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鄰居的記憶

自我記事起,我就居住在一個非常熱鬧的宿舍區。

我父母工作的單位,是一個大單位,成立之初,招入了很多應屆大學生,他們一起住在宿舍裡,前後腳的結婚生子。

宿舍樓一般是五個單元、五層高、用現在的話說是一梯三戶,每戶是小小的套二房,幾乎每戶裡都住著兩家人,每家平均2個以上孩子,樓上樓下、前樓後樓鄰居無數,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熱鬧的宿舍區裡度過的,無憂無慮,恣意快活。

小記——鄰居的記憶

我讀的小學因為孩子多教室少,只上半天課,沒課的半天,按老師的要求組成學習小組到同學家寫作業,但是大半的時候都是在樓底下玩遊戲。一個工作日的下午,旁邊的一棟樓下,突然聚集了很多應該在上班的大人,然後就來了一輛警車,遠遠的看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晚上爸爸回來才知道,原來是有一位後媽虐待孩子被鄰居舉報了,具體的細節記不清楚了,總之惡行累累被鄰居舉報,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濃濃的陰影。看了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後,我就肯定後媽就是電影裡的地主婆。

小記——鄰居的記憶

煮山楂。和我們家共住一套房的是祖孫三代:小寶,小寶爺爺,張叔叔,杜阿姨。我們兩家公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還一起承擔樓道衛生保潔。張叔叔個子高高的,很白淨,非常勤快,杜阿姨眼睛大大的,聲音很洪亮。小寶爺爺就住在我們公用的小小的客廳裡。住在團結戶裡的鄰居們常常因為生活瑣事鬧不愉快,我們兩家卻相處得很愉快,記憶深刻的是一次山楂事件。

一個午後,小寶爺爺在蜂窩煤爐子上煮了一小鍋山楂,然後不知去向。酸酸甜甜的香味蔓延在樓道里,樓上樓下不上課的小學生逐香而來,在小小的廚房裡開展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家長不讓隨便吃人家的東西,有的說爺爺不在更不能吃,有的只看小鍋不說話,討論的最終結果是大家按年齡小大的順序排隊一人一顆的吃。為了不驚動大人,我們自覺、安靜、有序地把一小鍋酸甜的山楂吃完了,直到喝完最後一滴湯,甚至把鍋都給洗乾淨放好了,場面非常有愛。

小記——鄰居的記憶

事件的結尾也很溫情。外出歸來的小寶爺爺面對突然蒸發的小鍋無語的笑了,沒有告訴各家大人,安慰了哭鬧的小寶和大嗓門的阿姨。

說起兒時的鄰居,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她住在哪裡我不知道,但是每年夏天,她都會在路邊的樹蔭下賣冰棍,用厚厚的棉被蓋著,有2分的、3分、5分的。她圍著白圍裙,戴著白帽子,臉曬的黑黑的,很和氣,對圍在周圍討好她的孩子的小心眼心知肚明,偶爾把幾個馬上就化了的冰棍給我們解饞。

鄰居,是和我們一起生活過的人們,而現在,我們只有住在一個小區的人,而沒有鄰居了。

小記——鄰居的記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