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種鴿——明智之舉

精簡種鴿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種鴿質量。剔除育種價值不大的種鴿,有益於增強種群個體的素質,為來年育種打下堅實的基礎,培育出更高質量的賽鴿,從而去適應當今激烈的賽事。

如果起點高,種鴿血統優良的話,或許你捨不得淘汰,種鴿就會越養越多棚滿為患,成績也沒有很大的提高。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鴿子多了根本就照顧不過來,好鴿子得不到良好的飼養,怎麼指望它飛冠軍亞軍呢?所以一定要從源頭抓起,結合子代成績,對種鴿進行嚴格汰選,選擇最優秀的種賽鴿來做種,堅決淘汰生理有缺陷和沒有育種潛力的種鴿。

精簡種鴿——明智之舉

如果起點低,種鴿基本是天落鳥的話,那你就更不應該猶豫不決了,對於子代表現不佳,又沒有育種潛質的種鴿必須淘汰,"捨得,有舍,才會有得",抱殘守缺是愚蠢的。精簡種鴿,勢在必行,不能讓賽鴿輸在起點上。

精簡種鴿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結合子代鴿的賽績和其歸巢的穩定性,來鑑別種鴿的優劣。

第二,結合種鴿的血統和當地氣候來綜合分析,是不是該路鴿子不適宜飛當地的氣候?

第三,結合種鴿本身的個體條件,各方面是否達到種鴿的標準。

精簡種鴿——明智之舉

第四,結合種鴿家族賽績史,主要看一下其上代或祖代是否出過冠亞軍,發揮是否穩定,遺傳性能是否良好,到該種鴿已經是第幾代了?

第五,看一下種鴿的來源,也就是原鴿主實力如何。如果鴿主就是半吊子,估計把他的賽鴿錯用為種鴿,也好不到哪裡去。

第六,對公棚成績鴿的淘汰要慎重,最好為其多物色幾隻配偶,出子代飛飛看,表現不好的話,再將其淘汰也不遲。

第七,鴿主必須要提高鑑定種鴿的水平,選配得法。"千里馬常有,伯樂而不常有",對於看不準的種鴿,一定要請教高手,聽取鴿友的意見,千萬別把"冠軍"的爹媽給淘汰了,那就慘了,呵呵。

就談這幾點吧。

精簡種鴿——明智之舉

在種鴿數量龐大的前提下,越養越少是一種智慧,精簡種鴿既節約了現有資源,又能提高整體賽鴿的素質,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種鴿不在多少,中用就行,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培育賽場上的佼佼者,而不是菜市場籠裡的肉貨。所以我們養鴿不但要起點高,引進適合自己的種鴿,而且也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的挑選,優化種鴿隊伍,讓賽鴿贏在起點上!

總之,無論對於大戶還是對小戶來說,精簡種鴿都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