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將要搬到西安哪個地方?

宏超說史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最早創建於上海市,創建之初並不叫交通大學,後來更名為交通大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經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移至陝西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日的西安城比以往擴大了很多,之前西安交通大學坐落位置已經是今日西安城的市區了,然而西安交通大學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西安交通大學有興慶、雁塔和曲江三個校區,現有教學用地已經不能滿足現狀了,畢竟西安交通大學要想在原校址擴建學校首先成本太高,其次附近並沒有合適的地,所以西安交通大學將要搬到新校區去。


對於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區的地址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到底位於西安哪個地方呢?


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區項目地址位於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距離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30公里,距離機場25公里,地鐵5號線快速通達,這個地方位於咸陽秦都區、西安戶縣以及西安長安區交界的地方。


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址整體建設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於2018年完成並投入教育板塊使用,第二期於2020年全面建成,屆時將會有更多研究院和師生以及實驗設備等入駐。


新校區擁有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以後西安交通大學能夠更好的招收更多的學生,培養更多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決勝網



江湖尋味秘籍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區)

記得十幾年前去西安玩了半個多月,就逛了西安很多高校。

西安交大,作為西安的圖騰和精神象徵,是必逛的高校。

當時就感覺到西安交大校區,擁擠在市區幾十年了,空間太狹小了,其實並不利於西安交大的發展。而且,當代大學,尤其是理工科大學,需要現代化的升級,跟需要在新校區發展。西安交大的新校區,從長遠發展來說,是好事一件。不能單純從短期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來考慮,武漢的華科幾十年前,建設在郊區,還是發展起來了。

科技創新港佔地4000畝,與新校區融為一體!

理、工、醫、社科四大方向23個研究院遷入!

2018年建成!!!距離本部30公里。

項目整體建設期六年,分兩期進行,一期2018年9月科研、教育板塊投入使用,二期2020年全面建成。“預計兩年後,大規模的實驗設備、師生和研究人員將全部入駐。”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智慧學鎮項目

項目選址於西鹹新區灃西新 城西南區域,4000畝,建築總面積300萬平方米以 上,建設科研、教育、轉孵化、綜合服務配套4個功能板塊,建設“創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 顯、國際交流廣泛、公共服務完 善”的創新高地,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交大樣板,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西鹹範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陝西引擎。

2017年2月開工的科創基地一期項目,位於科研教育板塊,主要包括理、工、醫、社科四大方向23個研究院,規劃建設科研樓群和學生生活區,配套建設市政、能源、景觀、信息化和文體設施等,將於2018年建成。

在灃西新城的西南角,在高橋鄉再往西一段距離,這個地方屬於咸陽秦都、西安戶縣、西安長安區交界的地方。


5號線交大創新港站。地鐵5號線2期2016年動工,2020年建好。

搬遷到新校區的西安交通大學,會更加現代化會吸引更多的人才!!!

祝福西安交通大學發展得越來越好,為西安的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提供動力!!!


金鏟子



做為一個熱愛西安、關心西安發展的人,我感覺應該把西安交大對面的興慶宮劃歸學校!這樣既解決了學校擴大後,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讓興慶公園得到更多的容貌和內涵上的提升!

【西安交通大學始於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內遷西安,為西安交通大學。截至2018年1月,學校設有興慶、雁塔和曲江三校區,有27個學院、9個本科生院,有87個本科專業,28個一級學科、15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5個一級學科、24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校生42000人,研究生19000人】

【興慶宮公園佔地面積約一千畝,其中湖面200畝,於1958年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它是唐玄宗李隆基作太子時的舊宅,是唐玄宗時代的國家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上演李隆基和楊貴妃悽美愛情故事的地方】

1、在交大西遷之初,西安市政府為了廣大師生能夠很好的適應西北的地理環境,在原興慶宮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和完繕,興建了興慶宮公園。在改革開放以前,乃至整個八、九十年代一直是西安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公園,。在碧波盪漾的興慶湖上泛舟,一直是西安人最愜意的事了!一到節假日,公園內胸前佩戴校徽的西安交大的師生隨處可見,或三五成群的席地而坐,或在湖邊散步聊天,或撐開畫架採風寫生,或引弦低唱,撒下多少青春美好的回憶!


2、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更大更精彩的人造景觀的扎堆出現,西安市民有了更多的出行散心的遊玩去處!而且住宅小區的品質也不斷提高,大家足不出戶也可以看到賞心悅目的美麗風景了!興慶宮無論從硬軟件上都落後很多,也漸漸淡出了市民的生活!每天早晚除了一群群扭秧歌、甩鞭子、大合唱的老年人,很少看到年輕人的影子了!而興慶宮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依然是交大人最好、最方便的休閒遊玩選擇!

3、在北大漫步未名湖畔,在清華感受清華園裡荷塘月色!每一個高大上的知名學府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味道!那些校園裡伴隨著青春回憶的地方,永遠都是學者筆下最浪漫的故事,也深深留在了學生的記憶裡!牛津大學裡的百年小橋,廈門大學裡氣勢恢弘的紅頂屋,劍橋大學裡高聳的學塔,有文化底蘊和厚度的地方永遠吸引著夢寐以求的莘莘學子!


4、節省成本,因為兩地一路之隔,直接打通地下通道,保留原來的門廳和校門。像北大一樣,可供遊人參觀出入,把學校建在公園裡,把公園化在校園中!起碼在國內和沒有哪所大學有這麼大的體量?

5、不要人為的去把一個發展成熟的校園,強行拉到一個人跡罕至,一片空白的新城區去,如果只是一味追求gdp,追求政績,為了建設而建設,我看還是算了吧!讓幾萬師生員工去拉動當地的經濟增長,代價太大了吧!多考慮從事物原來的基礎上想辦法挖掘潛力,讓內在價值不斷的最大化,才是我們真正面對的問題!

5、牽扯到交大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我們贏在了起跑線上,明顯跑的越來越吃力了,後勁不足!60年來,西安交大根植西北,為祖國建設事業輸送了上百萬的骨幹人才,我們更要好好呵護它,珍惜它!


此間春來早


作為一個長安的教師,我提一個建議,不要再佔用平整肥沃的土地了,君不見長安中西片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蕪、閒置,等候徵遷,這在四十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事。中國,能種糧食養活人的土地真的不多了。為什麼不將住宅區、學校、機關單位、城市遷往土質貧薄的東部臺塬地區呢?那裡風景優美,建築高低有層次,運動強度適合學校的年輕人好動的特點。所以這樣既保護了可耕地,又讓學校風景優美,土地面積大而價錢便宜,還間接扶助了貧困地區群眾,何樂而不為呢?


故鄉那片愁雲






早安林莊


據說交大搬遷是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因為雄安新區要搬清北,但是沒人願意去,國家在去年多次提出交大西遷精神,就是為了給這些學校看的。當然西交自己本來也沒錢搬,陝西省也沒錢,這下順水推舟國家掏錢,索性搬了,一來改善教學環境,二來做個表率給其他學校看。各取所需,所以進度極快!


銀蛋蛋無敵


老大!西安交通大學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渭河邊建立了交大創新港,佔地規模比較大,目前48棟單體建築已經封頂,規模150多萬平方,沒說學校整體搬遷啊。交大創新港建成以後,應該有科研教學相關體系入駐,而且地鐵5號線直達。以後會不會擴建,目前還不清楚。


王豆豆的雞零狗碎


麼說要搬嘛,誰提的問題?有個產業研究園進入西鹹新區。並不是學校要搬吧。誰知道更詳細的,說說!



三秦曉露1


國家可用的好耕地已經不多了,西安原來的二環,三環周邊都是種菜,產糧的優質地塊,運輸方便,節約了運費降厎了成本,老百姓也德到了實惠,相比較西安市的東部塬區土地貧脊因不能灌溉而成真正的靠天吃飯,因次是否考慮把學校遷到塬上去,這樣既可帶動當地經濟又利於綜合發展,再有塬上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森覆蓋率高,滻灞河繞塬而過,更有著名的荊峪溝風景區穿塬而過實為學子們安心求學的不二之選,望有關部門前來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