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兒子不愛看課外書,該怎麼辦?

灰熊


大家好!我是素描教育,是一名有近二十年教齡的老師,同時,是兩寶媽媽,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有關教育和小學生的話題。

世界上平均年讀書量最多的民族是猶太人,為64本。猶太人的寶寶出生後,媽媽會在書籍上滴上蜂蜜,讓寶寶去舔,讓寶寶知道書是甜蜜的。媽媽們還會問寶寶:“假如發生災難,你會搶救家裡的什麼東西?”假如孩子說會搶救金錢或寶物,就會招來批評,然後引導讓寶寶搶救書籍,因為書籍是智慧和財富。

宋真宗趙恆曾在《勵學篇》中留下了“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千古佳句。 誰都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可是你家孩子不愛讀書,或許是你方法沒有做對,我用以下三招讓孩子愛上讀書,成為小“書蟲”,滿滿的乾貨,拿走不謝!


1.根據孩子年齡特點選書,創設閱讀小天地

過去我不論去哪個城市出差或學習,最先去的地方不是旅遊名勝,不是商場超市,而是當地最大的書店,目的就是給自己和兒子買書,回家時常常大包小包地往家拿。兒子過生日,我也主要以書為禮物送給他。節假日,帶孩子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不僅在那看,還會借書回家看。孩子因此和書結緣,孩子常常拿到書就愛不釋手,隨時隨地閱讀。

在書籍的選擇上,我大致遵循這樣的選擇依據:2歲以前,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可以讀兒歌童謠,買一些撕不爛的布書、適合動手的洞洞書、音樂遊戲書等;3——6歲,孩子有一些識字量了,但無法自主閱讀,以繪本為主,可選擇與日常生活、小動物相關、科普百科等繪本;小學低年級:識字量逐步增加,基本可以自主閱讀,從注音版圖書開始,從短篇小故事逐步過渡到長篇;小學高年級及以後: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可以閱讀經典名著等。

家裡的書越買越多,無法堆積和整理時,我給他買了一個書櫃和書桌,就這樣,幾百本書在我家安家啦!一個良好的閱讀小天地對於小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可以安安心心地讀書,不受打擾。



2.陪伴不等於陪著,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漫畫,題目是《陪伴不等於陪著》,孩子在讀書,媽媽在旁邊刷屏看手機,說到底就是各玩各的唄!陪伴需要用心,需要付出,需要良性的溝通和交流。兒子一歲左右,我就開始對他進行有意無意的薰陶,我慶幸10年前網絡、手機還不像現在這般洪水猛獸,還可以找到閱讀的純真。晚上吃過飯後,我從來不追劇,而是早早地帶他在床上讀書。一開始,買的是圖文並茂的繪本或畫報,不管他聽不聽得懂,我都會讀。對照彩色圖片,我會創設一定的情境,聲情並茂地給他讀,給他講,讓他去觀察、去思考、去想辦法、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說錯也沒有關係,說對了,會及時地鼓勵寶寶,有時會給他一個熱吻作為獎勵,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固定的時間讀書讓寶寶著了魔,如果我哪天不舒服,說:“寶寶,媽媽今天不舒服,明天再讀好嗎?”“不行,非得讀,非得媽媽讀。”養成讀書習慣以後,不讓他讀都不行。

這一讀,就是幾年。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來的似懂非懂,慢慢的,兒子認識了好多字。到了四、五歲的時候,我開始讓他讀童話故事等簡單的書籍,他當時已經可以讀一年級課本上的簡單字了,20以內的加減法也算得得心應手。每當寶寶跟我到我們單位時,同事就會拿出很多字讓他念,出些簡單的題讓他做,他還挺感興趣的,越讀越有勁,越受誇獎越賣力。



3.親子共讀,家長做孩子的閱讀榜樣

長期的閱讀給他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認識很多字,閱讀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比同齡孩子強很多,這些,對於小學生的學習有益無弊。上小學後,兒子基本不再需要我陪著讀了,只在不懂或不認識的地方問我,我也樂得放手。興致來時,我會和他開展誦讀比賽,你讀一段,我讀一段,看誰讀得有感情,讀完以後相互提問、相互評價、相互交流,親子共讀達到了小高潮。所以說“

身教重於言教,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永遠不是一句空話,就看你能不能做到。空閒的時候,我們就各拿一本書,彼此遨遊在閱讀的海洋裡不能自拔。

現在,兒子小學畢業了,閱讀量和閱讀層次已是同齡人不能比擬的,知道他愛讀書、愛表達,班裡的同學都給他起了個“書蟲”的綽號。說起天文、地理、歷史、軍事等等,兒子頭頭是道,連我都自愧不如。語文上的閱讀分析,他能從容地應對,寫作文,那也是隨手拈來。“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我想,這也許是長期閱讀給他帶來的直接益處吧!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大量的“電子寶寶”橫空入世,越來越愛擺弄電視、電腦和手機,那是因為你沒有給他植下閱讀的根,三個小妙招用上,相信你的孩子也會不自覺愛上閱讀。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評論,您的互動是我回答優質問題答案的不竭動力。


素描教育


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的奇妙世界。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不久,就開始每天讀故事給孩子聽,孩子都是喜歡故事的,更喜歡聽爸爸媽媽讀的故事,所以覺得開心,從而激發了孩子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在孩子的心裡播下了閱讀的種子,他喜歡上了書,就會自己去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我從來沒有跟我兒子說看書去,但他卻經常拿著書看的入迷,雖然只有六歲。


您說的很對,學好語文就兩件事兒,閱讀和寫作。而閱讀又是寫作的基礎。所以給孩子培養一個閱讀習慣真的非常重要。您家孩子之前應該沒有過親子閱讀的經歷,還沒有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所以就不願意去看。人都是這樣,對自己喜歡的事兒才會主動去做。建議您從兩個方面著手去影響他,雖然與幼兒相比優點難度,但畢竟才7歲,也容易改變,越到後面越不容易。


讀給孩子聽

選擇那種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書,讀給孩子聽。每次讀到關鍵的時刻就停止,第二天再繼續,這個時候孩子就特別想知道後續的內容,就像我們看電視劇一樣,到了關鍵點一集結束了,就特別期待下一節。這樣吸引孩子聽下去,慢慢的他就會感到有趣,把書和快樂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會主動的拿起書。比如《大盜賊》系列就很好。


您可能會覺得這麼大了還需要大人讀嗎,需要。因為專家研究發現,孩子的聽力和閱讀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孩子可以聽懂並理解自己無法看懂的情節複雜的故事。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都是從聽開始培養的。


買書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心

您給孩子買過很多書,是不是孩子喜歡的類型呢,有沒有邀請孩子參與選書呢?買的書是不是文字很多的那種,不適合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書是很關鍵的。好的書也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自己選擇的書,一般更喜歡讀。可以留意孩子平時喜歡什麼事物,對什麼感興趣,可以買相關的書。


閱讀能力是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滿滿提升的。如果你的孩子之前沒有繪本閱讀的經歷,雖然現在7歲了,識字了,但閱讀能力並不因此而提升。您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給他看。


給孩子樹立閱讀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教育不是說教,是影響。我們希望孩子去閱讀,而我們自己從來不閱讀,這很難。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的閱讀動機之一就是模仿身邊經常閱讀的人。榜樣的力量在孩子閱讀的道路持續有用。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這樣寫道: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從小形成的閱讀差異才是日後重要的“輸贏”差別。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閱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方法,用各種方法去嘗試,引領孩子走上閱讀的道路。


小晗晗愛閱讀


孩子剛剛七歲,應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吧!如果孩子的拼音沒有學習紮實,拼讀困難,讀不下去,就是再精彩的內容也吸引不了孩子的。家長首先要排除,孩子是不是拼讀吃力,導致的不喜歡看書。



如果孩子拼讀沒有問題,依然看不進書,那就要看看是不是還有比書更有趣的東西在吸引他,比如手機遊戲、動畫片或者玩具等。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應儘量保持儘量安靜,給孩子營造出讀書的氛圍。另外還可以試著讓孩子去書店選他喜歡的書籍,家長負責把關。他感興趣的,一定會去讀。我家孩子一年級的時候,也不喜歡讀小說類的。只喜歡讀動物百科、謎語大全、西遊記(兒童圖畫版)等,這幾本書反覆讀了有半個學期,實在沒有新鮮感了,才去讀別的書籍,平時每天閱讀至少半個小時,暑假的時候,有時候幾乎是兩三個小時。



孩子不愛讀,家長陪著讀,或者家長在孩子睡前讀給孩子聽。孩子對外界的很多東西都好奇,當他聽家長讀,不過癮的時候,沒準兒就會自己主動去讀了。家長一定不要太心急,更不要批評他不喜歡閱讀,自己先讀起來,再把孩子帶動起來。加油!


春風化雨花草香


我有倆娃,一個14歲,一個10歲,都喜歡看書,作為過來人,談談怎麼引導孩子讀書。



1.親子共讀

7歲的孩子識字少,自己看書比較困難,除非你讓他看繪本,畫多字少。如果想讓他看故事書,就得父母幫助了,我記得我家二娃小時候,剛上小學時,每天晚上躺床上給他讀《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他聽得很高興。其實,這個時候,不在於他能讀多少書,而在於培養他對書的興趣。就這樣,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們讀了好幾本書。

2.帶他去書店,讓他自己選書。

等孩子稍大一點,能自己讀書的時候,常帶他到書店看看,讓他自己選喜歡的書,不要太乾涉孩子,讓他按自己的喜好選書就好了,如果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的話,你幫他也不遲。別心疼孩子會選錯,買回家不看浪費錢,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況且我們自己買回家的東西自己都喜歡嗎。



3.別逼著孩子讀名著。

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精華,孩子應該多讀名著,可問題是現在的孩子大多不喜歡讀名著,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不喜歡就先不讀,還是那句話,對於小孩子來說,重點是培養讀書興趣,不要因為名著敗壞了他讀書的興趣,等他稍大一些,能夠理解名著的深奧和美的時候,再讓他讀也不晚。

4.讀書的形式要多樣。

讀書,不一定非得拿著書本來看,有多種讀書的形式:聽書,看電視劇、電影都是可以的。有些名著根本讀不下去,比如對於女生來說《水滸傳》,《水滸傳》就是一群男人打架,看著就頭疼,讓她看電視劇就好了。況且,孩子不定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契機就又想讀了,所以,關於名著閱讀,不用太緊張。



5.家長也要常讀書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他生活最多的地方,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說教都管用,爸爸媽媽常常看書,並常給他講書中有趣的事或者知識,孩子也會受影響,也會喜歡看書。很難想象,爸爸媽媽打麻將,孩子會喜歡捧著書閱讀。


終將長大


發現好玩具,解鎖新玩法,我是生肖俠,你身邊的兒童玩具創意專家

七歲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我不知道這位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沒有給他讀睡前故事,睡前故事是培養孩子多讀書的基礎,我就是在我家寶寶很小的時候每天不間斷的給她講睡前故事,現在她很自覺的看各種課外書,看完還會跟我討論書裡的內容。

您家孩子七歲不愛看課外書,作為家長就要創造讓孩子多接觸課外書的機會,先把他的眼球吸引過來,而且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多讀書,不要自己總看電視卻嚷嚷著要孩子去看書,他會覺得很不公平,心裡會產生逆反心理而更加討厭課外書了。

同時愛看書的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千萬不要在孩子剛看完一本書後就不停的追問看懂了沒有?都寫了什麼內容等?這樣他會覺得看課外書只是要完成的任務,要讓他自主喜歡才行。

還有最好別把你自己認為好的,而他卻不喜歡的課外書強加給他看,這樣只會浪費孩子的時間,並且也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的習慣,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人與人的性格都有差異,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並培養孩子個人興趣的發展方向,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實在不行,家長就把一些國內外的名著自己看一下,然後把內容濃縮一下,講給孩子聽,激發孩子對課外書的興趣,到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去看了,趁現在孩子還小一定要讓他多讀書,要及時培養他這個良好的習慣。

我是生肖俠,你身邊的兒童玩具創意專家,想要了解更多創意新玩法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哦


生肖俠


給你介紹一個經驗吧!

首先,家長心理不要慌亂,也不要強迫孩子!我覺得沒有必要強求孩子必須看課外書,當然孩子看書肯定是有好處的!

如何培養孩子看書的喜歡呢?關鍵還是在於家長,我從教近十年了,發現孩子有問題的,一般都是出在家長身上!

當了老師之後才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真正含義!要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首先就是家長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不要你讓孩子在那裡讀書,你卻在旁邊看手機,還美名其曰陪孩子讀書學習!

如果家長每天都陪孩子堅持看會書,慢慢的就習慣了!當然還是不要強迫,你就在每天規定的時間裡,在孩子面前把書拿出來看,還要假裝很享受的樣子!

這樣堅持下去,肯定有效果,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做出好的榜樣!

還有就是不要非讓孩子讀什麼世界名著,孩子還沒到那個水平,先讓他形成習慣,看他自己感興趣的書,這才是最重要的!


匠心演示2018


說實話 七歲的孩子愛學習就奇了怪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天真爛漫希望調皮喜歡玩 這是天性 當然 學習是不能放下的 不過我覺得對於七歲的孩子學校的教育已經足夠了 如果回家了還被父母擔心學習成績之類的 父母勞心 孩子也過的不快樂 擁有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建議您順其自然 一般到了初中 迫於國內教育制度與社會形勢 可以稍微給孩子施一點兒壓 現在擔心還太早了 望採納


哈嘍貝比早教中心


另一點,就是家裡要有固定的看書時間。比如一家人每天有個時間,都靜靜的坐在一起看書,作為一個家庭活動。

讓爸爸經常性的看書對孩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爸爸能夠每天看書,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每天看書是應該的。


心理學讓生活更美麗


首先,父母的影響>一切,孩子耳濡目染,會學習和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如果只是讓孩子一味的學習學習,看書看書,那麼等於是督促和監督孩子看書,他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然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引導孩子從書中感受到快樂,意識到書中有世界,書中有另外一個天地,從而逐漸養成愛讀書,好讀書的習慣和興趣。

最後,學會分享,可以讓孩子讀完書後,跟身邊的人,如爺爺奶奶,同學們分享下課外書裡有意思的故事與情節,這樣孩子的學習力也提高了,更加增加了自信心無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