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日被外媒AnandTech曝光的「跑分作弊」事件,華爲是怎麼解釋的?

cnBeta


我想對這問題 描述的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吧!

麒麟980發佈之後mate20以及一大批新機上市之機,突然出現一大堆基於舊款產品的負面新聞,想必菊廠市場部門很是頭大,今天本應該是微軟 華為芯片 為主題的的聯合披露活動,微軟與華為在AI方面要進行一個深度的合作,這彰顯了雙方對於AI技術的重視,兩大科技巨頭的結盟也勢必行業結構產生影響。

實際上,單說性能調度,p系列因為機身過於緊湊一直比較保守,採用p系列主板的產品自然會追隨它,而另一款旗艦mate系列就比較穩重,從950時代開始,無論處理器本身如何,mate系列在性能與續航的平衡一直是一包括iPhone在內的同期中的最優秀的一員,最近兩年開始成為最優秀的,另外既然mate能夠做到優秀,系出同源的p系列其實也不是很差,沒有輿論導向的那麼誇張吧。

跑分軟件測試的是理論性能,而整機性能確實也一定程度上能夠通過跑分軟件的測試來表徵出來,但是我想提醒的是,跑分軟件的測試體系所考量的指標,綜合起來構成一個產品的話,絕大多數情況下絕對形不成一個好產品,真正的好產品的定義,是產品團隊根據目標人群的核心使用需要,對馬力,續航,拍照,音質,手感,外觀等各項物理指標,做綜合選定,尋求出來的一個滿足核心人群的最優解,所以你看很多在娛樂兔,以及其他跑分軟件上表現並不特別優秀的產品,在現實中卻長期擁有極高的口碑#大王閒話#

以上為大王我對產品規劃的理解,引用,抄襲時請尊重本人腦力勞動,拜請註明出處。

以下為當事人雙方的的溝通後的表達:

鑑於微博上很多同學對於手機跑分問題十分關注,併產生諸多誤解,因此華為本週就此事和UL(3DMARK母公司)就跑分方法進行全面討論,並就下一步合作達成了積極共識,現將雙方的聯合聲明公佈給大家: ​​​

本週,華為和UL(3DMARK母公司)就跑分方法進行了全面討論,並就下一步合作達成了積極共識。

討論中,華為向UL解釋了當前華為智能手機的AI智能調度機制,由於不同場景對性能的要求不同,最新版本的華為智能手機系統可以通過AI智能調度等先進技術,使硬件性能得到充分發揮,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體驗訴求。

UL理解華為的用意,但對華為在跑分場景中默認啟動“性能模式”,表示有異議。UL規則要求設備像啟動其它應用程序一樣啟用常規的跑分模式。

為了尊重用戶的選擇權,華為將在EMUI 9.0版本中把“性能模式”開放給用戶,這樣用戶即可選擇在有需要的時候開啟該模式。

雙方還討論了當前業界通用的跑分測試方法。UL和華為願意和業界夥伴共同努力,不斷優化跑分測試標準,以便更好地滿足行業,媒體和消費者的需求。

為避免對當前跑分結果產生混淆,UL和華為討論後,一致決定將暫時下架一系列華為設備的跑分數據,並在華為授權其所有手機用戶可訪問“性能模式”後恢復分數。


神馬愛數碼


外媒 AnandTech 指出,該公司的設備,包含了會在檢測到特定軟件時、專門提升時鐘速度,以增加基準測試得分的技術。

不過此前,一加 3、一加 5、魅族 Pro 6 Plus 等設備,也都使用過同樣不道德的伎倆。2013~2014 年間,三星和 HTC 也被人揪出來過。

AnandTech 審查了華為最近推出的基於麒麟 970 SoC 的榮耀 Play 智能機,結果發現在啟用 BM 檢測時,基準測試的成績存在巨大的差異。

此時它會忽略 TDP 建議,增加手機的功耗 —— 從 4.39W 飆升至 8.57W 。

在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上,華為消費事業部軟件總裁王成祿博士稱:

跑分不反映實際使用狀況,他更傾向於採用接近用戶體驗的標準化基準測試。

至於涉嫌作弊一事,王博士表示:

其它 Android 設備製造商也是這麼幹的,這種分數上的誤導,在國內是很常見的做法。

我們始終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基準測試得分 —— 特別是,智能手機的跑分與用戶體驗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

華為智能機採用了 AI 等先進的技術,以優化包括 CPU、GPU、NPU 在內的硬件性能。

作為行業領導者,華為希望與合作伙伴共同尋找“能夠準確評估用戶體驗”的最佳基準。

在標準的基準測試場景中,一旦華為的軟件識別出了跑分 app,就會智能地匹配‘性能模式’,以爆發最佳的性能。

不過華為計劃為用戶提供‘性能模式’的訪問權限,以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


cnBeta


不愧是高通MARK,在麒麟980呼聲震天、華為前進步伐的速度前所未有的時候,這高通MARK就跳出來了。這美國軟件明顯就是為高通背書的,甚至說跟它隨美國政府步伐都不過分。如果你說菊花偷改分數使得分數高於極限性能那才叫作弊吧,跑分時自動去除溫控這也叫作弊麼#(噴) ?難道跑分也一定要保持和平時一樣的45度溫控才不叫作弊?那還測個毛線#(噴) 。如果跑極限性能都是作弊,那麼845和9810算什麼?9810的GB4跑分4000,跑分時睿頻的媽都不認識,日常卻跑2.2甚至2.0,高分低能的代表,高通845也是一樣,跑分全力跑,可是小米8和2S日常又是什麼降頻樣沒個BI數麼,這又是什麼???跑分本來,歷來就是測試最高性能的,跑分時候又不記錄溫度項目和能效項目,不跑極限性能難道還要跑日常的2.0頻率甚至1.8頻率?

麒麟980弄的高通緊張兮兮,危機感四伏(本來高通8系列出貨量就不如麒麟970了,這一次980簡直就是一聲棒喝),PPT都沒有就弄一個855的模擬跑分出來了,這次傳統的高通MARK跳出來單黑華為,其中意味,很有趣。話說華為和高通以往關係還很好的,這次被這樣的惡意單黑,不知道華為會不會憤怒。#(吐)


我不兇人


樹大招風,華為用它的親身經歷,完美的解釋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最近,華為又陷入了一場風波之中,外媒指出華為涉嫌“跑分作弊”,不得不說,AnandTech是手機行業的“紀檢委”嗎?

而華為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並且公開承認了這一質疑,並沒有遮遮掩掩,此外華為補充表示他們始終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基準測試得分,所以華為也是直接了當的回擊表示:智能手機的跑分與用戶體驗之間沒並沒有特別大的聯繫。

個人覺得,關於跑分作弊的問題,已經是國內手機市場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或者說已經是大家都明白的老規則了,其實不止華為,一加、魅族在去年也曾被曝跑分作弊三星和HTC也同樣也有類似作弊行為。而雷軍也成了跑分應用安兔兔的法定代表人,也讓人一度懷疑安兔兔會過於的偏向小米。


所以個人覺得,目前的行業“規則”如此,關於手機性能的跑分可以作為大家購買手機的一個參考,切勿不信,也切勿全信,畢竟就如華為所言手機體驗感還是重中之重的,不過如果有一天跑分檢測能夠完全的公正,透明,或許會更好些吧!也能更權威些呢!


界動傳媒


看看別有用心垃圾組織怎麼黑華為的 連高管都出現了。 有預謀的 網絡黑社會,國家應該嚴打,某米作為只能說是無恥致極。就像瘋狗一樣。讓吃瓜群眾知道真相。垃圾可以滾了



西邊的海


滿血麒麟970的mate10 2914 殘血麒麟970 榮耀10 2895 滿血960 mate9 1948 這公司牛逼 拉屎居然不會擦屁股 子公司 打臉 母公司 你至少 學雷兔兔啊 全部加分 華為的加少一點 不就行了 現在 去年的機型 跑分跟今年的差六七十分 你說今年的做弊 多加了百分之47 😂😂😂😂😂 然後你說 麒麟970跑分只有一千多 還不如 麒麟960 你逗誰? 還有一加曾經 超頻跑 貌似沒下架呀! 怎麼回事?






我是你爺爺啊


我感覺這好比汽車比百米加速,使出全部能耐跑出最短時間,跑出極限轉速,這是發動機的能耐。你能說正常使用不會這麼跑,這是作弊嗎?


HardMan007


跑分作假還被外媒暴光披露始終是不光彩的事,不僅有損企業信譽還有損國格,華為要做自信坦蕩有大胸懷的企業,靠些小手段請自媒體,海軍,不正當公關畢競不是正途,希望華為一路走好,正視企業聲譽,勇於剖析不斷前行!


先生駕到


我不是專業人士,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這家外國評測機構的說法,測試不能發揮最大性能,否則就是做弊,那我就奇了怪了,不測最大性能測什麼,難道比誰更慢,好像奧運會跑步比賽,誰贏了就說你平時走路沒這麼快,你作弊取消資格一樣,這麼白痴的理由都能想出來,看來高通金主投資很大啊,國內還有一堆慕羊犬和無良媒作拼命炒作,真是智商堪憂!


不會說話的張先生


面對來勢洶洶的麒麟980,美國高通旗下的狗自然會坐不住。學習小米雷兔兔模式黑競爭對手。而且黑的還很拙劣:指責華為跑分識別跑分軟件去除恆溫調控火力全開跑分,最後導致手機受損?第一,你跑分測試的是什麼?測試項目內容是什麼?難道你的跑分軟件只測試日常跑分?那你測試gpu的目的是什麼?現在誰家的手機玩遊戲不是火力全開?是啊芯片識別手機過熱降頻就卡頓了。那時候跑分降低你是不是又該指責麒麟垃圾了?原來你的跑分軟件只允許高通火力全開,麒麟就必須裝個“殘疾人”才合適。這種雙標評測誰還會信服你?現在手機市場都在用跑分app來衡量一部手機的好壞,但又有誰來衡量跑分軟件的好壞了?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裝牌坊的婊子現在是越來越多,現在還有哪個跑分app是單純的跑分工具?依我看像雷兔兔,AnandTech這類裝婊子的娛樂工具壓根就沒有資格存在網絡市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