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娘”能救中国吗?|土逗

导语:处在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中,很多人会条件反射般的感叹“人心不古”,习惯性思维是退回过去。而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也是从现有的男权和极权文化中学习到的,仿佛回到了男尊女卑的关系,重建“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的霸主地位,生活就可以稳定安康了。然而,此刻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女德班”和“阳刚教育”以便回到旧秩序,而是勇敢拥抱人类的复杂性摸索出少有人走过的路。

前几天的《某节目》风波,将“娘炮”这个词拉到了舆论漩涡。

节目播出后,公众在谴责不恰当的广告投放同时,也有大量的留言称央视选择的4位男艺人是“娘炮”、“没有阳刚气”、“不男不女”,希望节目“不要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毕竟,谁都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还有人提出:“少年娘,则中国娘”,对娘偶像的痛恨怒程度甚至超过了13分钟广告。

对此,节目制片人表示很委屈: “ 你们以为导演喜欢? 你们家孩子就想看他们……”今天,新华社也刊评论痛批“娘炮”,文章称“‘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说起来,中国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唇红齿白的书生,为何现在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频频受到攻击,甚至还被上纲上线。问题本身,很需要解释与反思了。

由于大部分类似的留言都是用家长的口吻表达的,而官媒的评论也是一种“家长”口吻,姑且用“家长”来称呼这些批评者。

通过“家长”们的留言,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娘”指的是:“瘦弱”、“没有肌肉”、“化妆”……主要都是外表气质的“女性化”。最近几年人设温和、妆容精致的“花美男”成了男偶像发展的一个大走势。95后出生的男艺人新媒体指数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家长”们厌恶的“娘”男偶像。CBNData的数据显示,TFboys在2016年的商业价值高达19.7亿,如果能成功激活2016年的这些粉丝,到2018年他们产生的商业价值可以达到300亿。

这和中国偶像工业的发展脱不了关系。有突出个性或才华的明星的成功很难复制,而且前期投入大,风险高。对公司来说,最好有个流水线,只要偶像本人外貌基础不差又肯努力,主要依靠团队包装推广就可以红起来,这样利润和主导权主要在公司手里。日韩的养成系偶像产业已经很成熟了,自然的要借鉴过来,而人家二十多年前都开始流行很“娘”的男偶像了,到现在这种类型还很受欢迎。

相比美国文化中受欢迎的漫威式肌肉男,东亚温和清秀的男偶像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这可能主要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们概念里的“阳刚之气”,可能还是欧美进口货。

中国古代讲究“阴/阳”和西方的“男/女”的概念有区别,雷金庆在《男性特质论》中曾提出,中国古代男性存在“文、武”两种男性气质,也是两种不同的男性策略。“英雄”要通过证明自己不受美色诱惑,甚至厌女的行为才能表现自己的阳刚,例如武松杀潘金莲故事。这和西方故事里英雄爱美人很不一样。“才子”则通过获得女性青睐并且完成对女性的责任,来显示自己的男子气概。历史上著名的美男潘安不仅有大量女粉以至“掷果盈车”,而且忠于妻子,妻子死后写了大量满含感情的悼念文。

由于中国历史大部分时期重“文”轻“武”,所以“才子”总体上比“英雄”更受欢迎。西厢记里写张生是:“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放现在“家长”们可能也会觉得太“娘”吧。

此外,“娘”的男偶像也满足了现代女性的需要。这种气质让人感觉比较柔和,没有那么暴力,让女性更有安全感。在一个性别不平等的环境里,女性的情欲投射对象不是一脚能把人踹飞的李小龙,而是是温柔体贴的“小哥哥”,这也不难理解。如果在“娘”的基础上身材有些肌肉,那是锦上添花,但这种肌肉不能过度,要追求穿上衣服显瘦脱了衣服有肉,达到微妙的平衡。目前看来,有肌肉的“娘”男偶像既能符合大众对欧美阳刚气质的期待,又能满足花美男温柔“小哥哥”的人设,是路数最广的。

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自然要精心选择最顾客喜爱的产品。但在这样的大资本运作下,受众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选择自己偶像的权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广告和电视剧上都是差不多的偶像,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喜好,最后都不难从中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吧。

看到家长们的声讨,还以为节目里只有这4个男嘉宾,或者所有男嘉宾都很“娘”。特意看了一遍节目,数了一下主持人和嘉宾(包括在台下站起来被介绍的)共计21人,其中总共只有3位女性。

3位女嘉宾分别是: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她表演了惊人的计算能力,分享了从6岁开始别的小孩放假她还在练习的励志(悲惨)童年经历;8岁的小女孩表演了怎么让小动物睡着的节目,有点像古老的迪斯尼动画中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和大自然的互动;还有一个是台下站起来的四个航空专业专家之一,她一句话都没说,另外三位男嘉宾都发了言。女性嘉宾如此少,“家长”不去关注女性形象的缺乏和单调,反而最在乎这么多男人里面有几个很“娘”,可见“家长”的焦虑是以男孩的立场出发的。

在一篇名为:《把这些娘炮们当成四害除了吧》的微信文章中,作者从“他们只知道追求所谓的时尚、品味……精致生活”推出“渐渐忘了……顶天立地”,“娘们儿干事磨磨蹭蹭,畏首畏尾”。将外表的女性化直接等同于不果断、不能承担责任、胆小。反应出的是认为男人强大优越而女人弱小落后的性别观念。但“顶天立地”、“果断”、“有责任感”、“勇敢”这样的美德,并不是男性特有的,也不是留短发、晒黑、练肌肉、打篮球就能拥有这些美德。

对“娘”男偶像的厌恶本质上是对女性化气质的厌恶,即一种“厌女”行为,将与女性相关的行为视为低于男性一等的,是一种性别歧视。

攻击男性“娘”,另一个动力是要惩罚性别规范的越轨者。波伏娃阐述过,女人被视为“他者”的文化建构,男人将女人作为一个参照物,用以证实自己的是“主体”和自己的优越。所以男女有别,男高于女成了一种“自然法则”,自然到人们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没有人真的可以达到男人的所有标准,总会在某些方面怀有男性气质的焦虑。当一些不符合当下主流性别规范的男性出现时,他们可能是高调的男偶像,也可能是班级里声音比较细的男孩,这些人被选中成为男人中的叛徒。通过攻击这些“叛徒”,可以维持这一套男强女弱的秩序,让自己远离性别气质焦虑,获得力量感和安全感。这样就不用去真的了解那些“娘”的男人了,也不会使自己的三观受到冲击。

95后和00后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漫画、游戏、追剧、追星……他们不再像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人,换来换去就那几个台,接触的信息更多元,并且对亚文化的接受程度高,见识可能比爸妈还广。节目一边让 jiao*yu部出通知,用权力要求学生和家长必须看,另一边请来流量明星想要讨好学生,使学生对这些意识形态不那么厌恶。男偶像们也特别积极合作,跟着喊“正能量”,“中国梦”。这种被命令看的节目本就让观众充满怒气,而节目的吃相难看连播了13分钟广告,彻底激怒了观众。学生和家长的代沟太大,本来计划给学生观众当“蜜糖”的小鲜肉,没想到成了家长的“砒霜”。既想赚钱、又想搞意识形态宣传、还想讨好差异性很大的两类观众,最后哪样便宜都没占到,还不得不出来道歉。

历史上每每遇到艰难混乱的年代,社会问题总被引向性别问题。早在三千年前周武王就用“牝鸡司晨”来讨伐商朝,意思是,女性做了男人该做的事情国家就要衰败。褒姒、西施、赵飞燕、陈圆圆……都为亡国背锅。现在只要女性的考试成绩好一些,工作能力强一些,就会有人大喊“男孩危机”。

实际上,不是男性变弱了,而是女性变强了。这并不能使他们受到鼓舞,也没听见谁说“少女man,则中国man”,因为在他们看来,男性才是国家的脊梁。男性没有全方面的比女性强是不正常的,打破了性别秩序,所以男孩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阳刚教育”。

有趣的是,我们通常不是称中国为“祖国母亲”的吗,母亲“娘”一点为什么不好呢?

这个比喻最早出现在1925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里,他将祖国比作“母亲”,将被殖民的地区比作失散的“子女”。2017年人民网的一则新闻标题为:《wai*jiao部搞了件大事情:你走到哪 祖国爸爸就跟到哪》。这种比喻当然是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即“母亲”是相对被动的,充完情感的等待;“爸爸”则是主动的,总是有力的出击。对国家的想象已经从对内的照顾养育,转向了对外的防御或进攻。例如“帝吧出征”时口号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种改变与中国经济实力变强,外交态度的变化有关。

眼下中国国强而民弱,社会处在高压而失序的状态。看看最近的社会新闻:租房住出白血病,坐滴滴被奸杀,孩子读不到义务教育,专家建议不生孩子多缴税……有人开玩笑说:黑社会都惹不起路人了,一不小心就碰到一个路人绝望得比黑社会还狠。处在缺乏安全感的焦虑和愤怒当中,很多人会条件反射般的感叹“人心不古”,习惯性思维是退回过去。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也是从现有的男权和极权文化中学习到的。仿佛回到了男尊女卑的关系,重建“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的霸主地位,自己的生活就可以稳定安康了。这其实是接受了掌权者的价值观,并站在他们立场上的发出的幻想。

这样的时代是坏的时代,也是好的时代,我赞美它的“礼崩乐坏”。此刻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女德班”和“阳刚教育”以便回到旧秩序,而是勇敢拥抱人类的复杂性摸索出少有人走过的路。

幸运的是,更多人在这方面比上一辈少了包袱,多了理解。2016年中国跨性别就业歧视第一案胜诉;多家LGBT机构都在高校里都开展关于多元性别气质的工作;高压环境里Metoo运动仍在爆破更高的天花板;这次攻击“娘炮”已经激起了从未有过的关于女性化气质讨论。也许我们没法说服男权思想的顽固维护者,但至少这样的讨论可以使更多人察觉到这些原先和空气一般自然的规则,并对它们进行思考。

美编: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