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靠說相聲都成了大富豪,爲什麼在演出時總說「說相聲是養家餬口」?

80遊戲回憶錄


這確實是郭德綱目前相聲表演當中的一個悖論。十多年前郭德綱沒有名氣日子過得不如意的時候,他這樣說是客觀描述,而如今這十多年來隨著名氣增加商演長期紅火,他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甚至已經大富大貴,如今再說自己說相聲只是養家餬口,就難免有些矯情了。

不過郭德綱之所以仍然這樣去表述,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相聲這門藝術帶有很強的市井氣息,說的大都是民間市井的事兒,吸引的是老百姓。為了和臺下觀眾拉近距離,不至於產生太多的隔閡,就需要營造出一種平等對話和交流的氣氛,說自己表演相聲是養家餬口,有利於加強和觀眾的溝通,讓自己所說的內容更便於和觀眾產生共鳴。

二是角色扮演的需要。郭德綱長期以來在相聲中塑造的都是小人物,即使是大人物也都是露怯的大人物。舞臺上的相聲演員儘管口口聲聲說的是“我”,但歸根結底那並不是演員自身,而是他更願意呈現出來的舞臺形象。從笑的原理上看,人們更願意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表現出各種笨拙,演員把角色定位定地低一些,更容易吸引觀眾,引得大家發笑。

三是郭德綱說表演相聲為養家餬口,很大程度上也是指著整個德雲社來說。儘管郭德綱功成名就身價不菲,但德雲社的大多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並沒有達到他的程度,生活條件並不如意,錢就要一場一場去說去掙。對於那些人來說,說相聲當然就是為了養家餬口,這也不是假話。


鄭捕頭


郭德綱如今確實成了大富豪,一路坎坷荊棘到現在功成名就,郭德綱把德雲社發展的越來越壯大。郭德綱只要站在舞臺上就非常賣力表演,一定會感謝自己的衣食父母,郭德綱沒有把管理德雲社看做一門生意,更傾向於將德雲社表述為一種關係。他認為自己不懂商業,曾經他用一種容易招致挑戰的絕對語氣說:我對錢沒有概念,所以說有時候一聊天,誰說郭德綱剋扣誰誰錢,我說這就是喪盡天良,我還真沒拿錢當回事。



郭德綱沒有什麼野心,更對錢沒什麼概念,德雲社現在有五六位老先生沒法登臺表演了,但郭德綱每月都會他們2萬塊錢讓他們花,因為他們曾有恩於德雲社,郭德綱在報恩!

曾經郭德綱放下尊嚴參加一些無底線的節目,目地就是為了養活德雲社的上下老小,對於德雲社而言,郭德綱確實是那個照顧所有人衣食起居的大家長,超越了一般意義上師父的範疇,所以他在臺上一直說:“說相聲為了養家餬口”不為過。 早期跟隨在身邊的徒弟結婚,郭德綱會包辦婚禮,這不是相聲的規矩。郭德綱曾經說:孩子們都不易啊!你不得對他好一點嗎?幾乎每一個我都這麼管,把他家長都接來,讓孩子風風光光的,勸他們好好過日子。(為了讓陶陽的父母放心,郭德綱為陶陽父母都安排的工作)。從結婚照到戒指、家用電器、床單被罩到婚宴、從婚車到化妝師郭德綱一切包全,李雲傑是2008年辦的婚禮,父親早亡,母親癱瘓,郭德綱就代表李雲傑的父母跟李雲傑的岳父母站在臺上,李雲傑兒子出生郭德綱送他一根金條,李雲傑母親過世,郭德綱帶領德雲社全體演員上門祭拜,一對演員一個大花籃,院裡都擺不下了。2007年,岳雲鵬母親要做心臟搭橋手術,郭德綱出了十幾萬元,岳雲鵬老家蓋新房也是郭德綱出的錢。何雲偉的婚事都是郭德綱兩口子一手包辦的,王慧勸他們兩口子要好好過日子,結果不知哪句話得罪了何雲偉,導致他懷恨在心……




郭德綱一直謙虛的說自己是非著名相聲演員、相聲界的一名學生……是一種自謙,他作為德雲社的大家長,所有徒弟他都上心,都念他們好!

很多從小跟隨郭德綱學藝的徒弟都有在郭德綱家住宿的經歷。2006年,郭德綱在大興租下一個佔地四五畝的大院,孔雲龍、岳雲鵬、燒餅、杜鶴來、馬鶴琪等人全部住進來,管吃管住。李雲傑、欒雲平是北京人,也時常來住個兩三天。郭德綱還專門買了輛金盃麵包車,有演出就拉上徒弟們演出,平時就用這車買米買面、買油買菜, 郭德綱喜歡家裡有徒弟的熱鬧感覺,但他又是一個好靜的人,就在那段艱苦歲月中,郭德綱沒事就是寫寫畫畫,那段時間也是他最有靈感的一段時光,創作出了好多好的作品!後來幾經搬遷,徒弟們也大多自覓住處,有幾位一直住在家裡,每天最少七八張嘴吃飯。為了滿足更多徒弟們的留宿,家裡客房裡始終放著上下鋪的床。趙雲俠在師父家住了6年,有一個單間,直至他結婚才搬走。師孃每天下廚,他就打下手。師孃一直把錢放在廚房的一個盒子裡面,買菜就隨便拿,無需報賬。 春節時候,一些外地的徒弟也不回家,跟師父郭德綱一起過年。流水席從早上開到深夜,人一撥一撥地來。趙雲俠懂得和麵,李鶴彪、岳雲鵬幹過廚師,再加上師孃王慧,他們幾個幾乎全天泡在廚房。早上十來點鐘就起來炸呀煮的,一直忙到深夜。 師孃王惠喜歡和徒弟打成一片。有時,她帶著一群人出去唱歌,王慧非常喜歡和孔雲龍聊天,把他當自己兒子一樣,想吃魚了,王慧就給他做魚,孔雲龍出車禍,嘴裡面縫的都是針,王慧頓頓都做雞蛋羹給他吃……



如今,德雲社上上下下好幾百人,有學藝的、有出師的、有出名的、有未出名的,每人都在為自己的事業打拼養家餬口,郭德綱身上的擔子更重,他要讓每個徒弟都要有養家餬口的本事和平臺,郭德綱用心在努力培養後輩!


至尊相聲煲


因為說相聲就是養家餬口。

拿德雲社舉例,大大小小的相聲演員近四百人,可是真正夠資格帶隊做商演的有幾對?真正有能力跨界影視綜藝的又有幾個?大部分的相聲演員還是靠小劇場演出作為主要收入。

小劇場的相聲演出盈利並不高,說實話真要是錢很好賺的話,北京城有的是各種相聲藝術家,他們為什麼不出來做小劇場?郭德綱曾經在《坑王駕到》裡提過一句,德雲社小劇場的演出費好像是200塊一場,一個月演滿是6000塊錢,在北京來說不算高收入。好處就是有上升空間,像岳雲鵬這樣紅了之後,收入就等於翻好幾番,但是在你沒紅之前,說相聲就是隻能養家餬口。

最近幾年郭德綱為什麼不斷從小劇場抽出隊伍去做商演?目的就是為了能增加徒弟們的收入。一線大城市吃不消做,那麼就從二三線城市開始做。德雲三寶就是一種新的嘗試,一對演員知名度不夠,就組隊一起去。但是即使這樣,有資格接商演的還是少數,行業性質決定,主角配角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人只能是龍套群演。

演藝行業就是這麼殘酷,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難得混上幾句臺詞。單就相聲行業來說,德雲社的收入狀況還算是比較好的了,盧鑫玉浩不是在《笑傲江湖》上說過嗎,在青曲社小劇場已經能攢底了,可還要去酒吧駐唱兼職,因為單靠說相聲的收入不夠生活。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郭德綱的出現確實改變了中國相聲的頹勢,相聲迴歸劇場的堅持使相聲這門語言藝術重新為觀眾所接受和喜愛,郭德綱本人的生活狀況也大大改善,買了豪車還住進了別墅,儼然成為一方富豪。不過現在早已靠相聲致富的郭德綱在演出時依然把“說相聲是養家餬口”這樣的話掛在嘴邊,這是他在誇張嗎?其實不然。

郭德綱非常清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觀眾在他背後給了最大的支持,正是有了無數觀眾或明或暗的支持才能讓他在與主流相聲界叫板之後依然能夠為觀眾演出帶來歡笑,因此他對觀眾還是非常看重的,這也是他經常把“觀眾是衣食父母”這話掛在嘴邊”的重要原因。

郭德綱是成功了,但是相聲能不能傳承下去呢?誰也說不好,所以郭德綱出名之後不斷收徒以期為相聲培養出更多接班人。養人就要投入,現在除了岳雲鵬、孫越、郭麒麟、閆鶴翔、張雲雷、楊九郎、張鶴倫、郎鶴焱、燒餅、曹鶴陽等寥寥數對相聲演員能夠靠商演掙錢之外,其他上百口子人都無法給德雲社帶來收入,以至於郭德綱這個班主必須不斷工作為整個德雲社上上下下掙吃掙喝並且爭取出名的機會,從這方面來說“說相聲是養家餬口”倒不是一句戲言。

(LS)


捕魚小分隊


郭德綱在當今的中國相聲界,無疑是第一人。無論是名氣,還是收入。

但是他與體制內的演員不同,與曲協也沒有良好關係。與體制內的演員相比,郭德綱是靠相聲成的名,但是主要的收入並不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出,而是商演、商業代言、綜藝主持、真人秀、影視演出等收入。郭德綱的妻子王惠旗下有六家公司,涉足多個行業。


德雲社相聲在郭德綱的收入中只佔較小的比例。如果沒有其他的收入,只憑德雲社的演出,的確也只能夠養家餬口而已。

德雲社雖然票房收入很高,但也承擔著很大的成本。2006年左右,一個可以容納200人的小劇場,水電人工每天1500元,場租3500元。直到現在,德雲社演員們的主要收入也在於商演。

還有一點,郭德綱經常這樣說,也是為了落得人緣。像他這麼高智商的人,總不至於去炫富吧。希望德雲社能夠多出人才,為中國的相聲發展做出貢獻。


小智攝影文學


你覺得他在演出的時候說自己通過說相聲都富的不行了,這樣就合適了?

普金還說自己當總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呢!!!

馬化騰還說自己是普通家庭呢

老郭說個“說相聲是養家餬口”就不合適啦?


李富貴plus


郭德綱說話也代表了德雲社幾百個人,說相聲事實上是養家餬口的一種技能,他說的並沒錯。


mimidustie


郭德綱靠相聲成了大富翁,如今在相聲界也是威望名望很高,不過當初的他也是為了養家餬口才出來學相聲的,還有一方面就是做人要低調,不能總把有錢掛在嘴邊吧。你喜歡郭德綱的相聲嗎?喜歡就點贊吧。

郭德綱說養家餬口說起來就是兩個方面,其一就是本來就是養家餬口的,郭德綱也是這幾年才有名氣的,都知道相聲、小品接地氣,都喜歡,當時的相聲是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相聲界混的最好就是趙本山,而郭德綱也是靠自己打拼,成立德雲社,和于謙搭檔,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其二就是郭德綱低調,郭德綱是有實力的,《聲臨其境》也有他,所以他不能總把有錢掛在嘴邊,樹大招風吧,不過都知道他有錢,所以說養家餬口大家都笑笑不說話。


橘說娛樂


囧王者,覺得郭德綱說的沒錯啊。

藝人以觀眾為衣食父母,講相聲確實養家餬口。沒毛病啊。

郭德綱雖然現在已經是一個大紅大紫的著名相聲演員。他 讓式微中的中國傳統相聲藝術煥發新的魅力。但郭德綱早年北漂的時候,曾經也是落難過的。

郭德綱曾“三進京”

為了在相聲界發展,郭德綱曾“三進京”。1988年,15歲的郭德綱第一次進京,報考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下邊的一個說唱團,在團裡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為了餬口,郭德綱在天津各種小劇團裡唱戲,過上“跑江湖”的日子。就此結束了第一次的北漂生活。

後來,不甘心離開相聲藝術的郭德綱又來到北京,但因為找不到接納他的相聲表演團體,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

前兩次北漂,郭德綱都失敗了。1995年他決定第三次赴京,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進京。這一次他從最底層幹起,給各種劇團唱戲、打雜、做零工,一有機會就堅持創作相聲段子。為了不讓自己再次落到一窮二白的境地,開始在影視圈和綜藝圈混飯吃,運氣才開始好轉。

北京站穩之後的各種低潮

一,北京相聲大會成立初期,沒有觀眾,沒有收入,通過編劇等收入甚至老婆賣車來支撐自己堅持經營的時候。

二,安徽衛視主持劇風行動時期,我充當小丑角色,任人擺佈,甚至在櫥窗裡生活48小時。

三,打記者事件後,成為眾矢之的,同時當初德雲社的幾根柱子同時垮掉。四,沒有最困難,只有更困難。

所以說,郭德綱是吃過苦的,知道衣食父母的重要性,也始終在強調自己是在養家餬口。不過,現在的養家餬口和之前的養家餬口意義又不一樣了。之前,真實養家餬口,艱難度日。現在的養家餬口是養德雲社這個家,糊的是德雲社著一大家子的口。嗯,用囧王者開公司的話說,特麼這叫社會責任感啊。

呃,除了你演的電影實在不怎麼樣之外,其他的還行,“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


囧王者



郭德綱成了大富豪靠的是商業運作,每年的收益大部分靠的是德雲社的商演以及接的各種廣告。說相聲確實是養家餬口。他的說法並沒有任何問題。


郭德綱從小開始學習相聲。最初學習相聲當然是為了混口飯吃,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有如今的發展。而同時他說相聲當然也有自己愛好的原因。


最初創辦德雲社,郭德綱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也面臨了無數的困難。不過靠著一股子韌勁,一口氣。他堅持過來了,他的成功當然也離不開相聲,他的富豪之路當然也和相聲有關。


現在,郭德綱自己德雲社每年的盈利相當的大,應該是以億記。但是如果單純的說相聲肯定是行不通的。德雲社是一個演藝公司,裡面有各種的分工。就是通過商業的運作,郭德綱才有如此大的收益。


最後,我想郭德綱說相聲養家餬口也有謙虛的成分,有對觀眾表示感謝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