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母親和我的小山村

巴俊宇.文

  今天週六,我去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到她出生的山村去看看。

之前我曾和媽說這星期出去溜達溜達,問媽想去哪?媽說想回上章黨村裡看看,順路看看凌雲寺。媽說的那個村是個古老的山村,就是九十四年前媽出生的山莊。媽說的凌雲寺是村東山頭上一座三層大殿的古廟,可惜文革期間給扒掉了。現在凌雲寺在原址不遠的一處山坳中恢復重建的。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母親是個苦出身,就在這個山村母親度過了她貧苦艱辛的童年,也造就了母親聰明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和精神。母親十七歲就經媒人託媒嫁給了一米八大個子,國高畢業,能文能武,孔武儒雅的父親。過門沒到一年,父親就當兵走了,母親在家操持整個一大家子,孝順又賢惠,也吃盡了苦。

後來母親隨作為解放幹部的父親進了城,又含辛茹苦養育我們四男四女姊妹八人,贍養祖父。自身卻始終進步成長。作為文盲的她白天工作,晚上上夜校。58年剛直不阿的父親被打成右派,工資減發,逼我們下鄉,取消了母親的國企職工。母親就去做居委會主任,帶著我們做小工、賣冰果、拾煤渣,打理生活。自己又聯合一些婦女創辦"企業"街道縫紉鋪。而這個由母親創辦的縫紉鋪後來居然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集體企業一家不小的玩具廠。母親作為企業創始人,至今還享受不菲的退休金。母親善於學習,接受新事物,不僅能讀書看報,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還多次聽過還活著的雷鋒作報告,還和雷鋒握過手。母親絕對是個優秀而成功的母親。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而母親眼裡她最成功、最得意之作就是培養了我。從小母親就格外喜歡我,對我用的心思比別人多。我常說我一直在和母親共同成長,母親用她的生命和心血造就了我,我一定要給我娘撐臉,我一定要用我的成就和感情回報我那不平凡的母親。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說起來這個山村和我有太深的緣分和情感,因為我這裡姥姥家經歷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小學。原來我小時候太聰明,5歲時就把小學三年級課程都讀完了,媽媽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讓我提前上學。城裡管理嚴格,不夠年齡學校不收。於是媽媽想了一個辦法,讓我去姥姥家農村上學一個學期,農村不嚴格,然後轉回城裡。並把我的年齡改大了一歲,直到現在我身份證上的年紀比我實際年紀還大了一歲。就這樣還不到六歲的孩子就以六歲年紀在這個山村裡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涯,我的小學校就是那座大廟旁的僧舍改建的。就這樣我在這個山村渡過人生第一個學期。而且還在這留下許許多多難忘的記憶,其中包括我的"初戀"一個風風火火5歲的小女孩兒小燕子……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2006年我曾以我這段經歷為背景,創作並發表了我的傳記性紀實中篇小說《我的初戀小燕子》,多家媒體刊發。

往事如煙,我媽為我用的心思太重了,媽的恩情天高地厚。不知道媽重回故里,物是人非內心裡怎樣感懷,反正我是感慨萬千……

剛剛回瀋陽,雖很勞累,但內心充實。發幾張照片和大家分享——

巴俊宇2018年5月26日

寫於撫順市撫順縣黃金村

巴俊宇:我陪九十四歲老母親回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