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舍,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擦皮靴、上臺階,這組鏡頭,留住了小編;

而那一聲“到”!簡直是“於無聲處聽驚雷”,讓小編霎時淚崩!那是男主在軍營裡的最後一聲“到”吧……

車站的那一回望,包含著多少不捨,看見了多少過往?

一部微“大片”。強烈推薦。不可錯過。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9月伊始,是學生開學的日子,也是老兵離開部隊這所學校的日子。2018年第一批秋季退伍老兵卸下肩章,戴上紅花,背起行囊,踏上了返鄉的路程。從此戰友去他鄉,只能夢裡再相會。

“當兵的滋味,幸福的滋味,酸甜苦辣都是情,比什麼都珍貴。”再向軍旗敬個禮,承諾有召必回;再和戰友緊緊地擁抱,期許他日再歡聚。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入伍光榮,光榮退伍。一日軍人,一生軍人。我們為這些最可愛的人自豪和驕傲,希望他們榮歸故里仍牢記使命,不懈奮鬥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國,和諧盛世;旅,科學發展;家,雙親久病;子,年幼孱弱。我從軍十五載自認精忠報國,今因家中現實無奈申請轉業。若有戰,召必回!”

第二炮兵某旅副參謀長張益朝。在張益朝的轉業申請書裡,字字句句是通往故鄉、膝前盡孝的踉蹌腳步,字裡行間卻是從軍報國、心繫天下的眷戀情懷。 “若有戰,召必回!”都下決心申請轉業了,還不忘刻下這赤誠一筆。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我一輩子膽子大,我喜歡和平的生活。但是如果祖國需要,給我一把槍,我還可以上戰場。”

河北省河間市抗戰老兵孟慶玉。孟老16歲參加游擊隊,共經歷大小戰鬥上百場,多次出生入死,因戰爭失去左腿。他說,他最懷念的是他在抗戰中犧牲的戰友,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和平。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別看我年紀大了,精氣神都足著呢。如果小日本敢再來侵略,我照樣能上戰場,照樣把他們打回去!”

鄭州籍抗戰老兵王傑。1934年,15歲的他便偷偷溜出家門,去投奔部隊。

那一回望,包含多少不捨,看見多少過往?你們永遠是國家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