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人社羣,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復盤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上週,我幫一個朋友操盤了一個項目,通過社群造勢營銷,在1分鐘內銷售額破10萬。

我迫不及待的進行一次實操覆盤,希望將我實操成功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也可以供大家直接複製落地。

這篇文章,我將通過三部分進行復盤:

1、介紹項目背景,以及項目需求;

2、對過程中每個細節進行復盤,告訴大家我的思考方式,以及我使用的營銷方法;

3、將實操的成功方法提煉成方法論,可以直接複用的那種。

一、項目背景及需求

這個項目是我朋友的一個項目,是做女裝的。談到女裝,可能有人會提到張大奕,她通過淘寶直播銷售額可以破千萬。

但是那個是結果,結果是不可複製的,結果背後的方法才可以複製。

別人是網紅,已經有大量的流量積累。如果張大奕開課教大家如何銷售額破千萬,卻不告訴你她有多少基礎流量,她是如何拉新流量,如何積累沉澱流量的,那我只能說,這是“耍流氓”。

1、產品背景

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流量積累。

這家女裝是一個從法國留學回來的獨立設計師的品牌,設計師曾經在香奈兒實習過,設計功底過硬。

這也是營銷項目的宗旨,好的產品才應該被營銷,因為營銷只是助推作用,假如產品不好,過早的、過多的營銷只是自尋死路。

這裡展示幾張設計師的衣服。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2、經營現狀

產品客單價:

  • 夏季款,T恤價格在300~500之間,裙子價格在800~1500之間。
  • 冬季款,在1500塊以上。

銷售渠道:

  • 在北上廣一些潮牌買手店,有賣這個品牌的貨。
  • 同時在做本地一些熟客生意。

營銷模式:

  • 曾經嘗試過在本地生活服務類公眾號投放軟文,一篇軟文價格在5000左右。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 也堅持在朋友圈發衣服圖片,一個高大上的品牌曾經選擇了一條類似微商的路。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3、需求

設計師的目的是把目前積壓的夏季庫存全部清掉,並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提升銷售額。

但是苦於目前並沒有流量積累,所以這次營銷的前提反而變成先找流量。

二、項目實操覆盤

這個項目我接手後,總共用了2天時間來做這次活動,我分別做了如下事情:

  • 第1天:找人,鋪設流量渠道,進行小規模裂變,並持續做造勢營銷來保持社群活躍度;
  • 第2天:通過活動運營,將社群流量引入公眾號沉澱。然後找準節點,我通過一種看似有點笨的方式來完成最終付費轉化(當然我故意用這種很笨的辦法,後面環節我會具體分析)。

最終的銷售情況是,1分鐘內就破了10萬。

這次活動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其實並不是靠一個單一的方法來支撐的,我使用了的具體的方法包含:基礎流量準備、社群裂變、社群促活、造勢營銷、價格錨點設置、利用消費心理學激發用戶購買情緒。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下面,逐項做一個詳細說明。

1、分析-基礎流量準備

上面已經說了,這次目的是清理夏季庫存,而庫存有限,所以並未做大規模裂變,我選擇了通過社群完成整個活動。

社群滿500人即可,但問題是,對於這個項目來說,這500人可能並沒有那麼容易獲得,因為並沒有前期流量積累。

最終能夠提升付費轉化其實有兩個重要的點:500人的精準度,以及如何使用消費心理學的方法去激發用戶的感性消費。

2、實操-基礎流量準備

我對目前這個品牌的用戶畫像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女性,25~35之間,白領或者那種家裡有礦的妹子。

首先要過濾掉大學生,以及剛剛步入職場的女生,因為這類女生付費能力普遍不足。

我的方法是:

先找到10個人,這10個人最終能不能付費並不重要,但他們必須用戶畫像相匹配;

500人不好找,但是10個人很容易找——設計師本人,設計師的朋友,我的女性朋友,很快找到10人。由於都是朋友,讓他們幫忙轉發朋友圈並沒有花錢。

有句話有時聽起來可能不太好聽,但是確實有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10個人的一度人脈就是我們社群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當晚,10個人全部發朋友圈,將流量引入社群,社群當晚人數達到200多人。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這是當時進群的截圖)

這200人,是社群的精準用戶。

3、需要注意的點-基礎流量準備

10人帶200人,算下來平均1人帶20人,這個不難,問題出在如何讓這20人精準?

這個總結來說:人和事兩方面。

  • 首先是人。

這10人我們更關注的是他們與目標用戶畫像的匹配程度,而不是他能夠裂變帶來多少流量。

換句話說,如果A可以帶100普通流量,B能帶20精準流量,則這次活動我們選B。所以,我們在選擇這10人時特意挑選了廣東這邊的一些服裝設計行業的朋友,同時還是富二代。

當然他們身邊的人也有價格敏感度高的,但是富二代身邊有錢人還是多,同時他們本身是服裝設計行業,本來在朋友圈就有一定信用背書。

  • 其次,是事。

其實就是這10個人在朋友圈拉新時的內容。說的小一點可以叫做朋友圈裂變海報,說的大一點就是朋友圈的內容,也可以是話術之類的。這個內容發到朋友圈後,其實本身就具備流量篩選功能。

我們當時發了個九宮格衣服圖片到朋友圈,看到的人首先大部分是有錢人,然後有錢人中對衣服的款式感興趣的就會入群,這樣進來的就是精準的,即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女性。通過這個文案,男的或者大媽看到就不會入群。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再舉個例子,之前玩轉社群666的裂變,發到朋友圈的海報強調人脈,這是人們共同的需求,所以,進群有男有女,有律師、有運營等等。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4、10人到200人的社群裂變

10人到200人的裂變,我們通過私聊,談妥這10人後,讓這10人來發朋友圈為社群拉新200人的種子用戶。

再看一下上圖朋友圈的文案,這個文案水平不算很高,但是重要的幾個點都已經涵蓋了。

  • 製造懸念:“有史以來第一次促銷”,“很刺激”,“搶意想不到的尖貨”。
  • 說明時間:“週五晚上9:00-10:00開搶”。為什麼要定週五?因為週一到週四加班的比例更高。
  • 說明規則:需要私加微信,把喜歡的款式發圖片過去,然後轉賬,留收貨地址。

這就是我說的很笨的辦法,儘管有電商小程序可以使用,但是這次活動我們不用小程序。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後面付費轉化環節會給大家詳細分析。

5、200人到500人的社群裂變

通過這10個人的第一波拉新,群在當晚就滿200多人了。正常的裂變玩法是要讓這200人分享帶群二維碼的海報去朋友圈,但是我們並沒有這麼做,我們不做大規模裂變。我們只要精準的500人,清掉10幾萬的庫存。

但是這裡,這200人其實是拉滿500人的基礎流量。

我通過設置裂變的誘餌,做了一個很小的裂變。

誘餌有兩類,我們會在群裡不斷透露這些信息:

  • 第一:如果群滿500人,明晚9點準時開搶,8點的時候會放一波福利,給各位薅羊毛,所以請大家帶朋友進來。只有滿500人,才放福利。
  • 第二:稀缺性,滿500人後不會再開二群,所以現在的社群群員一個位置難得。提升群員位置在用戶心中的價值。其目的是讓大家珍惜自己的群員位置,同時也可以避免用戶退群現象出現。

最終,在第二天早上群就滿了500人。

下圖對上文的邏輯進行了總結。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6、社群促活及造勢營銷

群滿後我們擔心一個事情——死群,也就是用戶活躍不高,一旦如此,用戶的感性消費就很難激發出來。並且,很容易該屏蔽的屏蔽,該忽視的忽視,信息觸達不到用戶,社群就廢了。

所以,我們從第一天當晚就開始持續在社群造勢。

我的幾個運營圈的朋友,也通過我的邀請混進社群圍觀。讓他們震驚的是,這個群當天晚上持續活躍到凌晨12點左右,第二天,從早上一直活躍到活動結束。

怎麼做到的?我是通過造勢營銷來完成的。

在社群的造勢營銷有以下幾點技巧:

① 多類優質內容觸達用戶

這個品牌積壓的庫存大概有20幾款,我們挑選了夏季銷量最好的10款左右作為爆款,被市場驗證的爆款一般也會受到用戶的喜愛。

然後將爆款的衣服圖片以10-20分鐘的間隔發到群裡,並不間斷的將提前拍攝好的爆款小視頻發到群裡。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同時,我們提前邀請設計師的朋友,法國小帥哥擔任模特拍攝了爆款衣服的小視頻,一併發到了群裡。

所以,總結來說豐富的優質內容,是爆款衣服的圖片和小視頻,以及能夠撩動女性用戶的,特別是法國小帥哥的視頻。

② 通過互動不斷製造懸念

雙11提前告訴你優惠多少,然後到點開搶,我們採用了一個和雙11完全不同的玩法,我們就是不告訴你價格,只是告訴你白菜價。

然後這個時候因為有懸念,所以會有用戶參與互動,到底一口價是多少錢?

並且群的氛圍會非常好,大家有人會開玩笑的說,明天一直盯著手機不上班,之類的。

為什麼不提前公佈價格?如果提前公佈價格,而價格不是很優惠的話,可能會出現集體退群。

這比淘寶恐怖很多,淘寶不是社群,雙11的價格你不感興趣,你最多不買。但是在社群裡,如果出現價格不滿意,就會有人說,哎呀~一點也不便宜。

而社群一旦出現這樣的聲音,就很容易出現刷屏,大家都開始說價格貴,最後可能出現大規模退群現象。這對後續的銷售轉化一定是極大的傷害。

③ 用水軍提前設置價格錨點

在群的互動中,設計師其實有做一點點劇透的,有人問起,一口價的白菜價到底是多少時,設計師會說,1~7字頭,也就是100多到700多不等。

這個時候如果水軍不出場,用戶是興奮不起來的。因為用戶對100到700之間的價格沒有形成對比,也許還會覺得有點貴。

水軍出場後:

“啊?我之前在北京三里屯的買手那裡買的要2千多,這次只要幾百塊嗎?”

還有水軍說:

“設計師,之前在你家買原價都是1、2千的”

用戶的心理是喜歡佔到便宜的感覺,所以,水軍負責設置價格錨點,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用戶心裡會想,原來原價都是1、2千,哇,現在100到700的價格算是撿到便宜了。

7、薅羊毛活動:

第二天晚上八點,距離開搶1小時,我們拋出了薅羊毛活動。

沒費任何成本,就是在公眾號裡設置隨機關鍵字回覆,發10元優惠券、20元優惠券等等。

設計師將公眾號丟入群裡,告訴大家關注公眾號,回覆福利,就可以薅羊毛,大家紛紛關注。

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

  • 對我們:構建更多的用戶觸點。

即便同樣一個用戶,群可以觸達,公眾號可以觸達,微博可以觸達,抖音可以觸達等等,這樣可以避免群未來不活躍後,流失掉這個用戶。

  • 對用戶:領取開搶1小時前的紅包,用戶會提前進入興奮狀態,這對最終付費轉化會起到幫助。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8、利用消費心理學做最終付費轉化

好了,重頭戲。

晚上九點做付費轉化,我們提前已經把懸念做足了,羊毛大家也薅了,價格錨點也設置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① 用戶付費方式:

這次我們根本沒用小程序,而是用一種很笨的辦法。

設計師在9點把每一款圖片帶上原價和一口價,並標明各個尺碼的件數,一張一張發到群裡。然後用戶如果有薅羊毛,把薅羊毛截圖給設計師私人微信,然後發喜歡的款式圖片,並且直接微信轉賬,並留下地址。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② 消費心理學的分析

這個付費方式,聽起來很笨對吧,但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實現,當晚9點01分就銷售額破10萬。

很多人會問,幹嘛不丟小程序進群裡啊,設置好庫存,大家搶購不就好了。我想說,我們有小程序,就是故意不用的。

對比一下兩種付費方式的用戶心理:

  • 如果用小程序用戶的情緒會集中在一個點上,就是點搶購按鈕,看誰手速快。在這個點上用戶會有緊張,會有焦慮,會有興奮。
  • 不用小程序,用戶的情緒是集中在另外一個點上——設計師,我轉賬給你了,你幹嘛不收我的錢?因為搶的過程中,不收錢會讓用戶緊張、焦慮。設計師要手工在微信收錢,幾百人同時在付款,所以收款會有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用戶一直是在焦慮情緒中的。這個時間段比小程序搶購的焦慮時間更久。
    所以,最終搶到貨所體驗到的興奮與激動程度也不同。

而為什麼不用小程序可以提升這次的付費轉化?(我不是不提倡小程序,而是我這次的活動不適合用小程序)

兩種付費轉化的邏輯是這樣的:

  • 小程序搶購,如果沒搶到,會有人進群吐槽,MMP,沒搶到,然後就不會有人再搶了。
  • 另外一種方式是打錢給設計師,用戶是焦慮的,然後用戶會去群裡說“快收錢啊,設計師,你怎麼不收錢啊,不收錢是不是代表沒搶到啊”。這樣實際上是在社群裡擴散焦慮,擴散的目的,是讓情緒還沒被調動起來的用戶被這種焦慮喚起,人在那種社群狀態下,會有種怕失去感,所以會提升付費轉化的幾率。

使用小程序,用戶在群裡只會傳遞說,沒貨了,沒搶到。用戶使用轉賬這種方式,人們會不管有沒有貨,先打錢給設計師,在群裡傳遞的是情緒。

所以,我們有些款式很快把庫存消完了。

假如沒庫存了,但還收了別人的錢,怎麼辦呢?

這邊會立即排產,最快的生產週期一週就可以搞定,可以生產出來再發貨給用戶。

所以,如果用小程序10件庫存賣完了就沒人買了,用這個有點笨的辦法,可能10件庫存可以賣20人。

當用戶處在搶購的環境中時,錢沒付出去就會特別緊張、焦慮、難受,只有賣家收了我的錢,我才能夠放鬆下來。

在最後一個付費節點,其實在激發用戶的負面情緒,並且像病毒一樣利用社群擴散這種情緒。

三、可複用的方法論

下面我把以上流程提煉成一個方法論,讓大家可以能夠複用。在說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說兩點在實操營銷中的體會:

  • 不要迷信工具,這次我專門反其道而行之,比工具更重要的是營銷的思維。
  • 不要被知識焦慮的時代所迷惑,讓你無法獨立思考。營銷要能做出好效果,必然需要營銷體系來支撐,所以,看到營銷效果的同時,請重視營銷的理論,比如最易上手的消費心理學。營銷絕對不是說,2天學會營銷,1個月後月入百萬。那是騙人錢財的毒藥。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通過對這次實操項目的覆盤,我希望它不僅僅是被用來賣衣服,我希望它可以被大家能夠複用。我們暫且將它定義為

“造勢營銷方法論”。

1、關於裂變

現在裂變很火,但其實裂變無非是一種流量思維。

流量思維認為,只要有流量就一定能夠變現盈利,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或者說,能否變現和流量多少沒有太多直接關係。

拿這次衣服來說,如果社群裡全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說是50歲的富婆,哪怕社群有5000人,付費轉化也未必好。

營銷是一個體系,你需要提前想好變現路徑,從而決定是玩之前那種幾分鐘上千用戶的大規模社群裂變,還是玩像我這次項目的精準用戶小裂變。

不要一上來就用裂變,如果不以一個體系化思維來考慮,那麼裂變人越多,也許後面越是噩夢,你發現你要花更大的成本去篩選過濾用戶。

2、基礎流量準備

基礎流量準備階段,渠道的選擇或者KOL的選擇,不能盲目選擇,提前構建好自己的目標用戶畫像,然後基於用戶畫像去選擇渠道,則事半功倍。

如果你玩的是精準流量,那麼早期的基礎流量,必須這樣做精細化處理。上來什麼也不管,就是一波粗暴的海報活碼裂變,會很慘。

3、造勢營銷

造勢營銷百度可以查到一堆,我自己總結出一個可以複用的套路如下:

  • 在社群裡進行,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但不代表說只可以在社群造勢;
  • 社群的活躍,長期來說,需要考慮社群的一些規則,內容等。但短期來說,通過造勢,製造懸念,以懸念為話題,進行社群互動,從而放大懸念;
  • 製造懸念,提升用戶期望,然後通過水軍設置價格錨點,來為最後的付費轉化做準備。

4、付費轉化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利用用戶的情緒。

這裡一般往往利用用戶的負面情緒,即焦慮、緊張、恐懼、害怕失去等等。我將如何利用情緒做付費轉化,做成了一個如圖所示的閉環,我將它定義為

“情緒閉環”。

首先,在社群中激發用戶的負面情緒;

其次,要想辦法要這種負面情緒在用戶身上停留久一點;

再次,通過社群來放大這個負面情緒,並在社群中以病毒的方式進行擴散;

最後,最重要的環節,付費轉化。讓用戶以搶到、買到,來平復用戶心中的負面情緒。

結尾

文章結尾多說兩句,如果你無法用好產品平復用戶的負面情緒,那你就是在賣焦慮,如果你能夠利用好用戶的焦慮,並用好產品平復它,這就是營銷。而後者,是我提倡的。

營銷是把雙刃劍,只有不忘初心,我希望我的產品能夠造福大家,造福社會。這樣的產品才值得被營銷。否則營銷會開啟你的潘多拉寶盒,從而最後傷害到你。

500人社群,1分鐘銷售額破10萬|造勢營銷案例覆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