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什麼深意呢

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出自於《列子》,這本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書籍,其中蘊含著許多的人生哲理,這句話同樣蘊含著人生哲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眼睛如果太好了,甚至看清渾濁河水中魚的數量,這樣的情況是不吉祥的,這種人往往會遇到很多不幸的事情,或者因此而瞎了。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什麼深意呢


在歷史上有一個記載,孔子有一天帶著自己的一幫弟子,前往去泰山,看泰山的雄偉之勢。當他們走到魯國東門的時候,孔子1就說道,東門好像有一條白布在走路,然後就問身邊的弟子是否看到,其他弟子都說沒有看到,唯獨顏回回答說那時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在走動。孔子當時聽完後,看向顏回,搖了搖頭,就嘆口氣走了。原來孔子知道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從側面知道顏回讀書太用心,這樣是會傷了元氣的,結果就是不是眼瞎了,就是不長壽,最後顏回只活了四十歲就去世了。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什麼深意呢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就是,做人精明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人太精明瞭,就會變成壞事。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就是你為人太過精明,結果導致把什麼事都看得一清二楚,會因此得罪很多人,可能你是出於好心,結果卻因為太過精明把什麼話都說了出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在某些方面還是要假裝不知道,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太多的煩勞而煩勞。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什麼深意呢


實際上,交朋友也是這樣,如果你把什麼事都看到太透了,你朋友在你面前什麼秘密都被你知道了,還被你說出來了,這就會導致你們之間出現間隙,甚至最後因為此時分裂。所以有時候看到了,明白了,卻沒必要全部說出來,有些事情只要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了。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什麼深意呢


就好比三國時期的楊修,他多次在曹操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華,但是真的沒有知道曹操要表達的意思嗎?曹操身邊那麼多能人異士,比楊修聰明的人多了去了,為何他們沒有揭穿曹操呢?因為他們明白曹操要幹什麼,自己主要最好就行了,完全不必要顯露出來,這樣的人才是被人所喜歡的類型。而不是天天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多麼優秀,這樣只會讓人厭惡,就相當於小人得志一般。

楊修的死正好應察見淵魚者不祥這句話,把問題看太清不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