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對聯一副――闡述人生哲理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出自晚清重臣曾國藩的一副贈聯,是曾國藩人生哲學的深刻寫照,也是他人生實踐的高度凝練。上聯講行事之理,下聯講做人之道,理淺意深,發人深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成事之道。它提醒我們,凡事都應該從“大”和“小”兩個方面去謀劃,去行動,才會減少或避免失誤,使事情做得順利圓滿。曾國藩的人生實踐證明,要“做正確的事”,更要“正確地去做事”,眼高手低常常是誇誇其談之輩,手高眼低往往是難成大事之人。


經典對聯一副――闡述人生哲理​僅僅抬頭看路,而不埋頭拉車,那是不可能到達目的地的;只是一味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最可能的結果是車翻到路邊的溝裡,同樣也無法抵達目的地。大處著眼是解決戰略問題,強調的是在工作中我們要具有戰略眼光和戰略思維,善於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思考,立足當前,長遠打算,突出工作大局和工作重點。

經典對聯一副――闡述人生哲理​小處著手是解決戰術問題,要求我們在工作落實上善於從戰術入手,從局部入手,從當前入手,研究和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大處著眼是“做什麼”,小處著手是“怎麼做”;大處著眼是“抬頭看”,小處著手是“低頭幹”;大處著眼是“世界觀”,小處著手是“方法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將正確的目標和方向,與實幹和嚴謹的作風結合起來,才能做成事,做好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修養之要。

經典對聯一副――闡述人生哲理​曾國藩的處世修身之道在當下也有很強的借鑑意義,但是,新的時代要求必然賦予其新的內涵,新的形勢任務必然對其作出新的解讀。 “群居守口”守的是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則,講正氣,要嚴於律己,首先,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其次,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

第三,不責人小過,不尋人隱私,不念人舊惡。只要做到以上三點,就一定能樹立個人的良好形象。
經典對聯一副――闡述人生哲理​“獨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麼?就是守住自己內心的道德底線、價值底線、人格底線。而獨處之時,恰是守心的機會和考驗。漢朝時,楊震“慎獨”美名傳千古,曾國藩也以“慎獨”作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記日記,對一天的言行進行檢查、反思,看有無逾規之處,做人是否誠信,做事是否盡心。由此可見,不耐孤獨是一種人生遺憾,不會守心是一種做人缺陷。因此,一個人的時候,不妨學學知識,提高修養;看看人生感悟,學會珍惜擁有,關愛親朋好友;做做運動,體會健康可貴。獨居要守心,守住一顆善良的心,守住一顆勤勞的心,守住一顆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顆平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