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爲了寧靜致遠

武 俠 解 讀:第63期

文 章 主 題:“空心菜”狄雲

涉 及 人 物:狄雲、戚芳、血刀老祖等

配 圖 選 自:電視劇《連城訣》吳樾版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連城訣》是金庸的所有小說中,名氣並不大的一部作品,而且受喜愛的程度也遠遠不如金庸的其他作品。《連城訣》向我們展現的並不是一個傳奇浪漫的武俠世界,而是一個虛偽陰暗的現實社會。從某個角度看過去,《連城訣》算不上一部傳統定義中的武俠小說,而是一部現實主義言情小說,其主題正是揭露、批判了人性的扭曲與陰暗。更值得一說的是,在這部小說中,並沒有俠的存在。

大概很多人都會想,《連城訣》怎麼會沒有俠呢?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小說開頭出現的兩湖大俠梅念笙,難道他不是俠?連他的綽號都帶了“俠”,而且他的所作所為也稱得上大俠行為,逞強除惡,匡扶正義,勇鬥血刀老祖,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是俠呢?或許算,但金庸並沒有給他太多表現俠的機會,因為他出場沒多久就被自己的三個徒弟偷襲,最後遺憾死去;還有後面出現的江南四俠—陸天抒、花鐵幹、劉乘風、水岱,他們算俠嗎?其中陸、劉、水三人都在雪谷一役中死去,跟梅念笙一樣,他們也沒有太多表現俠的機會;至於花鐵幹,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卑劣小人,完全跟俠背道而馳,又談何以俠?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以上這些人,沒有一個算得上真正的俠。或許有人會問,難道主人公狄雲也不是俠嗎?狄雲的確不是俠。

如果狄雲沒有跟他的師父戚長髮去荊州,那他一定會和師妹戚芳在湖南鄉下,過著安靜閒散的田園生活,放牛牧馬,耕地織布,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但是,荊州之行,狄雲終歸是去了。而他的命運,也因為去了一趟荊州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在之後的故事中,狄雲經歷了不少磨難,甚至險些喪命;但他也有一些奇遇,學了不少高深的武功,成為了武林高手。表面上看,狄雲似乎也像一個俠,最起碼,他的本性不壞,且多少還有一些古道熱腸,再加一身高強的武功,這應該也算大俠的設定吧。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然而,判定一個人是不是俠,絕對不只是看他的表面,而是要看他的內心追求。狄雲的的確確不是俠,他所做的一切,首先當然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完成丁典的囑託(把丁典與凌霜華合葬一處);其次是為了找陷害他的萬震山父子報仇;最後才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找到師妹戚芳,帶著她一起回到湖南鄉下,平平淡淡地過完下半輩子。

這便是狄雲想做的一切,他最終的心靈歸屬—不過是他的師妹戚芳,以及他們原本應該過的平平淡淡、與世無爭的生活。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我們看到,其中沒有任何關於俠的成分。狄雲這個人,既沒有行俠的意識,也沒有行俠的行為,更沒有把俠當成一種理想抱負。相比金庸筆下的其他主人公,狄雲顯得很渺小。比如蕭峰、郭靖、陳家洛等幾人,他們已經把俠上升到民族國家的層面,成為了真正的俠之大者。狄雲跟他們相比,實在不值一提。如果把金庸筆下的所有主人公聚集到一起,再寫一部小說,那狄雲一定是配角,甚至有可能只是個路人甲。

是的,狄雲不是俠,正如戚芳給他取的綽號“空心菜”一樣,狄雲就是一個沒有多少想法的老實巴交的鄉下小夥兒,他的身上沒有任何關於俠的表現,他所有的掙扎,都只是為了能帶著師妹戚芳回到湖南鄉下,去過他嚮往的平淡的田園生活。

“空心菜”狄雲—所有的掙扎,只是為了寧靜致遠

金庸是武俠小說大師,他寫武俠小說,當然不會像其他小說家那樣,一味地把主人公塑造成完美無缺的英雄好漢,那樣寫並不算高明。金庸寫武俠小說能突破常規,別開生面,寫出一些另類的甚至平凡無奇的主人公。就好比狄雲,他身上雖然沒有半點大俠氣質,但他寧靜致遠的生活態度,又何嘗不能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