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興隆局「兩化一改革」見聞錄

8月的北大荒,稻穀抽穗泛金,豐收景象如畫。紅興隆管理局在深化農墾改革工作中,多點發力,快馬加鞭,縱深推進,呈現出“浪潮奔湧”的景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隨著農墾紅興隆分公司營業執照的領取,其所屬的12個農場陸續完成了農場有限公司的登記註冊。隨後,管理局確定了建章立制和完善內控的關鍵是“減負”,核心是“提升企業運行質量”,目標是“企業增效和職工增收”的改革方向,確保公司化改革順利推進。

“我們農場通過承包的方式實現供熱供水轉制經營,有效地緩解了差額補貼給農場帶來的經濟負擔,成功分流86人,也有效降低了農場經營運行成本。”提起農場“兩化一改革”進程,紅旗嶺農場黨委書記、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吉臣高興地說。

在推進農場企業化改革中,這個農場有限公司明確了“轉制不降質、引導不強制、服務不限制、管理強機制”思路,加快對供熱、供水中心以承包經營管理方式進行轉制經營改革,實現農場與轉制項目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經營決策等方面完全脫鉤,全面達到減虧降負目標,通過技術改造停產一處20噸的鍋爐房,將原有15處換熱站合併為7處,原煤使用量可下降8000噸。同時,還徹底解決了跑、冒、滴、漏問題,進一步更新設備設施,確保24小時有效供水。

近年來,八五二農場每年僅對供熱、供水和物業投入就達500餘萬元。成立農場有限公司後,採取公開招標、委託經營的方式,對“兩供一業”經營進行改革,並明確提出原來所有的工作人員由轉投經營方全部接收。於是,供熱部門引進了燃氣公司,獨立合算,自負營虧;供水部門通過競標的方式對外承包,目前正在進行當中;還成功引進3家物業公司,為農場有限公司20餘個小區提供專業的物業管理,使農場有限公司物業覆蓋率達到90%。

“通過改革,我們農場增強了供熱、供水和物業管理的融資能力,不僅為企業減了負,也讓新成立的公司騰出更多的精力去搞經營。”八五二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陳姜高興地說。

針對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紅興隆管理局黨委明確提出堅決杜絕“等靠要”思想,牢固樹立開拓創新和市場競爭意識,增強推進改革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推進管理局和農場公司化改革。

寶山農場成立農場有限公司後,存在人口少、消費支出少、利潤點少的“三少”問題。為切實減輕農場有限公司運營負擔,農場有限公司堅持問題導向,提出“改革不追求模式、力求效益最大化”的思路,將賓館轉變為面向社會服務的經營場所,通過承包的方式,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體制;敬老院通過對外競標的方式承包;供熱與省紅興隆寶森熱力有限公司簽訂委託經營協議。通過對標差價補貼的方式,每年,農場有限公司賓館可節支17萬元,供熱可節支160餘萬元,敬老院可減少補貼10萬元。

二九一農場有限公司按照扁平管理模式,保留4個管理區,撤銷5個作業站,重組公共服務及社會管理機構4個,實現管理崗位人員由464人減至387人,減少人員經費支出368.9萬元。同時,農場有限公司按照便於管理、勞務市場化的原則,將供熱公司承包經營,將賓館轉制經營,改制後,全年減少補貼470.5萬元。此外,農場有限公司還對場直單位的預算指標進行重新核定,合併街道社區、公共事業管理局,合併公路管理站、客運站,壓縮自來水管理站費用等,全年可節省費用202萬元。

北興農場有限公司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完成水暖供應站、供熱、供水承包,減少補貼640餘萬元,減少現金支付1500萬元;對農場醫院實施績效考核,減負40萬元;對學校後勤進行改革,年可減少支出150萬元。曙光農場對供水和供熱實行第三方委託經營,每年減少補貼29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