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樊老師與她的學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樊老師給學生輔導作業。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樊老師給學生輔導作業。

學校

一間教室,共有三排桌椅。

第一排的兩個孩子是二年級的,第二排的兩個孩子是五年級的,教室最後面的三個孩子是幼兒班的小朋友。前面兩排,二年級和五年級的同學正埋頭做題,最後一排也就是第三排的幼兒班小朋友一會兒說餓了,一會兒問什麼時候下課……

9月3日,秋高氣爽。在平山縣九里鋪教學點,特崗教師樊香英正在給7名學生上課。

一位教師,7名學生

9月3日,一路沿著太行山脈走來,向西還向西,兩邊山越來越高,最後沿著剛能通過一輛車的公路翻過一座山再向山裡深入,我們來到了九里鋪村。村口的半山腰上,一棟兩層的樓房有院落,鐵門開著,門口幾個大字“九里鋪教學點”。陽光照耀著整個校園,藍天白雲映襯著鬱鬱蔥蔥的山脈向遠處綿延,山溪潺潺,整個山谷靜靜的。

進入校園,一樓一間教室的門開著,一個瘦瘦的身穿深藍色T恤的女教師正在為孩子們指導作業,她就是九里鋪教學點的樊香英老師。教室裡一共三排桌椅,第一排坐著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第二排也是一個男孩一個女生,最後一排是三個小朋友圍著一張矮桌子坐著。

樊老師說,這所學校目前只有7名學生,第一排的兩個孩子是二年級的,第二排的兩個孩子是五年級的,教室最後面的三個孩子是幼兒班的小朋友。原本五年級有4名同學,其中兩名來自鄰村四里鋪村,因為每天要往返10裡山路,路上都是拉石頭的大車,太危險了,她就建議那兩個孩子到鄉里的住宿學校讀書了。

課堂上,樊老師會輪流給不同年級的孩子們講課,五年級這學期開學學的是小數乘法。今年開學後,該校新增加了幼兒班。樊老師說,她對幼兒班教學還不太熟悉,“我得一邊學習一邊教他們。”

一位女士正蹲在教室門口。

這學期開學,樊老師要教五年級的小數乘法,要教二年級的線段,開學新增加的幼兒班,就是教室最後一排坐著的三個小朋友。前面兩排,二年級和五年級的同學正埋頭做題,最後一排也就是第三排的幼兒班小朋友一會兒說餓了,一會兒問什麼時候下課……

樊老師說,蹲在那裡的女士就是幼兒班那個小男孩的媽媽。這位媽媽不能走,因為她一走,那個小男孩就會哭。

感動 沒有人願留下,她卻紮下根

樊香英老師是2013年畢業後參加特崗教師考試的,第一年她就考上了。當年9月1日,樊香英來到距平山縣城160多里路的九里鋪村,成為一名特崗教師。

九里鋪村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共200多口人。村裡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在村裡的是五六十名老人和兒童。只有過年的時候村子才會熱鬧起來。

樊香英老師說,剛到九里鋪教學點時,學校只有兩個年級共5名學生。孩子們濃重的鄉音增加了上課難度,她要一遍遍地教孩子們說普通話。幾天下來,由於過度用嗓,加上著急上火,她喉嚨充血,說話時疼痛難忍。但走遍整個村子,連個衛生室也沒有,只好強忍著疼痛堅持上課。

入冬之後,山裡很冷,水管凍住了,樊老師只能到距學校二里多地的一個水池打水。樊老師和學生們踩著崎嶇的山路抬水,冬天雪後路滑,有時會一不小心摔倒,只能再重新回去打水。樊老師自嘲說,自己從剛畢業的小女生變成了一個女漢子。

在樊老師來之前,九里鋪教學點的特崗教師每年一換,因為這裡的條件實在是太艱苦了,沒人願意長期留在這裡,教學組組長只好安排老師輪流到九里鋪教學。樊香英老師到九里鋪轉眼過了一年,她出人意料地決定繼續留在這裡。她說,孩子們總換老師不利於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不利於孩子們的學習。就這樣,樊老師幾次放棄調走的機會,直到2016年,她徹底在九里鋪教學點扎下了根。

九里鋪村民風淳樸,每年正月有請老師吃飯的習俗。2016年,樊老師去學生家裡吃飯,恰遇村裡的年輕人回家過年,其中一位與她戀愛並結婚了。樊老師在九里鋪村紮根了!每每說起這事,村裡的鄉親們都很感動,還說感謝樊老師的丈夫,說他把樊老師徹底地留下了。這是孩子們的福氣。

心聲 心與心交換,換來職業幸福感

教室旁的一個小屋子,門口掛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辦公室”。屋裡,有一張大床,一張桌子。這就是樊香英老師的家。

在九里鋪教學點上學的孩子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平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因此,無論平時還是週末,孩子們就把學校當成了家。樊老師更是以校為家。她說,每天放學後,她會留下孩子們在學校寫作業。因為有的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工,有的孩子的父母根本不管孩子的學習。當然,即使她不留孩子們,孩子們也不走。到了週末,只要她有時間,就會炒幾個小菜,把孩子們召集到一起,像一家人一樣圍坐一桌,愉快地用餐。一邊吃飯,孩子們還一邊嘰嘰喳喳地說著各自的學習心得與生活中的煩惱。雖然每次只是一頓簡單的家常飯,孩子們卻都吃得津津有味。在孩子們的心裡,樊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溫暖。

2017年,樊老師生寶寶了。但是,她只休了三個月產假,就帶著孩子匆匆返回教學崗位。樊老師說,因為沒有老師願意到九里鋪教學點教書,甚至有的人來一下就辭職了。雖然她才離開了三個月,但學生們見到她就像久別重逢。只是,產後重返工作崗位的樊老師與以往不同了,她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來照顧寶寶。因為沒有人看孩子,樊老師會把小寶寶留在學校,讓高年級的學生幫忙照顧著,自己前往9裡山路外的學校給學生們取營養餐。高年級的學生也學會了幫忙照顧小弟弟。一旦樊老師還沒回來小弟弟就醒了,他們會忙著衝奶粉;如果小弟弟一直睡著,下課時,高年級學生會提醒小同學不要大聲吵鬧。

樊老師說,“我知道,這些孩子們雖然不善言辭,但都默默地愛著我。這種愛,是心與心的交換。或許,這就是我的職業幸福感吧!”

延伸 願做一顆星, 照亮孩子們的心靈

樊香英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就像一顆種子。老師能做到的,就是點亮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讓它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樊老師班裡曾經有個小姑娘,成績不太好,還喜歡惡作劇。樊老師一度為此很頭疼,但通過觀察,她發現這個小姑娘在美術課上表現很好。她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來顏料、畫筆,讓孩子們畫一幅畫,用畫表達自己的理想。沒想到,這個小姑娘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其特長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後來,這個小姑娘課上的表現越來越好,生活中也常常照顧其他同學。有一天,小姑娘很認真地對樊老師說:“老師,我文化課學得不好,但我想通過努力,長大後做一個畫家!”樊老師明白,那一刻,小姑娘心中的夢想被點亮了。

樊老師說,上大學時,她也曾思考自己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直到她作為特崗教師站到九里鋪教學點的講臺上。她說,做一名平凡又能堅守一線的教師,要像一顆星星那樣,雖然不耀眼,卻能用那持續的亮光照亮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2015年、2016年,樊香英老師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教師”,2016年還獲得“希望工程燭光獎”。2018年,樊香英老師被石家莊市教育局評為“師德先進個人”。提起這些,樊香英老師說,“這很平凡、很普通呀!像我這樣的特崗教師還有很多。”

據教育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河北省共有教職工1057559人。其中,包括樊香英老師在內,共有4.8萬餘人是自2009年以來招錄的特崗教師。目前,石家莊市共有特崗教師近2000人,主要分佈在平山縣、贊皇縣、行唐縣、靈壽縣4個縣,隊伍整體穩定。他們都像樊香英老師一樣,紮根於最需要的地方,就像一顆顆星星,用自己的光照亮了孩子們的未來和希望。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道德模範」平山教師樊香英:閃亮在太行深處的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