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闯关东移民史,里面的“闯”字你了解吗?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2008年播放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宏观地再现了山东人闯关东的悲壮奋斗历史。

“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主要指现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闯关东”是指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近300年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闯关东的根本原因是贫穷。

三百年的闯关东移民史,里面的“闯”字你了解吗?

闯关东

何谓“闯”?主要是因为这是在清政府的禁令下进行的活动。近三百年的闯关东移民史,大概出现过四次主要的移民潮: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一直持续到清政府实施封禁政策之前。

第二次是1860年开禁放荒到民国初年。

第三次是1920年到1929年。当时蒋、冯、阎、桂四系军阀发动了军阀混战、直奉大战,奉系军阀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乱征苛捐杂税,使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山东人民的生活更加。

第四次是抗日战争期间。东三省沦陷后,闯关东者纷纷返乡。日本军为了把东北变成后方生产基地,先是欺骗利诱,后是强行掠夺,大肆在山东等地抓壮丁前行运到关外,让他们从事采矿、铺设铁轨,建造军事设施等比较危险的工作,大批移民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生产机器。

三百年的闯关东移民史,里面的“闯”字你了解吗?

闯关东

闯关东的人数达几千万,其中山东人最多,达2500多万。据记载,山东有的村庄有200户人家,移民闯关东的竟有120多户。这是由于贫穷和山东人的节俭、朴实、豪放、重情义等性格决定的。山东人闯关东的路线一是陆路.经过三海关进入东北三省;二是海路,从烟台等地的码头乘坐船只到大连登陆。

闯关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谋生,年轻人谋生的方式主要是放山(挖人参)、淘金、挖煤和垦荒,很多人历尽千辛万苦。传说,最先放山的是山东莱阳人孙良、张禄。闯关东者大多数人还是以农耕为主。闯关东的人们为东北大发展作出了贡献,孕育、锻造、升华了伟大的闯关东精神。

三百年的闯关东移民史,里面的“闯”字你了解吗?

闯关东

东北三省的人口和姓氏中,属于闯关东者约占一半左右,所占比例多少依次为黑龙江、吉林、辽宁。许多村庄是以闯关东者的姓氏命名的。如今的黑龙江省.属于闯关东者的姓氏至少有:朱、崔、袁、张、周、梁、宛、田、姬、王、郭、楚、陈、吴、罗、李、曹、杨、苗、刘、阎、聂、宋、冯、金、柳、黄、管、关、郑、何、季、康、童、颜、马、盂、褚、侯、裴、赵、徐、沈、苏、范、施、白、谢、安、井、路、浦、朴、暴氏等等。

参考文献:

牛晶轩编著,中华姓氏,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01,第38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