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片酬、高品質打造「火箭人」感人故事

低片酬、高品质打造“火箭人”感人故事

昨日,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以下簡稱《那些年》)在京舉行以“不要天價片酬,照樣打造精品力作”為主題的研討活動,總製片人鐵佛、導演韓曉軍、編劇王之理、演員孔琳到場。該劇講述的是上世紀“大三線”國防建設故事,在北京衛視播出後,CSM52城平均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三名,並收穫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據悉,《那些年》主演楊爍以市場價半價出演,高明、倪大紅等老戲骨均以象徵性報酬友情出演。這樣的成績和演員報酬比,與主管部門提倡的“合理片酬、精品劇目”的製作路線不謀而合。韓曉軍透露,所有演員都是看中了劇本而不計片酬,且貢獻出了非常投入的表演,“演員還是要看作品、挑劇本。如果故事好,人物好,一切條件都可以不談。”

真實講述第一代“火箭人”故事

2009年,鐵佛收到了一部名為《大三線》的劇本。鐵佛被這個故事打動,並聯想到改革開放後,中國國防力量、航天力量、遠程計劃的雄偉成就,都與上個世紀為“大三線”付出一生的那一代人息息相關。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致敬中國第一代“火箭人”。但原劇由於基調過於沉重,很難打動當下的年輕人,“我們還是希望讓今天的觀眾也能夠感受到那一段既苦難又輝煌的人生。”於是鐵佛先後邀請了三位編劇修改劇本,最終找到《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的編劇王之理。曾在導彈部隊工作的他,將兩彈一星的宏偉計劃設定為故事的大背景,把每一個小人物寫的更加接地氣,並在親情、友情、愛情和時代的聯結上加重筆墨。

在主創團隊看來,《那些年》能夠吸引到好演員,也能夠觸動年輕觀眾的原因,便在於劇本的真實性。王之理透露,籌備期他們曾大量採訪第一代“火箭人”,並通讀至少八本報告文學,從中借鑑了不少感人故事。“我們把很多中國火箭核彈發展史中讓人感動的真實故事移植到劇本里,喬部長的臺詞就是錢學森先生的原話。”

演員片酬不足百分之三十

2017年9月,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意見》規定,“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響應,表示“百分之四十”是不影響製作的合理限定。

作為目前市場中的小成本劇集,《那些年》在2016年籌備時並未有“降低片酬”的提倡,但整部劇仍嚴格按照了合理的片酬分配:演員總片酬比例不足總投入的30%,剩下全部傾注在製作層面。據悉,當時楊爍的市場價格已經憑藉《歡樂頌》水漲船高,但他仍被這部劇和張利軍一角深深打動,於是在片酬上給了很大的優惠,以市場價的一半出演。飾演司令員的高明同樣是看完劇本之後,直接給導演打電話,表示非常喜歡這部劇本,什麼時間拍都可以,且不談片酬。

在鐵佛看來,新媒體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劇集需要通過流量演員來吸引觀眾,“天價片酬”是市場行為的偏頗。但站在製片人和創作者的角度,他始終認為一部劇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本身,“所有錢都給了演員,其實是把一個文化產品的藝術給糟踐了。一百人的場面戲,本來一集需要投入到200萬,演員都拿走了,我只有‘五毛錢’製作,這就是不合理的。”鐵佛表示,國產電視劇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有太多以小勝大的例子,近些年有不少流量演員作品“撲街”的先例;而真正的演員遇到好劇本的時候,在金錢面前也一定會做出退讓,“這麼多年,我們還能陸陸續續看到幾部良心製作,因為很多演員也想做出好的作品。”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