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文章底部附最新《裝飾裝修GB50210-2018》標準電子版下載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JGJ80-2016強制性條文彙總

4.1.1 墜落高度基準面2m及以上進行臨時作業時,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防護欄杆,並應採用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

4.2.1 洞口作業時,應採取防墜落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小於500mm時,應採取封堵措施;當垂直洞口短邊邊長大於定於500mm是,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高度不小於1.2m的防護欄杆,並應採用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 ,設置擋腳板;

2、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為25mm~500mm是,應採用承載力滿足使用要求的蓋板覆蓋,蓋板四周擱置應均衡,且應防止蓋板移位;

3、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500 mm~1500mm時,應採用蓋板或防護欄杆等措施,並應固定牢固;

4、當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大於等與1500mm時,應在洞口作業側設置高度不小於1.2的防護欄杆,洞口應採用安全平網封閉。

5.2.3 嚴禁在未固定、無防護設施的構件及管道上進行作業或同行。

6.4.1 懸挑式操作平臺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操作平臺的擱置點、拉結點、支撐點應設置在穩定的主體結構上,且應可靠連接;

2、嚴禁將操作平臺設置臨時設施上;

3、操作平臺的拉結應穩定可靠,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8.1.2 採用平網防護時,嚴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網代替平網使用。

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方案

一、施工安全防護部署和防護方法

對臨邊、洞口、懸空和交叉作業、安全網張掛及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作出明確具體規定,並考慮到季節、環境及天氣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如大風突至、火災洪水等。

二、具體防護方案

(一)洞口防護

在建工程的樓梯口、電梯口、通道口、預留洞口按規範要求進行防護。並且有醒目的示警標誌,夜間有紅燈示警。

1、樓梯口防護

樓梯扶手在樓梯踏步拆模後及時安裝,否則,應沿樓梯設置1.0~1.2m高的護身欄杆。防護欄杆應符合規範規定,整齊牢固,與現場規範化管理相適應(具體詳見下圖)。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樓梯安全防護

2、預留洞口、坑、井防護

(1)按照《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JGJ80-91)規定,水平

孔洞短邊尺寸大於25mm的,豎向孔洞高度大於750mm的都要進行防護。

(2)樓層、屋面等平面孔洞邊長小於500mm者,可使用堅實蓋板固定蓋設;平面洞口短邊長500~1500mm者,可使用鋼筋網或水平安全網進行防護,上鋪遮蓋物;平面洞口短邊長1500mm以上者,先在洞口四周設置防護欄杆,並在洞口下方張掛安全網,也可搭設內腳手架。各類洞口防護的具體做法,要在一個施工現場形成定型化,不允許由作業人員隨找材料蓋上的臨時做法,防止由於不嚴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隱患。

(3)牆面等豎向洞口,可用工具式或固定防護門,內柱間距不得超過1.5m,也可採用防護欄杆或砌體材料暫時封完備。

3、通道口防護

(1)在建工程地面入口處和施工現場,在施工人員流動密集的通道上方,應設置防護棚。

(2)防護棚的寬度應大於出入口,長度根據建築物的高度設置。建築物在24m以下時,防護棚長度不小於3.0m;建築物高度在24m以上時,防護棚長度不小於5.0m,並且防護棚頂部應搭成雙層結構,層間距不小於700mm。安全防護棚要滿鋪一層模板和一層安全網,側面用鋼筋網做防護欄板,高壓電線線路側面和上方採用竹杆和模板搭設隔離牆和防護棚。

見下圖: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防護棚做法圖

(二)臨邊防護

深度超過2.0m的土方施工臨邊、尚未安裝欄杆的陽臺門、框架工程樓層的周邊、轉料平臺的兩側邊、樓梯臨邊、女兒牆的屋面周邊等,當高處作業時,工作面的邊沿沒有圍護設施或雖有設施但其高度低於800mm的,都應進行防護。

主體施工階段

1、主體施工期間,每層模板拆除的同時立即補充該層的臨邊防護欄杆,欄杆要牢固可靠,上橫杆任何一處都要能承受來自任何方向的12KN的推力。欄杆下設高180mm厚20mm踢腳板,防護檣杆立杆間距除應計算外,不宜超過2.0m。

2、對轉角處及一些難以設固定防護欄杆的地方,砌一道1.2m高的磚牆作臨邊防護。

3、轉料平臺要設置1.0~1.2m的防護欄杆,欄杆外掛密目網封閉,底部四周鋪180mm高擋腳板,平臺板為50mm厚木腳手板。

4、腳手架內側與建築之間的空隙用厚度為50mm的木板滿鋪封完備,與施工樓層形成整體,防止落入落物。

5、做好“五臨邊”的防護工作,五臨邊指陽臺周邊,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外側邊。“五臨邊”必須設置1.0M以上的雙層圍欄或搭設安全網。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電梯井口防護示意圖和樓梯、樓層和陽臺防護示意圖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屋面樓層臨邊防護示意圖

三、加強安全監督與檢測,規範施工現場的防護用品

施工企業必須從進貨的關口把住產品質量關,保證進入施工現場的產品是合格品,並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的管理,按規定配備個人安全防護用品,認真教育,嚴格檢查,督促職工正確佩戴使用。

(一)安全帽

1、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應符合《安全帽》(GB2811-89)國家標準。安全帽需經常進行檢查,有異常損壞、裂痕等應立即收回停止使用。每年度將使用中的安全帽按標準規定進行檢查試驗,凡不符合要求的要堅決報廢。

2、安全帽承受和分散落物的衝擊力,必須滿足國標要求。在保證承受衝擊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輕越好,重量不應超過400g。

3、帽殼採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於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為10~55mm,其餘部分帽沿尺寸為10~35mm。

4、每頂安全帽上應有:製造廠名稱、商標、型號、製造年月、許可證編號等。每頂安全帽出廠時,必須有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

5、佩戴安全帽時,必須繫緊下顎繫帶,防止安全帽墜落失去保護作用。不同頭型或冬季佩戴在防寒帽外時,應隨頭型大小調節緊牢帽箍,保留帽襯與帽殼間緩衝作用的空間。

(二)安全帶

凡在距離基準面2.0m及2.0m以上高處作業,無防護設施時,必須繫好安全帶。

1、安全帶應符合《安全帶》(GB6095-85)要求,安全帶的帶體上應縫有永久字樣的商標、合格證和檢驗證。合格證上應註明:產品名稱、生產年月、拉力試驗、衝擊試驗、製造廠名、檢驗員姓名等。

2、安全帶一般使用五年應報廢。使用兩年後,按批量抽驗,以80kg 重量,自由墜落試驗,不破斷為合格。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或隨意更換。當需要更換新繩時,應注意加繩套。

3、安全帶使用中應做垂直懸掛,高掛低用較為安全,當在水平位置懸掛使用時,要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不宜低掛高用;不應將安全帶的繩打結使用;不應將鉤直接掛在不牢固物或直接掛在非金屬繩上,鉤子必須掛在連接環上使用,防止繩被割斷。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帶繩長限定在1.5~2.0m,當使用大於3.0m的長繩時,應加緩衝器。

(三)安全網

安全網的規格、材質必須符合《安全網》(GB16909-1997)和《密目式安全網》(GB5725-1997)國家標準,耐貫空性試驗、衝擊試驗符合要求。每張安全網出廠前,必須有國家指定的監督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

1、在建工程外側必須使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1)外腳手架施工時,隨腳手架的升高使用密目網封完備;

(2)裡腳手架施工時,在距離建築物外側100mm搭設單排腳手架,隨建築物升高(高出作業面1.5m)用密目網封閉。當防護架與建築物之間距離尺寸較大時,在做好腳手架圍護的同時,做好腳手架與建築物每層之間的水平防護,防止從中間空隙墜落。

(3)懸挑腳手架施工時,除用密目網將升降腳手架或懸挑腳手架進行封完備外,還應對下部暴露出的建築物門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間的臨邊,按臨邊防護的標準進行防護。

(4)密目式安全網嚴禁作為平網使用。

2、安全網的繫繩綁在支撐物(架)上,應符合打結方便,連接牢固,易於拆卸的原則。密目式安全網安裝時,每個環扣都必須穿入符合規定的纖維繩或12~14號的鉛絲。

(1)平網安裝時繫結點應沿網邊均勻分佈,每個系點用一根獨立的繩連接,繫繩要連接牢固而又容易解開,受力後不能散脫,筋繩要連接在支撐架上。

(2)立網要牢固紮結,固定點的距離應不大於500mm,上下兩片網之間的拼接要嚴密。

3、安全網支設完畢,經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

四、落實各項培訓教育制度,提高職工素質,杜絕違章作業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它貫穿於從開工至竣工的施工全過程,施工企業應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積極進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通過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尤其是農民工的培訓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職工做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

1、公司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範、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等。

2、項目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現場環境、工程施工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3、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剖析、安全紀委和崗位講評等。

4、堅持班前安全活動,針對班組專業特點和作業條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對施工方案進行細化和補充;二是要將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項說明,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5、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檢查。工程項目經理部的管理人員和專職、兼職安全員,要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和職責分工,嚴格執行定期安全

檢查制度,並經常進行不定期檢查。對於發現的問題和事故隱患,要按照“定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進行及時整改,並按時複查,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6、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項目應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新崗位的安全教育。建築工程在施工全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施工的安全問題,發生高處墜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一是洞口及臨邊安全防護不嚴,防護欄杆、密目網、兜網防護不到位,不嚴密,存在漏洞和死角;二是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差,存在僥倖心理,違章作業,冒險蠻幹等。因此,為了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制定有效的防範措施,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五、其它技術措施

1、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後方可上崗,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偑戴和使用。

2、按類別,並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誌懸掛於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

3、高處作業前,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杆以黃紅(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在施工現場的主要通道,搭設嚴密的防護擋板,每一層搭設一道水平安全網。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以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並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後,方可實施。

4、施工電梯機應有完好的停層裝置,各層聯絡要有明確信號和棪層標記,司機能清楚看到操作者進料和出料,對講通訊裝置必須是閉路雙向電氣通訊系統,司機能與每一站通話,上料口應裝設有連鎖裝置的安全門,同時採用斷繩保護裝置或安全停靠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滿鋪並固定牢靠,兩側邊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杆和擋腳板,並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兩側。施工電梯嚴禁超負荷運行,嚴禁帶病運行,嚴禁無證人員操作。

5、塔吊按有關規定編制安裝拆卸施工方案,單位負責人審批簽字。使用前應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後,方可作業。

6、卸料平臺要用鋼管進行搭設,並按結構計算和施工方案進行搭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腳手架連接。平臺的鋪設應便於小車通行,並嚴

禁向施工電梯傾斜。作業平臺上嚴禁超載,並標示平臺的使用荷載。

7、吊籃懸掛機構的結構件應選用鋼材或其他適合的金屬結構材料製造,其結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持證上崗的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安全帶;安全帶應掛設在單獨設置的安全繩上,嚴禁安全繩與吊籃連接。

8、工程外牆腳手架搭設必須嚴格按照《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130—2011)及施工方案施工,每搭設一層必須經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後才能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腳手架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不能超載,腳手板應鋪設嚴密,下部應用安全平網兜底。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任何杆件。腳手架外側應採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全封閉,不得留空隙。密目式安全網應可靠固定在架體上。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築物之間的空隙大於15cm時應作全封閉,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通道,不得攀爬架體。嚴禁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嬉戲打鬧,材料工具不得隨意亂拋亂扔,吊運材料工具的下方不準站人。施工腳手架必須認真把好十道關口。

(1)材質關:嚴格按規程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如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能有裂縫、結疤、分層、硬彎、毛刺、壓痕和深劃邊,鋼管面層必須塗防鏽漆。

(2)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杆、橫杆、掃地杆、剪刀撐、欄杆等。

(3)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並經常清除板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木跳板厚度5~7cm。

(4)欄護關:腳手架外側和鈄道兩側必須設1m高的欄杆和立網。

(5)連結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於7m的架子,必須與建築物剛性連結,達到架子不搖晃。

(6)承重關:一般腳手架均布荷載不得超過270kg/m2,用於裝修工程時,架的荷載不超過200kg/m2,特殊用途的架必須經計算和試驗確定承重荷載。

(7)上下關:必須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鈄道、跑道)或階梯,嚴禁作業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以免造成墜落事故。

(8)雷電關:①凡金屬腳手架與10kv高壓輸電線路,水平距離必須保持5米以上,或者設置隔離防護措施;②一般電線嚴禁直接捆在金屬架杆上,必須捆紮時,應加墊木隔離;③凡金屬腳手架高於周邊避雷設施時,架間每隔24米設一個避雷針,針端要高出最高架杆3.5m。

(9)挑梁關:懸吊式吊籃腳手架,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和立網外,挑樑架設要平坦和牢固。

(10)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後,工長必須組織架工和使用架子的工種負責人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方準上架操作。

9、模板工程在綁紮鋼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時應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應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的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並不得超過設計計算要求。模板高空臨邊要有足夠的操作平臺和安全防護,特別在平臺外緣部分應加強防護。安裝模板應按工序進行,當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後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拋擲模板。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搭設好牢固操作平臺,並在下面設置作業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靠近的安全標誌牌,拆下的模板應集中吊運,並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扔。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統一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而墜落。砼澆築前必須做好模板系統內人員的清場工作,澆築期間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模板系統下。

10、安全防護設施、施工電梯、卸料平臺、腳手架、模板等工程都要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簽字後方可作業。

六、應急處置

1、應急處置程序

(1)應急救援人員在展開救援工作前,應查清墜落受傷人員所處位置、環境及其安全狀況,如:立即停止救援區域其它施工作業,對有可能墜落的物品、材料應採取固定或隔離措施,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確認救援路線是否暢通,有無擴大傷害的危害等;

(2)遇到受傷人員墜落懸掛在高處時,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穿戴好安全帶,通過安全通道方可施救,嚴禁隨意攀爬腳手架及其他建築房屋等;

(3)救援人員應及時將傷員搬移到安全區域,遇有外傷的,應立即採取包紮、止血措施,防止傷員失血過多,遇到肢體有骨折的,應就近採取適當木板條將骨折部位固定;

(4)待急救車輛趕到現場後,立即協助救護人員將傷員搬移至急救車輛上,並指派專人護送。

2、事故報告流程

(1)聯繫方式及聯繫人員

應急救援組負責人:

應急處置指揮組長:

應急救援指揮辦公室:

(2)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現場應急救援組負責人報告,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向項目部應急處置指揮組報告,應急處置指揮組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辦公室報告。遇情況緊急時,項目部應急處置指揮組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採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七、注意事項

(1)救援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必要時佩戴安全帶、防滑鞋等,以便進行高處施救;

(2)處理外傷時應保持個人整潔,必要時對手部進行消毒處理;為傷員包紮傷口時,必須進行傷口消毒,防止感染;

(3)事前必須進行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所有人員必須瞭解應急器材的存放位置,救援組人員應熟悉掌握應急器材使用方法,防止操作不當,造成事故擴大;

(4)自救和互救時要注意:一是令行禁止,統一指揮,服從管理;二是在自救和互救時,加強協作配合,現場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必須與互救負責人保持良好的溝通,有效指定救援方案,並組織實施;

(5)現場應急指揮組根據現場人員傷亡情況,在第一時間內確認人、財、物、機等多方面的應急處置能力,需要外援處置的,立即報公司應急小組確認,也可以與地方應急處置機構取得聯繫,請求應急處置援助;

(6)應急救援結束後的注意事項:必須保持現場原始狀態,等待分公司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現場勘查,得到拆除現場、恢復工作的指令後,方可恢復工作。

(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在應急處置施救過程中,必須保持原始狀態,被移除或者拆除的物品、材料,必須做好狀態標識。

八、應急設備、物資清單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土建施工中的36個重要規範精細化施工工序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頭條號:帕克白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