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质时代,一张错版币一套房的猜想成真了吗?

错币又叫残次币,是指在印钞造币环节出现错误,纸币一般会有福耳、多边、折白、漏印、水印或图案严重偏移、套色移位、加长币、印刷时被其他纸张覆盖等等,硬币一般会有背逆、弱打、透打、胚饼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错币并不是假币,错币也可以在市场流通使用。但人们也可以到银行换回无印刷错误的人民币。

在这个物质时代,一张错版币一套房的猜想成真了吗?

以上藏品为错版币一组。在上方第一张100元人民币的毛主席照片中,右上方的头发印刷不齐,略泛白。第二张100元人民币则是毛主席右脸中间有个白点,源因于在雪白印刷纸未印刷前有了污点,所以印刷出来的钱币就有了残缺。经过时间的流逝,污点掉落,就形成了一个小白点。这些和正常的100元人民币不同观感的地方直接反映了这张钱币是非同寻常的,在现流通的钱币中出现这么多错误的是较为稀少,收藏价值极高。

据印钞厂相关人员介绍,人民币在印刷过程中,和其他印刷品一样,会因为纸张的叠放不整齐而出现错版,这本身并不稀罕。然而,作为国家金融流通领域的工具,印错的人民币是决不会流出厂一步。因为一张钱币出厂必须经过7道关卡严格检验,检验出的错币全部封存。由安全部、公安部、国家银行造币厂有关人员到场,取出错币,清点号码,统一销毁。整个过程全部录制,录像密封存档。

在这个物质时代,一张错版币一套房的猜想成真了吗?

纵观错币市场,我们可发现市面上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手中有“错版藏品”后,都不愿更换。有些人就把它当成稀罕物收藏起来了。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错版,在被发现后均会被及时更正,所以错版存量很少。错版藏品往往因错得福,在2017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张百元错版币以人民币160万元的高价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