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馬化騰領銜的潮汕商幫,爲何被稱爲 「東方猶太人」?

財經評論員 馬尚田

01

老馬價值觀,有腔調的財經雜談。

每週五,我會推出“商幫”系列,為群體畫像,為個體立傳。

李嘉誠馬化騰領銜的潮汕商幫,為何被稱為 “東方猶太人”?

中國古代商幫,此前我們說了晉商、甬商,今天我要說說潮商。

如果說晉商是“匯通天下”,甬商是“反哺故土”,潮商則可用“神秘多金”這四個字來形容。

這個神秘的潮汕商幫到底怎樣藏龍臥虎?

潮汕商幫,在清朝,與晉商、徽商並列為三大商幫;在當代,更是出現了李嘉誠、林百欣、謝國民、陳弼臣、馬化騰這樣的商界巨頭。

今天的A股市場,大概有100家上市公司是潮商背景,佔全國3000家上市公司總量的3.33%。也就是說,潮汕人以全國2%的人口創造了全國3%的上市公司。很多人據此把潮商稱為東方猶太人。

據統計,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陸福布斯全球華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擁6000億元財富。

02

關於潮汕人的經商才能,史籍上明文記載。

民國初出版的《清稗類鈔》記述:“潮人善經商,窶空之子,隻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僱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不作海外鉅商矣。”

翻譯過來:潮州人善於經商,窮小子去海外謀生,空著手去,不需多年,沒有一個不成為鉅商滿載而歸的。

的確,海外的潮籍商人最具代表性。與其他商幫最大的不同是,潮商的影響是國際性的。東南亞、歐美各地華人首富幾乎全部是潮汕人。

在泰國,潮汕人達到500多萬,甚至掌控著泰國的主要經濟命脈。另有媒體統計,在2000年潮商最鼎盛時期,香港股市40%的市值為潮汕人所有。

03

據說,這和潮汕人的商業傳統深厚有關。潮汕人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海洋型性格”,自古以來就有著極強的開拓精神。

這也和潮汕商人的個性有關,潮汕人的共同特點是,膽大、敢冒險,行事作風兇悍,這也是幾個世紀以來,潮汕商幫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撐。

“三江出海,一紙還鄉”是潮汕人的真實寫照。這個可以上溯到500年前明朝時順江出海,正是這500年間出海經商,潮汕商幫成為有巨大影響力的商人。

也正是因為這1000萬海外潮汕商人,讓潮汕商幫持續不倒,而其他著名商幫,晉商、徽商等商幫在清朝末年因為政治,戰爭原因導致集體覆滅。

04

接下來,要說“潮汕一哥”李嘉誠的經商才能。

李嘉誠馬化騰領銜的潮汕商幫,為何被稱為 “東方猶太人”?


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剛退下來沒幾年。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40年前,在香港,李嘉誠主導的一場收購九龍倉的股權大戰,展示了李超人出色的商業才華。

九龍倉不是嚴格意義的倉庫,而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當時,怡和洋行是其大股東之一。

精於地產股票的李嘉誠算過一筆細賬,九龍倉舊址地盤若加以合理發展,即使以高於時價的5倍價錢購買也是合算的。

於是,李嘉誠大舉吸納九龍倉股,採取分散戶頭暗購的方式進行。到1978年3月,九倉股急速躥升到每股46港元。

九龍倉的老闆怡和洋行慌忙之中,向香港第一財團英資“匯豐銀行”求救。據說匯豐掌門人親自出馬斡旋,奉勸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

05

此時,李嘉誠做出了一個決定,順水推舟,以退為進,賣掉九龍倉股票,去爭取更大的利益。

那麼,股票賣給誰呢?船王包玉剛。

結果,二人的會晤十分愉快。包玉剛很快就悟出了李嘉誠的精明之處,李嘉誠在用包玉剛所需要的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這一轉讓,可真是一家便宜兩家的好事。

兩個同樣精明的人一拍即合,協議就這樣簽訂了:李嘉誠把手中的1000萬股九龍倉股票以三億多的價錢,轉讓給包玉剛。包玉剛協助李嘉誠從匯豐銀行承接和記黃埔的9000萬股股票。

這場被後來奉為傳奇的“聯手”,直接影響九龍倉從一家英資企業變為船王的家族企業,又間接促成了李超人成功吞併另一家英資企業“和記黃浦”,使得英資在香港的勢力格局漸成潰敗之勢。

九龍倉一戰,成為商戰的上乘典範,李嘉誠是最大贏家。誰說商戰只能是你死我活,為何不能是多贏的格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