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國內旅遊最美湖景推薦——與神耳語的地方「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咸水湖,納木錯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1920多平方公里,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

那木錯湖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素有西藏的聖湖之稱,馬年轉山,羊年轉湖,轉納木錯湖,祈福多多。聖湖-納木錯湖與念青唐古拉山峰,傳說中的夫妻相守,相望,不離不棄。

納木錯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於約7000萬年前開始的造山運動中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板塊相擠壓而隆起的產物。根據地質學的勘測資料和科學考察,納木錯地區屬拉薩地體,以至少10億年前的前寒武紀陸殼構成基底,經過漫長歲月,約在晚侏羅紀增生到部分羌塘地體上面。

納木錯是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是經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巖線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

西藏那曲納木錯湖宛如藍寶石一樣寧靜誘人。進入冬季,納木錯湖風光依然美不勝收,湖水在藍天的映襯下,像藍寶石一樣散發著迷人的色彩,吸引著人們目光和腳步。

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它的東南部是直插雲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措”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

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經典中記載:“納木錯有七十二個聖地”。後來納木錯成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島上的札西寺。香火旺盛。每當藏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來朝聖”。


波密古鄉湖位於波密縣古鄉古村,距離波密縣城33公里,距離林芝地區210公里,湖面海拔2600米,長5公里,最寬處2公里,最深處20多米,面積2萬平方米,是一個淡水堰塞湖。這裡是雪山,草地,和一年四季常綠的原始森林的完美結合。位於藏東南的林芝地區波密縣,良好的氣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讓這裡成為西藏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

納木錯還是預卜兇吉禍福的聖湖,據說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邊的山丘,即可見到湖中的靈異現象,因此,過去這裡常成為藏傳佛教進行圓光卜的場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聖,以湖中顯現的靈異景象來預卜未來。 關注“黃小花盤點”,每天一篇盤點,擴充你的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