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淘汰時代正在洶洶到來

一個大淘汰時代正在洶洶到來

大浪淘沙,風雷激盪。

2018年國際經濟領域最令人矚目的一場紛爭,已在最強的兩個大國之間打響。白熱化爭議集中在全球化經貿中最具影響力的10餘個產業,尤其是芯片與集成電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衛星導航、通信技術等產業。美國希望中國為這些前瞻性產業的發展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平競爭體系,而不是以國家資本主義以及政府的巨大投資來扭曲全球的供應鏈。在這些產業的發展中,中國是否真正遵守或履行了國際貿易規則,這是雙方爭議的核心問題。

為什麼爭議的焦點在這裡,因為這就是21世紀的全球核心競爭力。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和高端通用芯片被譽為信息技術革命、信息時代皇冠上的明珠,集成電路(IC)設計是IT產業的上游產業,雖然不直接與消費者發生聯繫,但卻通過消費電子不斷地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CPU是電腦更新換代的發動機,IC卡方便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沒有了集成電路,我們今天的房間中估計除了電燈還能用,其他一切都無法運轉。芯片這項技術的不斷升級成熟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更強性能卻更省電的處理器研發上,各國科研團隊都在廝殺競爭。據說去年底連光子芯片都研發出來了,如果說現有的 AI 技術紅利已經耗盡,那光子芯片的出現或許正是 AI 技術下一次躍遷的關鍵節點,遠超人腦速度的計算能力可以賦予 AI無限可能性。你家孩子辛苦學習20年,最後很有可能被一個芯片淘汰搶走飯碗,從會計到廚師,從司機到教師,問一問你今天端的飯碗鐵不鐵吧?去年,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很多今天如日中天的職業人群,未來都會成為一鍵出局、混吃等死的“充數人類”。當下,搶佔未來的核心技術競爭殘酷無比,其趨勢一定是優勝劣汰。

一個大淘汰時代正在洶洶到來

讀過一篇讓人醍醐灌頂的文章《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空心化之憂》(轉自The World in 2018 雜誌,《財經》翻譯,作者:笪興),文章認為:中國的特殊機遇在於,當互聯網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國際傳播與民用化時,中國已經通過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基本融入了國際貿易與經濟體系,從而可以吸收互聯網領域的最新技術,實現該產業的迅速發展。但所謂的中國式創新,更多是在商業模式上的合理應用,也即傾向於消費級領域,只是進行了商品化包裝,做品牌、銷售、客戶服務等等。中國高科技企業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第三棒,第一棒的核心元件和第二棒的公版、產品都是繞過去的。不但和美國差距相當巨大,在底層技術儲備上,也和傳統強國有著不小的差距。想邁過這一關,過去靠市場換技術,現在已很難行得通,只有靠買買買,但今天這扇門也要被關上了。

一個大淘汰時代正在洶洶到來

直至目前,信息科技革命的主戰場和主要的成果積累都集中在美國,這也是美國可以在“二戰”之後維持其生產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在全球領先的重要原因。事實上,我們的競爭對手是一個成熟而龐大的技術生態圈。要生產一塊芯片,不僅需要高純度的材料,高精密的加工設備,還需要有強大的芯片設計相關軟件和人才。如果所有這一切都要由國家或少數公司去配備,那將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然而如果是在一個技術生態圈裡,這一切便都水到渠成。僅僅在某個點或領域發力,而不是在營造一個健康而可持續的技術生態圈,一切研究成果都會如曇花一現(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太快了),最多成為一種戰略儲備而已,基本沒有市場價值。而這個技術生態大環境的塑造,需要具有包容力的體制和具有自主經營、自由選擇、自由流動的現代市場經濟,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科技人才,崇尚和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的風氣,最大程度上激發科技人才的創造性思維。核心技術有可能購買,但這個大環境根本不可能轉移購買。在目前的國際政治環境下,中國要想順利完成結構轉型,再像過去那樣市場開放或購買已很難完成,從本質上必須依靠創新,但用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科斯的話說,創新需要的是思想的自由流動與碰撞,在中國現今的政治文化傳統下,這無疑是奢談。政府所能做的,只能是舉全國之力,將有限的錢砸入那些看得見的競爭產業中去。

在尖端技術上的殘酷競爭全面開戰,大規模淘汰再一次滲透到整個人類世界,個人、地區、國家無一倖免。這是生存權的捍衛之戰,淘汰的將不僅僅是個人,而是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你以為選擇一份穩定、體面、保障的體制內職業,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嗎?有一份壟斷的、體制內的職業,就可以為個體保障兜底了嗎?倘若未來本就無法預期,那些壟斷、體制內的職業,又如何能夠確保自己從時代的變革中倖免?現實生活中,企業、行業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淘汰,這樣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在未來一二十年間,一切都被會科技的突飛猛進默默顛覆。我們都將捲進了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和市場所構築的一個等級結構中。有一些人、地區和國家,註定會成為被這個全球化等級結構所淘汰、所拋棄的“人口廢品”。千百年大自然淘汰了無數過時的生命,“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掩埋了無數具生命的骸骨,滅絕了無數種生物。

社會變遷的機制,殘酷得讓人意識不到是否能適應——因為必須適應。所有的技術革命都是一次破壞性的重建,在這一場朝向未來的競爭中,好的智慧必須有良好的新陳代謝功能,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讓你被社會所淘汰。而那些原本沒有疆界、沒有權威、沒有教條,新鮮的野蠻的不買賬的侵犯,最終都會變成新血,祈禱我們自己、我們的地區、我們的國家不會畫地為牢然後被淘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