級聘任,縣的財政收入和縣主要領導對教育事業的理解決定當地代課教師的待遇。一般來說,能按政策給予最低工資水平都算不錯了。

說大實話,農村中小學代課老師整體來說,水平不乍樣。雖然有個別老師確實很出色。畢競……呵呵,你懂的!不過這是另外討論的問題了。

現在政府為了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從國家層次聘請臨時代課教師一特崗。而且工作三年後可以入編,這是最好的待遇了。


夢黃鶴



用戶58866329511


農村教師薪資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條件艱苦加上薪資不理想,大多數教師都不會將去鄉村教學作為首選。目前很多在鄉村教書的教師,都是因為政策原因去的,去鄉村教幾年就會有正式的編制,然後再想辦法調回來。

要說這個農村中小學教師薪資微薄算不算民生問題,我個人覺得應該是算的,原本就條件艱苦,如果薪資方面還不足以吸引人,那麼以後願意去鄉村教書的教師只會越來越少,在那教書的老師如果都是抱著混個編制的想法,反正呆幾年就走了,就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一個學校如果沒有辦法留住好的老師,又怎麼能教出好的學生呢?

目前很多農村小學的現狀,老師都是本地人,讀了點書,就順帶在學校帶著一兩個班的學生,根本就交不了孩子什麼東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去一個小學看了一圈,一個年紀挺大的男老師說著完全不標準的普通話(帶地方話口音的那種),教著一群孩子的二年級語文,雖說這個老師也不容易,但我更加擔心的是那群孩子的未來。

想了解更多農業問題可以私信愛農幫諮詢。


愛農幫


至於待遇微薄,微薄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標準來衡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般來說,代課教師的待遇,應該是通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進行協商,達成共識後形成的。要麼,簽訂協議或訂立合同。要麼,由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制定一個標準,按照標準執行。第一種形式是由雙方共同協商形成應該是無可非議。第二種形式他的標準制定就比較活動了。至於標準合理不合理,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是根據當地平均工資水平來衡量是否合理;二是根據同行業、同工作量進行對比看是否合理。微薄到什麼程度,是否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是否低於同行業、同工作量的工資標準?如果兩項同時存在,那就算是微薄了。用人單位可以給予考慮。

話又說回來,現在工作也不好找,找工作的人也多,你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一分錢也沒有,每天還要正常的開支,生活吃老本。如果連老本都沒有吃的,根本就無法生活,不如找一分錢是一分錢,把生活糊走也是一項選擇。


個體臺辦彭泰平


代 課 教 師

這個“代”到底“代”的是什麼?是“代替”誰在農村學校完成百年大計的教育任務卻又沒拿到那份報酬的廉價勞動力?

是“代表”誰站在三尺講臺,捧出一片丹心,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

拖著這個沉重的“代”字 ,落個不知道是誰的境地,這“代”的好辛苦,能否給這壓在“代”字下面的多少萬的人正一回名呢?教師這個稱號我們還沒真正享受過……








農民工退伍兵劉老師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當然算民生問題,雖然如今代課老師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了,但必須徹底解決代課教師的福利待遇問題,要麼轉正,要麼下崗提前退休或辭退!還要拖到什麼時候呢?說實在的,代課老師們年事已高,拖不起,等不起了!😡😡😡❗❗❗


長江老農



綜合來看農村中小學的臨時聘用的教師薪酬低,應屬三農問題,與民生問題的交叉問題。代課教師的問題,積累大約四五十年,一茬接一茬,矛盾為何總在傳導呢?正歸人才應不缺?這就存在兩方面工作:一是引進正式教師,二是臨時教師出路。曾經有老大難問題,農村低電壓供電網改造問題,後加大投入,改為高壓電接入,就地變壓,再民用,同時提升線杆及導線質量,轉變了電力供不上,甚至低電裸線導致人畜觸電的事故。農村教育長期民辦代課教師問題不解決,導致隱性損失,不可久拖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