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摘登

9月7日上午,全國“時代楷模”、開山島守島英雄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首場報告會在寧舉行。

報告會上,王繼才妻子王仕花,灌雲縣委副書記伏開清,灌雲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劉軍,灌雲縣電視臺記者徐雲邦,王繼才兒子王志國,分別作了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報告。

以下為報告摘登。



開山島永遠是我們的家

報告人:連雲港市灌雲縣開山島哨所名譽所長 王仕花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我和王繼才共同生活了35年,在開山島上共同堅守了32年。1986年7月,老王說去執行任務,讓我回孃家過幾天。半個月後,再三追問,婆婆才告訴我,王繼才去守開山島了。我心裡一怔,開山島,在我們當地人眼裡就是一座“水牢”,老王一個人在島上,這日子可怎麼過呀!在我的再三懇求下,直到第48天,武裝部才派船把我帶上了島。

我心疼地說:“這島別人都不守,憑啥咱守!走,我們回家!”王繼才腳底下像生了根,“你回去吧,照顧好老人孩子!我得留下,開山島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王繼才是個犟脾氣,他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頭。思來想去,我下決心辭去工作陪他一起守島。

沒有淡水,只能喝雨水;沒有電,只能點煤油燈;吃的一根蔥、一棵菜都要從島外運來。夏天溼熱,我們只好睡到房頂上;冬天陰冷,不得不搬進海風吹不透的山洞裡。時間長了,我們都患上了風溼性關節炎和嚴重的溼疹,常常半夜裡疼醒,互相敲打,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1987年7月,我眼看就要臨產,強颱風突然來了,無法下島。情急之下,老王抓起步話機聯繫鎮武裝部長的家屬,在她的指導下,找來剪刀在火上烤一下,顫抖著剪斷臍帶,撕開身上的背心在開水裡煮一下,簡單地包紮好。當孩子發出第一聲啼哭時,老王一下子癱坐在地上。他給兒子取名叫“志國”,老王說:“志字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心’,就是希望他當一名戰士,心中有祖國,立志要報國!”

還有一次海邊巡邏,一個大浪打過來,老王整個人都被捲到海里去了。我想:這下完了,老王命沒了。又一個浪頭過來,我看見渾身溼透的老王,正從另一塊岩石往上爬,我趕緊跑過去,一把把他拽上來。從那以後,我們出去巡邏,就用一根揹包繩拴在兩人腰間。

2015年2月11日,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銘記的日子。那一天,在全國軍民迎新春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了王繼才,拉著他的手坐在一起,關心地問他島上生活怎麼樣,還詢問我的身體和孩子的就業情況,囑託他保重身體,有什麼困難可以向組織提出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讓老王深受鼓舞,當即承諾:“請主席放心,我一定把開山島守好,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

說實話,剛上島的時候,我只是想守著老王一輩子,守著一個完整的家。慢慢地才明白,守島不僅守的是我們的小家,守的是組織的信任、民兵的責任;守的是人民的幸福、祖國的安寧!

王繼才走後,我主動向組織申請,要繼承他的遺志,在開山島繼續守下去。請習近平總書記放心,請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人民放心,開山島上的五星紅旗,永遠都會高高飄揚!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愛國奉獻的一面旗幟

報告人:連雲港市灌雲縣委副書記 伏開清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在灌雲,王繼才同志的故事是家喻戶曉。他對黨忠誠、心繫國防、舍家為國、迎難而上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動著全縣105萬父老鄉親。

記得我第一次見王繼才,是去島上參加黨員教育活動。那天海上風浪很大,一小時後,才到達開山島。島的最高處,一面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特別醒目。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夫妻倆就扛著國旗走上山頂,一人展開國旗,一人肅立敬禮,場面莊嚴肅穆。儀式結束後,我走進哨所,翻看守島日誌,發現每天都有升旗記錄,中秋、元旦、春節等節假日也從未間斷。我問他們:你們每天都這樣堅持升旗嗎?王繼才回答說:“我們每天都這樣升旗。島雖小,也是國家的領土,哪能沒有國旗?只有升起五星紅旗,才代表開山島是中國的土地!”

那一刻,我被他樸實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王繼才心裡,島就是國,守島就是守國,如果每個人都像他這樣,時刻心繫國家安危,祖國的萬里海疆就是銅牆鐵壁!

在返回的船上,武裝部的同志告訴我,島上風大溼度大,國旗容易褪色、破損。30多年來,王繼才自掏腰包買了190多面國旗。船老大接著說,國旗是開山島最明顯的標誌,我們出海歸來,遠遠看到島上的五星紅旗,就知道我們到家了。在我們心裡,王繼才就是一面鮮豔的旗幟!

在孤島上升旗,經常要面對惡劣的自然天氣。一年夏天,海上颳起了颱風,下起了暴雨,王繼才生怕國旗被刮跑,頂著風雨爬到山頂,把國旗降下來護在懷裡。下山的時候,一陣狂風吹來,他雙腳踩空,接連滾下30多級臺階,肋骨摔斷了兩根,還差點掉到海里。幸虧王仕花及時趕到,才救了他一命。第二天,聞訊趕來的漁民把他送到了醫院,前來看望的鄉親們勸他:為了一面國旗冒這麼大風險,如果真的命沒了,一家老小怎麼辦呢?王繼才忍著痛說:守島這麼多年,開山島就是我的家,如果哪天真的出事了,就把我埋在島上,讓我一輩子陪著國旗!

2012年元旦,國旗班幾任班長、官兵代表和江蘇省委、省軍區的領導登上開山島,帶來了一面嶄新的、曾在天安門廣場升起過的五星紅旗,與他們一起舉行升旗儀式。王繼才眼含淚花,親手升起新年第一面國旗。

先進典型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力量。我們要從王繼才的默默堅守中,汲取奮力前行的精神力量。像他那樣,把黨和國家的需要作為一生的追求,把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落實到行動中,在本職崗位上堅守職責、奮發有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積極投身到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生動實踐中,奮力譜寫中國夢江蘇新篇章!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藍色國土”守護神

報告人:連雲港市灌雲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劉軍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開山島地處黃海前哨,扼守蘇北沿海,距灌雲港口12海里,離日本列島不到900海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39年,日軍第五師團就是以開山島為跳板,登陸灌雲縣,北上攻打海州,南下侵犯鹽城,屠殺我軍民1萬多人。慘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守住開山島,就守住了黃海的大門;守住開山島,就守住了沿海百姓的安寧!

新中國成立後,開山島被列為一級軍事禁區,有一個連的解放軍官兵駐守島上。1985年,守島官兵撤防。省軍區決定設立哨所,派民兵長期駐守。但是,由於開山島遠離陸地,沒水沒電,條件異常艱苦。人武部先後派去守島的10多位民兵,最長的守了13天,最短的當天就跟船回來了。

1986年7月,王繼才接到命令,登上開山島。不久,妻子王仕花也隨他上了島。從此,夫妻倆擔負起守備海防前哨、守護漁民安全、守衛祖國領土的光榮任務,一守就是32年。

部隊撤防後,島上的戰備設施無人看管,損壞嚴重。他登島後,主動修繕廢棄營房、建設簡易碼頭、維護設施設備。2006年,島上碼頭出現大面積坍塌,王繼才就地取材、下海淘沙,又買來水泥、石子,每天干上十幾個小時.時常水泥還沒凝固,就被海浪衝垮;砂漿剛剛抹好,就被雨水沖走。他一點一點地把碼頭修好。

上世紀90年代,許多不法分子企圖把開山島當作走私、偷渡的“避風港”。1999年,無業遊民孫某,想在島上開辦賭博、色情場所。王繼才果斷阻止。孫某看到事情要敗露,就帶人把王繼才暴打一頓,還放火燒燬了哨所值班室。王繼才沒有絲毫動搖,及時報告公安部門,將孫某繩之以法。還有一次,一個“蛇頭”帶著49名偷渡客來到開山島,拿出10萬塊錢給王繼才,希望在島上停留一段時間,藉機偷渡日本。王繼才斷然拒絕,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將“蛇頭”當場抓獲。32年來,王繼才在與不法分子的鬥爭中,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先後發現並協助公安邊防部門破獲8起走私、偷渡案件,為國家挽回鉅額經濟損失。

在廣大漁民眼裡,他卻是“孤島活雷鋒”。漁民們晚上出海時,他都會亮起信號燈;遇到雨霧冰雪天,他就敲響盆子,提醒漁船繞道。一年冬天,漁民黃曉國的漁船路過開山島,發動機突然起火,眼看船要爆炸,王繼才把僅有的兩床被子蓋在發動機上滅火,自己卻在山洞裡忍著嚴寒過了三晚。還有一次,一條山東籍漁船被海浪打翻,王繼才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救援。

守衛“藍色國土”,建設海洋強國,需要更多像王繼才同志那樣,以祖國為重、以艱苦為榮、以奉獻為本的“藍色國土守護神”!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堅守住每個人的“開山島”

報告人:連雲港市灌雲縣電視臺記者 徐雲邦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因為工作關係,我有緣跟蹤採訪報道王繼才夫婦十幾年,先後登島幾十次。

開山島是一個遠離大陸的小島,當地漁民形容它是“石多水土少,颱風四季擾。飛鳥不做窩,漁民不上島”。記得第一次去採訪他們,船到了開山島附近,卻無法靠上碼頭。幾番嘗試,是王繼才伸出他那有力的手,把我拽上了島。晚上躺在悶熱的哨所裡,聽著轟轟的海浪聲,忍受著蚊蟲的叮咬,我怎麼也睡不著,一整夜都在想,王繼才這麼多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隨著採訪次數的增加,我漸漸瞭解,王繼才在開山島的堅守,最難的還不是疾病的困擾,最難的是面臨著小家與大家、個人與國家的選擇。

王繼才是個硬漢子,無論在島上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累,他總是樂呵呵的。但每次提到父母和子女時,他就會沉默不語,有時還背過身去,偷偷抹一把眼淚。

有一次,我到島上採訪正在執勤的王繼才,看到他一支接一支地抽著煙,一遍遍看著女兒的照片,眼裡噙著淚花。我問他有什麼心事?王繼才告訴我,今天是大女兒結婚的日子,因為戰備執勤他去不了,只能想想女兒做新娘的樣子。他後來對我說:“父親去世沒趕上,老母親去世沒見上。都說忠孝不能兩全,家國不能兩顧,現在我才懂得這裡面的真正含義!父母一直支持我守島,他們知道我今天依然守著開山島,一定不會怪我的,女兒也不會怨我的!”

王繼才的家庭並不寬裕,兒子考上大學,學費還是向別人借的,家裡蓋房還欠了親友幾萬塊錢,他也有機會外出打工去掙錢。但是,在守島的責任和賺錢的機會面前,王繼才一次次作出了堅定的選擇。

開山島雖偏,也會遇到金錢的誘惑。2006年,一個開發商看中開山島的旅遊價值,專程來找王繼才,見面就拿出一把鈔票,希望王繼才睜一眼閉一眼,把小島給他來開發,賺了錢兩人平分,被王繼才嚴辭拒絕。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王繼才說,我是一名黨員、一名黨的基層幹部,不僅要守住開山島的安全,更要守住廉潔的防線,守住共產黨員的底線!

這些年來,王繼才夫婦先後獲得了全國“時代楷模”等100多項榮譽,但我之前在島上採訪時,卻從沒有看到那些錦旗、獎章和獎盃。我忍不住私下裡問了王仕花,她說,那些都被老王鎖起來了,老王常說,榮譽看得多了,眼會花、心會浮,我們要把榮譽作為動力,踏踏實實多做點事情。

守住信仰,就不會迷失方向;守住責任,就不會喪失良知;守住原則,就不會缺失操守;守住底線,就不會丟失靈魂。典型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有形的價值觀。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就是要堅守住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開山島”。

像父親那樣,

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報告人:南京邊檢站執勤業務一科副科長 王志國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1987年7月,我出生在開山島上。從記事起,大海、小島、父母、國旗構成了我全部的世界,颱風、寒冷、潮溼成了我童年裡最多的記憶。

6歲那年被父親送回到岸上上學,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世界並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小島;原來,還有比鹹菜拌乾飯更好吃的食物;原來,藏在收音機裡說話的人都在電視上;原來,每個孩子都有小夥伴……

那時候,父母常年駐守開山島,姐姐帶著我和妹妹在岸上生活。一年夏天夜裡,蚊香點燃了蚊帳,火苗一下子躥了起來,姐姐嚇的到處找水。火苗被撲滅後,滿屋子都是濃煙,我們三人抱頭痛哭。第二天,姐姐給父母捎去紙條。當他們匆忙踏進家門時,我忍不住哭訴:你們心裡只有開山島,那個島才是你們的兒子。聽完,母親哭了,父親半晌才緩緩說:“兒子,守島是組織交給爸爸的任務,爸爸穿的是綠軍裝,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使命!等你長大後會明白的。”

我爺爺是解放前入黨的老黨員,對我父親守島是一百個支持。父親上島的時候,他特地託人捎來一面國旗,轉告我父親:守島就是守陣地!人在,國旗在!爺爺病重住院時,奶奶趕忙託人給父親捎了信。等他執勤結束,請假回家時,爺爺已經去世了。父親跪在靈堂上,放聲大哭,奶奶走過來安慰他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為國守島是大事。就是以後我走的時候,你不在身邊,也不會怪你。”

每次下島,父親不是先回家,而是先去繳黨費。有一年,父親5個月沒下島。一下島,他就找到鎮裡組織委員,說:“現在戰備任務多,我不能經常回來,我把今後三年的黨費先交給您,請您替我按時交給組織!”

2012年碩士研究室畢業前夕,姐姐妹妹都希望我選擇待遇好、福利高的單位,父親卻沒表態。第二天一早,父親叫我陪他一起去升旗。在通往後山的路上,他語重心長地說:“兒子,你為什麼不考慮參軍呢?部隊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需要高學歷的人才。就如同這開山島,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同樣的,你不參軍,我不參軍,誰來保家衛國呢?當年我給你取名叫‘志國’,就是希望你長大後立志報國!”

到達山頂,父親讓我來升旗,他站在一旁,莊嚴肅穆,立正敬禮。當看到父親蒼老的右手觸碰到鬢角的白髮時,我瞬間明白了。幾個月後,當我將自己入伍的消息報告給父親,他在電話那頭樂開了花。

父親用他一生的堅守,教會了我什麼是愛國與奉獻,什麼叫使命與擔當,這是父親留給我最寶貴的財富。請父親放心,我一定像您那樣,立志守國門,終身站好崗!


感人肺腑!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報告摘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