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興盛街修車鋪的王師傅:用雙手「修補」近三十載的光陰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在技工的人生裡,時間都過得很慢,一輩子只有精力做一件事,一輩子只堅定一個目標,但對於技工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使他們的目標沒有盡頭,一生都在鑽研技術。王振泉,一位電動車維修師傅,在平凡崗位上一待就是近30載。平凡,並不一定平庸。他在平凡中日積月累、平流緩進,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绵阳兴盛街修车铺的王师傅:用双手“修补”近三十载的光阴

雙耳失聰就業苦 苦楚中摸索前行道路

在涪城區興盛街的街頭,總能看見一個瘦小、左耳戴著助聽器的小老頭,不緊不慢地做著手頭的事情。一臺金屬工具櫃,一把太陽傘,一個裝滿各種工具的鐵盒,成了這個街頭的特殊風景。這就是王振泉和他的的修車鋪子。

王振泉今年62歲,老家在重慶渝北。母親去世早,家中有三兄弟,王振泉在家排行老二。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1972年,王振泉三兄弟來到了綿陽跟父親一起生活。

王振泉很小的時候,雙耳就出現了聽力障礙,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兩耳完全失聰,他自己主動提出退學回家。在他年輕的時候,在外打過很多份工,鉗工、磚瓦工、工地零工、裝修工等都做過。

由於雙耳失聰,在外打工的日子變得格外苦,可是沒有辦法,生活已經如此,只有負重前行。在外打工十多年,經歷了多少的辛酸苦楚,只有王振泉自己才能體會,不過幸運的是,自己十多年的堅持,十多年的埋頭苦幹,終於換來了回報,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王振泉終於摸索出了維修技術,於是他自立門戶,幹起了鞋子修補、自行車維修的工作。現如今,租了一間門面,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家小店鋪。

小攤看起來不大,但內容豐富。勤勞踏實的王振泉經營著很多維修項目,修補鞋子,自行車、電動車維修,以及配鑰匙等。王大叔從沒有系統的去學習維修技術,可是憑著多年來的打工經驗,在這一行幹得也算是得心應手。

一份平凡的職業,其實也是一座城市變遷的“切片”。王振泉說,早些年的時候,還有不少人找他修補鞋子,但是後來找他修自行車、電動車的人越來越多,於是維修自行車、電動車以及配鑰匙就成了他的“主業”。王振泉已經擺攤二十多年了,究竟修理過多少自行車和電動車,配過多少把鑰匙,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周圍小區的人都認識他,年齡相仿的人也願意跟他聊天,他雖然耳朵聽不清,但是手可靈巧了,心裡也清明著呢。

心存感恩用心生活 工作還要繼續幹下去

小時候兩耳失聰,聽不到外界的聲音,雖然生活給了王振泉一個不好的開端,但是他深信,只要努力,也能給人生畫上一個完整的“圓”。

平凡歲月也不見得就是一帆風順的。一年前,王振泉的妻子在外做生意被騙,家中突生風波,如今妻子在外打工,兒子跟著水電工師傅學手藝,自己起早貪黑支撐起這個修理鋪子。“雖然日子拮据了一點,但是隻要勤快,生活還是會一天天變好的。”樂觀知足的王振泉說:“這輩子除了妻子被騙,也沒發生什麼特別不開心的事。”

“由於我是聽力障礙殘疾人,城管執法人員也非常關心我的生活,我很感謝他們。”王振泉不僅從內心感恩社會給予他的幫助,他還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回報社會。他擺攤的地點在郵局前面,郵局前面有一塊空地,這裡禁止隨意停放車輛,王振泉在工作的時候,還幫忙照看周圍有沒有亂停亂放的車輛,有時還會給來往沒電的電瓶車充電。

王振泉說,他的這些手藝活都是自己琢磨的,手藝就是講個認真仔細,只要用心做,用良心做,顧客就會多,技術也會提高。“配鑰匙、修車這些簡單的事情都難不倒我,周圍的人也很信任我,會主動來讓我配鑰匙、修車等。有時候給別人配鑰匙,如果遇到配了一次開不了鎖的情況我會重新再配,直到可以開鎖為止。”就這樣,王大叔的顧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

時間會書寫出最好的答案。王振泉始終沉穩而平靜地度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十年,他在社會的小角落裡,沉默又堅定地工作著,用堅守的恆心書寫著平凡的一生,以從容而淡定的姿態面對生活。(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佳 文/圖 實習生 劉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